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量动态增强MRI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的研究

2015-11-07罗小虎李晓峰王友彬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浸润性象限定量

赵 勇,罗小虎,李晓峰,王友彬,蒋 博

(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 放射科,江苏徐州221000)

定量动态增强MRI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的研究

赵勇,罗小虎,李晓峰,王友彬,蒋博

(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 放射科,江苏徐州221000)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分析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及35例健康志愿者的MR资料,所有被检查者均行DCE-MRI检查,观察、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在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中特点并分别测量两组的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与速率常数(Kep),评价两组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5例浸润性导管癌(Ⅱ级)患者中,病灶位于右乳29例,左乳26例;其中外上象限20例;内上象限11例;外下象限15例;内下象限9例。患者组中<60岁31例,≥60岁24例。其中47例边缘不光整,46例可见浅分叶或毛刺样或星芒状改变,35例病灶中央可见无强化区;8例病灶边缘较光整。按病灶形态统计:51例为肿块型,4例为非肿块型。MR平扫显示病灶T1WI上多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I上多为等或高信号;病灶最长径范围在2.27~5.18cm。动态增强扫描后23例表现为环形强化,19例表现为明显均匀一致的强化特点,13例表现为不均匀斑片状或斑点状异常强化。患者组与对照组中,Ktrans均值分别为:(2.598±0.823)、(0.235±0.121);Kep均值分别为(1.186±0.810)、(0.002± 0.001);两组相比其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806,8.648;P<0.05)。结论:DCE-MRI定量分析结合病灶形态、信号及强化特点可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I级)进行研究。Ktrans与Kep在诊断浸润性导管癌(Ⅱ级)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分析;诊断

乳腺癌高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1],且发病数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现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问题[2]。因此,对于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尤为重要。近几年应用DCE-MRI成像技术定量研究乳腺癌已获得广泛认可[3-4]。浸润性导管癌作为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发病率占所有乳腺癌的65%~80%[5],因而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针对定量DCE-MRI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6-8];本研究对55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及3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DCE-MRI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对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的MR定量诊断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55例经病理证实并于术前行MR动态增强扫描的浸润性导管癌(Ⅱ级)患者的MR资料,患者全部为女性,且均为单发病灶。其中,28例因扪及肿块就诊,9例因患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就诊,13例因体检发现,5例为偶然发现。另选取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被检查者年龄38~69岁,平均(54 ±9)岁。体质量48~73kg,平均(61±6)kg。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病灶根治术,手术切片经免疫组化染色明确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所有被检查者对检查过程均知情并同意。

1.2扫描方法:使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o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乳腺专用矩阵线圈进行扫描。检查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整个过程,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训练患者平静呼吸,并告知患者在对比剂注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热觉,从而避免因突然的不适感而产生体位变化,影响图像采集。患者俯卧位,将双侧乳腺自然悬垂于乳腺线圈内。所有入组人员均进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平扫包括冠状面的T2WI、横断面的T1WI及双侧乳腺矢状面的T2WI;在注射对比剂之前扫描4个小翻转角(分别为5°、10°、12°、15°)的横轴位T1WI容积内插体部检查(volume interpolated body examination,VIBE),每个序列扫描36幅图像,层厚3mm。FOV380mm,矩阵256×256。然后进行连续30期T1WI动态增强扫描,在第3期开始时经高压注射器按照0.1mmol/kg的剂量、2.0ml/s的注射速率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欧乃影),然后用等速率、等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动态增强扫描每期持续时间8s,无间隔,翻转角15°,TR4.82ms;TE2.38ms,每期扫描36幅图像,层厚3mm,FOV380mm,矩阵256×256,整个动态增强扫描总时间为3min59s。

