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可行性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

2015-11-07赵瑞林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消化内科住院

赵瑞林

研究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可行性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

赵瑞林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可行性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38例住院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患者接受延续性健康教育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健康教育模式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具有更好的干预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模式;消化内科;生活质量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诱发消化内科疾病主要因素,因此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重视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从而巩固药物治疗效果,预防病情复发[1]。本文分析了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可行性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38例住院患者,并排除精神异常、智力低下、意识障碍、严重视力、听力和语言障碍、未成年人、文盲等患者。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共计69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1例;年龄22岁~80岁,平均年龄(51.54±12.76)岁;体重45kg~78kg,平均体重(60.35±11.28)kg;住院时间 7d~21d,平均住院时间(11.56±2.76)d;文化程度包括本科5例、大专16例、高中22例、初中18例、小学8例。

实验组患者共计69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9例;年龄20岁~81岁,平均年龄(52.20±12.53)岁;体重 46kg~80kg,平均体重(60.46±11.35)kg;住院时间 6d~24d,平均住院时间(11.25±2.34)d;文化程度包括本科4例、大专18例、高中20例、初中17例、小学10例。

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住院时间、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入院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期间根据不同的病种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健康知识卡片、宣传册等,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调整用药品种和用药剂量;合理饮食,以细软、易消化食物为主,宜少量多餐,禁暴饮暴食。饮食卫生,尽量不吃剩饭剩菜,并指导患者戒烟戒酒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期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病情加重[2]。

实验组患者接受延续性健康教育模式,在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同对照组。出院时向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认真阅读健康知识卡片、宣传册,根据资料要求,注意合理休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情绪平和。嘱患者如遇不理解之处可随时电话咨询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向患者了解出院后病情的变化,指导患者调整用药。督促患者合理饮食,根据季节变化建议患者适当进补,注意保暖。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对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者指导其尽快来院就诊[3]。

1.3 评价指标 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SF-36调查表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内容。SF-36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4]。

1.4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 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消化内科疾病大多与患者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负性情绪状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巩固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治疗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系统的教育方式,使患者自觉接受和采纳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5]。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s)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代表P<0.05。

组别 SF-36评分对照组(n=69) 83.76±8.67实验组(n=69) 92.54±6.38*T 12.34 p 0.001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比较[例数(%)]

作者单位:410007湖南省脑科医院

仅在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并不能完全满足患者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本院对消化内科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模式,不仅使教育内容更加完善,还通过电话随访使患者不断加深健康知识,并根据出院后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健康教育内容,防止出现知识遗漏,使纠正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这一工作落到实处。延续性健康教育模式不仅可使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同时在延续性健康教育过程中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率大大提升,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延续性健康教育模式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具有更好的干预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王俊文.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3,6(S2):78~79.

[2]李小换.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115~116.

[3]高聪颖,吴锦秀,周雪微,等.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2):1531~1533.

[4]李亮亮.消化内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3,34(25):5275~5276.

[5]宋秀君.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325~326.

[6]彭小兰,于丽娜,宋玲,等.自我管理教育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10):1121~1122.

R473.5

B

猜你喜欢

消化内科住院
妈妈住院了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