APP下载

中医证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病程的关系

2015-11-07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气阴阴虚证型

黄 菲 周 洁

中医证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病程的关系

黄 菲#周 洁*

目的 观察中医证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至2014年7月苏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98例,通过对其中医证型:阴虚热盛证、痰湿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记录其年龄、糖尿病病程,分析它们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年龄之间密切相关。年龄较小的痰湿困脾证多见,年龄最大的阴阳两虚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中医证型由痰湿困脾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逐渐转变。在2型糖尿病病程的前期及早期,痰湿困脾证、阴虚热盛证多见;病程的中期及晚期,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更多见,痰湿困脾证可见于病程的各个时期,即贯穿病程始终。经χ2检验,四种证型与病程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 年龄、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因素。

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年龄;病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迅速上升,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1]。

目前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多达60余种,但其中湿热困脾,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4型是临床最多见的。赵莉娟等[2]调查了231例糖尿病患者,辩证不同中医证型出现频率依次为:阴虚热盛型72例 (31%),气阴两虚兼血瘀型69例 (30%),阴阳两虚型56例(24%),湿热困脾型34例(15%)。2型糖尿病呈慢性病程,绝大多数是终身性疾病,按其自然过程分为DM前期,DM期与慢性并发症期。成杰辉、刘志龙[3]关于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病程长短的研究提示,湿热内蕴型病程最短,平均为2年,其次为气阴两虚型,平均接近5年,肾阳不足型病程最长,达到12年,并有先后渐次传变的规律。本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年龄及病程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2年至2014年7月苏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105例,去除极端值、离群值7例,汇总样本98例,男性48例,女性50例,分别占总样本的49.0%,51.0%。年龄最小29岁,最大83岁,平均(61.22±11.99)岁。BMI最大为33.6kg/m2,最小为 17.4 kg/m2,均值为(24.28±3.43)kg/m2。WHR 最大为 1.22,最小为 0.70,均值为(0.92±0.08)。HbA1c最高为 13.2%,最低为4.9%,均值为(7.80±1.91)%。FPG最高为15.1mmol/L,最低为4.6mmol/L,均值为(7.67±2.08)mmol/L。2hPG 最高为 22.3mmol/L,最低为 6.2mmol/L,均值为(10.28±2.99)mmol/L。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1)糖尿病(参照2010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①A1C≥6.5%;②FPG≥7.0mmol/L;③OGTT2h血糖≥11.1mmol/L;④患者存在高血糖的典型症状或者高血糖危象,以及随机血糖≥11.1mmolL。(2)中医辨证分型:按《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阴虚热盛、湿热困脾、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四型,符合主症2项,或主症1项、次症2项,并结合舌象脉象即可判定为相应证型。

1.2.2 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医分型标准;②年龄18岁以上;③进行OGTT和同步胰岛素释放试验;④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患者;继发性糖尿病患者;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近1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以及合并感染者;④有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尿毒症、脑血管意外等);⑤精神病患者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完成调查者。

1.2.3 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采用随机,横断面调查方法。(2)研究方案:研究对象为苏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患者入院第一天完成资料收集,第二天完善相关检查。(3)观察指标:①一般情况;②糖尿病病程;③中医症状、舌象、脉象;④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等;⑤OGTT和同步胰岛素释放验。

1.2.4 评价指标 (1)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受损(IFG)及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为糖尿病前期。出现口干多饮等症状至今的时间:1~3年为糖尿病早期,4~10年为中期,10年以上为后期,若无明显症状则以发现血糖升高的时间为准。糖尿病病程的确定:结合患者主诉、临床症状(包括回顾调查)与实验室数据综合评判。(2)中医证型:由两名以上主治医师分别判定证型,基本相符则辨为是证,并纳入观察病例。临床中医辩证的正确性:指定二名主治以上医师,分别行脉证合参,综合辩证并相符一致而确定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A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一般资料关系 按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阴虚热盛证,痰湿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四组。本课题患者阴虚热盛证26例,痰湿困脾证32例,气阴两虚证23例,阴阳两虚证17例,以痰湿困脾证为主,占32.7%。(表1)

表1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构成表

表2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的关系

2.2 2 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四种证型的年龄均值分别为 (58.08±12.48,57.59±11.27,61.57±10.19,72.41±7.98)岁;其中痰湿困脾证年龄最小,阴阳两虚证年龄最大,且四种证型与年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表2)提示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年龄之间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中医证型由痰湿困脾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逐渐转变。

2.3 2 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程的关系 把2型糖尿病病程按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分为四组。前期共有12例,其中阴虚热盛证5例,痰湿困脾证7例,气阴两虚证0例,阴阳两虚证0例;早期共有27例,其中阴虚热盛证10例,痰湿困脾证9例,气阴两虚证6例,阴阳两虚证2例;中期共有29例,其中阴虚热盛证6例,痰湿困脾证8例,气阴两虚证15例,阴阳两虚证0例;晚期共有30例,其中阴虚热盛证5例,痰湿困脾证8例,气阴两虚证2例,阴阳两虚证15例。经X2检验,四证与病程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两两四格表进行X2检验,阴虚热盛证与气阴两虚证的病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9<0.0125),阴虚热盛证与阴阳两虚证的病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125),痰湿困脾证与气阴两虚证的病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7<0.0125),痰湿困脾证与阴阳两虚证的病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125),气阴两虚证与阴阳两虚证的病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125),阴虚热盛证与痰湿困脾证的病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5)