1.3资料分析:所有MR图像均由3名高年资放射科诊断医师在诊断工作站采用盲法阅片。将得到的DCE-MRI图像导入后处理工作软件(GE OmniKinetic),以横轴位为主要测定平面(图1a),选取RRM;在确定AIF的ROI时,在左侧胸大肌最大层面肌腹中点1/2处进行勾画,ROI选取要避开肌腹边缘。然后通过亮度-浓度转换得到选取AIF的时间-浓度曲线(图1b),选取左侧胸大肌作为AIF的ROI并获得时间-浓度曲线后,计算病灶最大径面所在层面的Ktrans相位值(图1c)及Kep相位值(图1d)。通过对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比较观察病变形态、大小、位置以及强化特点的差别,选取病灶最大径面强化最显著区域作为ROI[9],ROI选取须尽量避开液化、坏死、出血、囊变及钙化区(结合T1WI、T2WI及DCE-MRI)等病灶非实性部分;分别测量病灶及对照组乳腺腺体组织的Ktrans和Kep值,为减小误差,每组数据测量3次,取平均值。

1.4统计学方法:资料经核实整理后,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人双录入。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浸润性导管癌(Ⅱ级)发生部位及年龄:55例乳腺癌患者发生的部位分别为右乳29例,占52.7%,其中外上象限11例,占37.9%;内上象限6例,占20.7%;外下象限8例,占27.6%;内下象限4例,占13.8%。左乳26例,占47.3%;其中外上象限9例,占34.6%;内上象限5例,占19.2%;外下象限7例,占26.9%;内下象限5例,占19.2%。患者组中<60岁达31例,占56.4%;≥60岁患者为24例,占43.6%。

图1 a患者,女,56岁,右乳内下象限浸润性导管癌(II级)

图1 b,以胸大肌中点1/2处作为ROI得到的时间-浓度曲线

图1 c,同一患者得到的KtransMAP图像

图1 d,同一患者得到的KepMAP图像

2.2浸润性导管癌(Ⅱ级)形态学表现及信号、强化特征:患者组中,47例显示病灶边缘不光整,其中46例可见浅分叶或毛刺样或星芒状改变,35例病灶中央可见无强化区。8例病灶边缘较光整。全部病灶中,51例表现为肿块型,4例表现为非肿块型,病灶于T1WI上多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I上多表现为等或高信号,病灶最长径范围在2.27~5.18cm。动态增强扫描后23例表现为环形强化,19例表现为明显均匀一致的强化特点,13例表现为不均匀斑片状或斑点状异常强化。

2.3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病理结果:55例病灶术后病理结果均为浸润性导管癌,经免疫组化染色后均评级为Ⅱ级,即中分化。其中9例Her-2蛋白表达+++,27例表达++,19例+。

2.4通过胸大肌选取的ROI得到的AIF时间-浓度曲线比较: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组:通过后处理得到的基于AIF的TIC曲线表现为,注射造影剂后早期快速强化,迅速到达峰值之后仍缓慢强化,晚期趋于稳态。

2.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定量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患者组与对照组定量分析结果比较(¯x±s)

