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髋关节置换术中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5-11-07王进华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全麻置换术髋关节

王进华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 麻醉科,天津300451)

髋关节置换术中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王进华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 麻醉科,天津300451)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全身麻醉(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2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组(60例)和腰硬联合组(64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麻醉镇痛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全麻组相比,腰硬联合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更短,麻醉后心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与全麻相当,且对患者的刺激小,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群逐渐加快,老年骨关节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人群逐渐增多。由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是老年人群,机体老化,免疫功能下降,手术及麻醉会对患者产生一定创伤,有必要分析采用何种麻醉方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采用合适的麻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率,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置换术以往麻醉方式一般采用全身麻醉(全麻),但是全麻存在诱导时间较长、诱导期间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等产生较大影响等问题。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本研究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4例,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他重要器官疾病患者,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组(60例)和腰硬联合组(64例),全麻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0.51±5.7)岁,体质量(59.36±14.68)kg;腰硬联合组:男40例,女24例,年龄(62.25±5.02)岁,体质量(60.25±13.05)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全麻组行全身麻醉,术前30min常规注射10mg地西泮和0.5mg阿托品进行诱导麻醉,静脉注射1.0~2.0mg/kg丙泊酚、1.0μg/kg瑞芬太尼、0.2mg/kg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通过气管插管吸入七氟醚(1%),全麻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方式,依照患者具体病情追加七氟醚。

腰硬联合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经L2-3穿刺,将0.75%罗哌卡因1.5ml和10%葡萄糖溶液0.5ml注射到蛛网膜下腔,注射速度控制在0.2ml/s,并留置硬膜外导管方便后续药物添加,术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增加麻醉药物。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若是出现血压急速下降情况,给予麻黄碱治疗,若是患者心跳过慢,给予阿托品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麻醉效果、血压、心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麻醉效果标准:患者术中无疼痛感,无需辅助用药为优;患者术中存在可以忍受轻微疼痛感为良;患者术中存在较强疼痛感,需要辅助药物为差。

1.4统计学方法:用PEMS3.1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麻醉镇痛效果、作用时间比较:全麻组优50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占95.00%;腰硬联合组优51例,良10例,差3例,优良率占95.31%,经统计分析,两组麻醉镇痛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1,P>0.05)。全麻组:麻醉起效时间为(45.1±11.9)s、阻滞完全时间为(2.5±0.4)min;腰硬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为(75.5±22.4)s、阻滞完全时间为(5.3 ±0.5)min。腰硬联合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明显短于全麻组(P<0.05)。

2.2麻醉前后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比较:麻醉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麻醉前均有明显变化(P<0.05),血氧饱和度变化不明显,腰硬联合组患者心率变化情况较全麻组更为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不良反应情况:两组并发症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低血压、肌肉酸痛等,全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10/60),明显高于腰硬联合组6.25%(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6.251,P<0.05)。

表1 麻醉前后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变化(¯x±s)

3 讨论

老年人常出现各种严重骨性关节炎以及髋关节骨折等,由于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技能衰退,髋关节活动受限,机体抵抗力很差,不少患者需要采取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医学中已经比较成熟,是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修复技术之一,能够有效解除患者疼痛情况[2]。在髋关节置换术中,传统的麻醉中一般采用全麻方式,有很好麻醉效果,但是研究表明全麻虽然效果比较好,但是会对患者心血管指标造成较大影响,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新型麻醉方式,有效结合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优点,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有研究表明,髋关节置换术中,两种麻醉方式虽然麻醉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全麻方式患者苏醒期较长,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且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可能极大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导致患者出血、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情况,另外全麻方式会极大损害患者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起效快,阻滞完全,而且具有可控性,麻醉平面低,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刺激较小,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5]。本研究结果表明,全麻和联合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髋关节置换术中,对于老年患者上手术会造成较大创伤,有必要分析麻醉效果更好的麻醉方法。全麻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达到麻醉目的,消除疼痛感,腰硬联合麻醉则是通过阻断患者运动交感神经,减少手术带来的刺激和疼痛,因此不会对患者血压、心率等造成明显的影响,能够使患者快速进入到麻醉状态。联合麻醉方式作用时间更短,腰硬联合组患者麻醉后心率变化相对于全麻患者而言更加平稳,对患者的刺激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说明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患者刺激小,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髋关节置换术中,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都是比较有效的麻醉方式,与全麻方法相比,腰硬联合麻醉能够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作为髋关节置换术,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手术麻醉方式首选。

[1]黄跃军.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8):90-92.

[2]岳永猛,陈力,熊陈,等.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781-2782.

[3]李萌.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HR)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6-87.

[4]林阿梅.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3):148.

[5]索光辉,刘涛.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0):112-113.

R614

A

1002-2376(2015)12-0127-02

2015-09-24

猜你喜欢

全麻置换术髋关节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