由表3可以看出,阴虚热盛证、痰湿困脾证可见于病程的各个阶段,但在前期和早期更多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则多见于病程的中、晚期;按不同中医证型在不同病程中的例数多少,随着病程的延长,中医证型由痰湿困脾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逐渐转变。痰湿困脾证可见于病程的各个时期,即贯穿病程始终。阴阳两虚证多见于病程晚期。经X2检验,四种证型与病程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两两四格表进行X2检验,阴虚热盛证与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与阴阳两虚证、痰湿困脾证与气阴两虚证、痰湿困脾证与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与阴阳两虚证的病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9,0.000,0.007,0.000,0.000<0.0125),阴虚热盛证与痰湿困脾证的病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除阴虚热盛证与痰湿困脾证的病程有交叉之外,其余两两证型之间的病程均不同。

作者单位:215009苏州中医院内分泌科第一作者:黄菲#第二作者:周洁*

表3 -1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程的关系[例(%)]

表3 -2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程(患病年数)的关系

3 讨论

2型糖尿患者中医证型辩证与患者年龄、病程有着对应关系,而西医病程进展与IR、β细胞功能损害病理进展有相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年龄之间密切相关。年龄较小的痰湿困脾证多见,年龄最大的阴阳两虚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中医证型由痰湿困脾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逐渐转变。阴虚热盛证、痰湿困脾证可见于病程的各个阶段,但在前期和早期更多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则多见于病程的中、晚期;随着病程的延长,阴虚热盛证、痰湿困脾证逐渐减少,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逐渐增多。其中湿邪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早期的主要致病因素。痰湿困脾证可见于病程的各个时期,即贯穿病程始终,阴阳两虚证多见于病程晚期。病程和年龄的中医证型有着相同的演变规律,说明两者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推测其原因可能与患者年龄增长的同时病程也逐渐延长有关。苏州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以痰湿困脾证为主,并贯穿病程始终。提示:较之于“阴虚内热”传统病因病机,痰湿困脾可能是吴门地区糖尿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这可能由于苏州经济生活水平较高,人们长期喜食甜腻之品过食肥甘厚味及饮食结构或质量改变(大量方便食品、久贮藏的食品)而体力活动却明显减少,肥胖者逐渐增多;另一方面,吴门地区水网多、气候湿润,外湿较重,,内外合邪,氤氲不化,故湿邪为患多见。《素问》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肥甘,滞胃碍脾,中焦壅滞,升降受阻,运化失司,聚湿变浊生痰,日久化热伤津。食、湿、热交织为患;久卧少动,脾气呆滞,运化失常。脾气受伤,精微物质不归正化,则为湿为痰,为浊为膏,日久化热。湿、痰、热为患;情志失调,肝失疏泄,中焦气机阻滞,形成肝脾气滞、肝胃气滞,脾胃运化失常,饮食壅而生痰、生热,湿阻中焦,热痰湿为患。因此阴虚热盛的病机理论,可能未能涵盖特别是苏州地区包括糖尿病前期和早期的无典型症状时的疾病病机。而健脾化湿、清热除湿是中医中药擅长的,除湿方法多样,健脾化湿可以作为现在吴门地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方法。同时早期健脾化湿、清热除湿可能可以延缓糖尿病发生和发展,减少糖耐量异常患者发展为糖尿病,对糖尿病预防有贡献。

同时,通过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病因病机与疾病病程、病理进展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有助于临床根据不同病理阶段制定相应的中医治则、方药等临床路径,提高中医药在增进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和保护β细胞功能等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糖尿病的中医辩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1]张波,杨文英.糖尿病防治在中国[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2:28.

[2]赵莉娟,李晶.糖尿病患者中医不同证型规律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5).

[3]成杰辉,刘志龙.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证候研究[J].江苏中医,2008,40(11).

Relationship between TCM Syndrome and type 2 diabetes patient age and duration

Huang Fei Zhou Jie
(Siping Central Hospital of Ultrasound,1360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CM syndromes of diabetes with age and the course of Diabetes.Methods A total of 98 cases of Endocrinology hospitalized inpatient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of su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divided into phlegm-damp invading the spleen syndrome,Yin deficiency and heat syndrome,Qi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and Yang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Analyze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of age,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TCM syndromes in patients with T2DM.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yndromes in different ages.With the increase of age,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diabetes in Chinese medicine is changed gradually as phlegm-damp invading the spleen→Yin deficiency and heat syndrome→Qi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Yang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The different TCM syndrome types are in different course.As the extension of the course,TCM syndromes by syndrome of phlegm-damp invading the spleen,Yin deficiency and heat syndrome,Qi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and Yang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changed gradually.Yin deficiency and heat syndrome,syndrome of phlegm-damp invading the spleen were more seen in early stage of T2DM.Qi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Yang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were found in course of middle and late.Syndrome of phlegm-damp invading the spleen can been found in all of courses.To X square test,Four types of syndrome and course of the disease have significance(P=0.000).Conclus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diabetes in Chinese medicine relations age and the course of Diabetes.

Syndromes in Chinese medicine、T2 Diabetes、Age、The course of Diabetes

R445.1

B

基金编号:苏州市科技局SYS201260

猜你喜欢

气阴阴虚证型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补肺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兼痰浊停滞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40例
中风防治灵1号为主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