3 讨论

随着乳腺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临床用于检查的方法已从传统的钼靶、超声到MR扫描,每种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与过程均各不相同,不同检查方法之间相互弥补。目前,乳腺癌的发病具有年轻化的趋势,且好发部位以外上象限为主。既往的研究表明,在DCE-MRI中,乳腺癌多呈环形或不规则强化;其中以环形强化为最常见及最具特异性征象之一。本研究中,患者组环形强化病灶达23例,占41.8%,不规则强化病灶为13例,占23.6%。在乳腺癌环形强化或不规则强化病灶中,其中央无强化的部分通常被认为液化坏死区域,而Liberm等[9]的研究发现,在乳腺癌中,环形强化与中央液化坏死无必然联系,通过免疫组化已证实乳腺癌中心区域无强化是因为其微血管密度低于边缘区。在DCE-MRI定量分析过程中,造影剂从血管内到血管外的扩散过程反映了容量转移常数Ktrans[10];代表对比剂从血浆分布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的速率;Ktrans反映组织中血管渗透性的高低,其值的大小与血管渗透性呈正相关。相反地,造影剂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返回到血管内的过程对应的是速率常数Kep,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乳腺组织的Ktrans与Kep明显低于其在浸润性导管癌(II级)。这一结果与马振申等[11]的研究成果相一致。这是由于Ktrans、Kep值与组织内血流量、毛细血管渗透性及其表面积有关。当乳腺癌发生时,渗透面积扩大,Ktrans和Kep值均升高。在本研究中,患者组较对照组的Ktrans、Kep值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其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浸润性导管癌多从导管内癌发展而来,是指癌变的导管上皮细胞向周围间质侵犯[12],其血管内皮细胞发育不成熟,肿瘤血管管壁薄而脆、基底膜明显减少,对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显著增高,且血管分布不均匀,结构紊乱;正是基于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的这些特性,在造影剂注射后从血管内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的双向交换速率增加,相应地表现为较高的Ktrans、Kep值。笔者认为Ktrans与Kep值增高对于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的DCE-MRI定量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①试验数据样本量少,而且只是针对浸润性导管癌(Ⅱ级),对于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及非肿瘤性疾病均缺少相关研究分析,因而试验结论具有一定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在乳腺肿瘤性疾病中,以恶性为主。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中又以浸润性导管癌多见,因而导致本研究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②在测量Ktrans、Kep值时只选取一层病灶所在层面,由于绝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均不规则,在三维空间结构评价时无法建立统一模型标准,因此只能简单分析二维空间下病灶的特点,缺乏对肿块整体的评价与比较。③由于定量DCE-MRI分析在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参数的诊断界值缺乏统一的标准,当下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制定乳腺癌尤其是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的定量诊断标准值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的发病部位、MR的病灶形态及信号特点、强化特征与其他乳腺病变相比,鉴别诊断往往不容易。通过DCE-MR定量分析诊断浸润性导管癌(Ⅱ级),因其评价标准统一、客观,研究方法便于推广,研究可重复性较强,适合多中心研究。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潜在的研究价值。随着定量DCE-MRI这一影像学检查手段运用于临床,其在乳腺癌的诊断、分级及疗效评估等方面的作用正逐渐被临床医生重视。

[1]李霓,郑荣寿,张思维,等.中国城乡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分析和预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8):703-707.

[2]Mandelson MT,Oestreicher N,Porter PL.Breast density as a predictor of mammographic detection:comparison of interval-and screen-detected cancers.[J].J N atl Cancer Inst,2000,92:1081-1087.

[3]Huang W,Tudorica LA,Li X,et al.Discrimin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by using shutter-speed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J].Radiology,2011,261(2):394-403.

[4]张海燕,汪秀玲.磁共振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杂志,2014(12)7:114-117.

[5]Cárdenas-Rodríguez J,Howison CM,Pagel MD.A linear algorithm of the reference region model for DCE-MRI is robust and relaxes requirements for temporal resolution[J].Magn Reson Imaging,2013,31(4):497-507.

[7]俞燕明.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0

[8]张薇薇,许乙凯.乳腺癌MR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分析及其临床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35(3):240-243.

[9]Liberm an L,Morris EA,Lee MJ,et al.Breast lesions detected on MR imaging:features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J].Am J Roentgenol,2002,179:171-178.

[10]Tofts PS,Brix G,Buckley DL,et al.Estimating kinetic parameters from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T-weighted MRI of a diffusible tracer:Standardized quantities and symbols[J].J Mag Reson Imaging,1999,10(3):223-232.

[11]马振申,王大伟,孙秀彬,等.3.0T磁共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定量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1(9):79-83.

[12]Andersson I.Invasive Breast Cancer[J].Eur Radiol,2001,11(suppl 2):209-302.

R737.9

A

1002-2376(2015)12-0036-03

2015-09-09

猜你喜欢

浸润性象限定量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观察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