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经鼻CPAP护理体验分析

2015-11-07张丹丹缪爱梅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
关键词:供氧呼吸衰竭气道

张丹丹 缪爱梅

新生儿经鼻CPAP护理体验分析

张丹丹 缪爱梅

目的 对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之中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将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患儿有57例,进行头罩吸氧治疗,实验组患儿57例,供氧方式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来进行,两组患儿通气两小时之后,对自身的血气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对比实验组的患儿治疗前后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及pH都有了较为显著的改善,临床上的有效治愈率,实验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PAP对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

新生儿;CPAP;护理

早产儿通常因为肺容量及其功能残气量较小,其呼气的末期肺泡极易出现萎缩塌陷,导致患儿易出现呼吸困难、呻吟以及发绀等。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的治疗方式主要指对还存在自主呼吸能力的患儿呼吸周期之中吸气以及呼气,都提供有效的正压,增加肺部功能残气量,在呼气的时候保持呼吸道以及肺泡处在扩张状态,防止肺泡出现萎缩和塌陷,改善肺的顺应性,并增加患儿的通气和血流比。为此,选择114例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给氧治疗以及对应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其中男孩78例,女孩36例。患儿的年龄处于8h至1个月,出生时候的体重达到1.003kg至4.240kg,其中新生儿出现肺炎46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有39例,出现缺血性缺氧脑病患儿共计29例,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 给氧方法 对照组的患儿给氧方法主要利用头罩法,将新生儿的头部完全置于圆柱形罩内,然后打开O2调节至3L/min,保持患儿吸入氧的浓度处于40%-60%之间;观察组患儿则主要采用经鼻CPAP方法进行供氧,在选择鼻塞的型号时,要依据患儿鼻孔大小,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并对患儿的心电进行监护,采用CPAP装置与呼吸器通过导管和婴儿鼻腔直接进行连接,调节患儿O2流量为6L/min,待患儿自身的病情逐渐得以稳定之后,将氧气流量逐渐下调,逐渐降低CPAP管内压力。

1.2.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除了给氧方式不一样以外,其它的基础护理均一致,主要的护理内容有:基础护理、呼吸道以及皮肤护理。对患儿进行严密的观察及监测,对患儿心电进行连续监护,记录检测到的患儿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对患儿自身的状况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紧急状况,立即进行救治,触患儿之前之后都要洗手,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1.2.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Statistics v20软件进行分析,用卡方检验分析组间差别,P<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实验组患儿治疗血气分析对比 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发现实验组患儿57例采用经鼻CPAP给氧治疗并进行对应护理,在通氧之后两个小时发现,实验组患儿的氧分压、血液pH都有了更明显的改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发现,治疗组患儿治疗有效比例比对照组更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作者单位:226001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室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或者呼吸窘迫等治疗中,对其主动供氧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方式。新生儿出现呼吸道黏膜正常的生理环境都十分容易诱发患儿出现感染,使用气管插管对患儿的呼吸道可能造成压力性损伤以及细菌感染,在对患儿进行抢救时,新生儿进行气管插管极有可能延误患儿吸氧时间,所以对出现呼吸障碍的新生儿的供氧,最好使用非创伤且安全性较大的方案。CPAP本身就是一种辅助通气方式,其本身能够增加跨肺的压力、功能残余气量,还有扩大气道直径的作用,可以降低气道阻力使患儿的自主呼吸更规律地节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对于其他的机械方式通氧,CPAP对患儿的损伤更小,安装及供氧维持更为简单,气道之内的阻力低,同时能更好地减少患儿的气道感染及颅内出血等临床症状。

[1]黄建芬,梁亚峰,潘婧婧,张丹如,黄凡,张丽萍,程健.密闭式吸痰联合MR850湿化系统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救治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12:2288-2290.

[2]李宇翔,刘吉平.小儿腹腔镜手术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3):23-24.

[3]陈超,梁爽,常丽,曹玲,庞冲,谷庆隆,邵淑芳.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睡眠问题的调查分析 [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04).

R473.72

B

猜你喜欢

供氧呼吸衰竭气道
基于氧烛供氧的“奋斗者”号载人舱内一氧化碳浓度分析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爱的供氧等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基于低温绝热液氧瓶系统的中心供氧系统改造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