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研究

2015-11-07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小梁术式眼压

饶 宁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不同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研究

饶宁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目的: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62例患者。Ⅰ组患者通过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Ⅱ组患者通过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Ⅲ组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Ⅰ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4%,Ⅱ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93%,Ⅲ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32%。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Ⅲ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文结果部分未涉及)。结论: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进行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青光眼;白内障;术式;疗效比较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在临床上具有发病急、危害大、后遗症严重等特点,许多患者会合并并发白内障,两种疾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患者的治疗更加困难。本研究选取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62例患者。Ⅰ组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49~76岁,平均(65.32±5.78)岁。Ⅱ组中男26例,女36例;年龄48~82岁,平均(67.78±5.24)岁。Ⅲ组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50~80岁,平均(65.48±5.82)岁。患者均在我院进行通过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通过2种药物均无法有效控制眼压的患者。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三组患者分别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三种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Ⅲ组患者在手术前需静脉滴注250ml 20%甘露醇,并通过散瞳眼药水进行扩瞳,待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缩瞳处理。三组患者在手术后均进行球结膜下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的注射治疗,以防止手术后感染的发生。

1.3疗效判定:对三组患者手术后的病情缓解率与缓解程度进行分析,明显缓解:患者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缓解:患者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幅度不大;未缓解:患者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未得到缓解,甚至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明显缓解例数+有效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Ⅰ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4%。Ⅱ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93%。Ⅲ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32%。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Ⅲ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未涉及)。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与患者年龄的增长有关,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患者眼球房角会逐渐的变窄,前房也会逐渐变浅,患者眼球的晶体逐渐的变厚,这些生理性改变都使临床上的青光眼与白内障症状共存,使患者的病情变得复杂,可见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对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影响非常巨大[1]。青光眼大致为四类: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以及混合型青光眼。患者患有青光眼,会出现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而患者如果并发白内障,则会使上述病症加重,治疗更加困难[2]。目前临床上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方法,分别为复式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上经常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复式小梁切除术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联合实施,复式小梁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操作容易等特点,但远期疗效以及患者视力的提升效果不佳,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有点则有手术时间段、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但在降眼压方面效果不佳,往往需要患者接受二次手术。根据不同手术方法的不同优势,对病情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是眼科临床较为常用的方法,复式小梁切除术主要适用于房角粘连>50%的患者,此时患者的眼压往往无法通过药物控制,视力>0.5;而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术联合复式小梁切除术主要适用于视力<0.5的患者;超声如花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则适用于瞳孔阻滞型青光眼患者,此类患者的房角粘连程度不超过50%,能够通过药物控制眼压,且视力<0.5。本研究通过对所选186例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Ⅰ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4%。Ⅱ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93%。Ⅲ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32%,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Ⅰ组与Ⅱ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未涉及)。可见上述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在手术疗效上的差异不大,均能够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疾病,但前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眼压的影响较大,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眼压(结果未涉及),做到对患者眼压的控制[3]。

综上所述,三种不同术式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过程中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均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吴茜.不同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2):1306-1308.

[2]罗曼,陈伟,王达良,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2):2045-2046.

[3]王国震,于树春,王颙.三种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4,34(34):95-96.

R774.6

B

1002-2376(2015)12-0114-02

2015-09-14

猜你喜欢

小梁术式眼压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补 缺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补缺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