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护理观察

2015-11-07孙桂云肖长顺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为心肌炎病毒性

孙桂云 肖长顺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护理观察

孙桂云 肖长顺

目的 本文就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护理的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 就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08月就诊采用中医护理方式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70例患者进行研究。同时,将70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分为两组,分组方法采用随机分类的方式,分别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其中35人为对照组,护理方式为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另外35人为干预组,护理方式为采用在常规护理上实施中医护理的方法。同时,对比护理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干预组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护理;护理效果

近几年来,发生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多,因此对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由于心肌炎患者的患病轻重程度不同,因此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1-3]。在临床中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表现有心功能不全、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是猝死等现象。相关研究显示,对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效果不同[4]。因此,我医院就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式效果观察我医院以2013年10月至2014年08月就诊70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讨论和分析。将70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分为两组,分组方法采用随机分类的方式,分别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其中35人为干预组,其中有16人为女性,有19人为男性,年龄范围为12~48岁,平均年龄为(30.0±1.2)岁。患者均有心律失常现象,其中有3人为心源性休克;另外的35人为对照组,其中有17人为女性,有17人为男性,年龄范围14-42岁,平均年龄为(28.0±2.6)岁。患者均有心律失常现象,其中有4人为心源性休克。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之间的男女比例人数、年龄、临床类型均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的护理方法 护理方法为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中,包括一般的基础护理,并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同时,要保持好室内的空气流通,并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卫生以此来防止出现肠道感染或是呼吸道感染。同时,遵照医嘱为患者服用药物。

1.2.2 干预组的护理方法 护理方法为采用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之上加用中医护理方式。首先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对于咽喉疼痛的患者,可以使其用淡盐水进行漱口。从中医饮食护理方面来说,应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同时,要求患者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有改善,以及并发症情况。

作者单位:255100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矿集团中心医院中医科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后发现,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干预组护理措施对重症心肌炎患者的效果观察n(%)

3 讨论

在中医护理中,对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较为注重整体的调节。这样的方法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死亡的几率[5]。在中医中人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为邪毒侵心、寒毒凝心,因此对于此病的治疗重点就在于“热”和“毒”。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物理疗法降温。其次,要保持患者营养均衡,多吃一些高蛋白、多含维生素的食物。例如,患者可以服用人参粥或是菊花粥等食物,能够有助于心肌炎患者的恢复。

由此可见,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护理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1]何汉康,陈剑,石磊,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重症心肌炎心衰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21):81-82.

[2]钮晋红.38例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54-56.

[3]王志松,惠杰,罗刚.急性重症心肌炎药物及机械循环支持治疗效果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1):22-24.

[4]朱平,宋治远,舒茂琴,等.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心肌炎7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12):1178-1180.

[5]鲁永兰.急性重症心肌炎致ST段损伤型抬高伴传导障碍一例[J].海南医学,2012,23(21):143-144.

R248

B

猜你喜欢

人为心肌炎病毒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山高人为峰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生脉饮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心律失常28例
山高人为峰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