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8例ICU重症患者镇静治疗的护理要点探讨

2015-11-07谢方文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
关键词:重症过程方法

谢方文

58例ICU重症患者镇静治疗的护理要点探讨

谢方文

目的 探讨针对ICU重症患者,观察镇静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ICU重症患者5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ICU重症患者的随机分组。针对两组患者在镇静治疗过程中进行对应护理。对照组(C2组)29例: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C1组)29例: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结合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ICU重症患者在护理效果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并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实施评定,对比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在临床护理效果方面,C1组表现明显优于C2组ICU重症患者(P<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ICU重症患者(P<0.05)。结论 针对ICU重症患者临床镇静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将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提高,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凸显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ICU重症;镇静治疗;护理

ICU属于医院极为重要的科室,科室收治的患者表现出疾病严重以及病情危机的特点,诸多患者均表现出严重的创伤性,对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需要对患者的生命指标进行认真监测。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因为疾病产生的疼痛症状以及诊断与治疗环境最终表现出失眠、焦虑等系列症状,从而导致患者表现出一系列的应急反应,最终导致患者表现出系列的代谢障碍以及组织障碍的现象。针对患者在实施临床镇静治疗过程中,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了进一步分析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临床给予护理干预后,最终获得的效果显著,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58例ICU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ICU重症患者的随机分组。在C1组29例ICU重症患者中,男16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5岁-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32±2.63)岁;在C2组29例ICU重症患者中,男17例,女1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6岁-8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36±2.65)岁;对比两组ICU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针对完成全身麻醉后仍然苏醒的患者、针对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后难以耐受的患者、针对表现出躁动综合症的患者以及针对实施刺激性操作的患者,临床需要给予镇静治疗。主要选择常规药物对患者实施镇静治疗。具体包括选择芬太尼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选择吗啡进行治疗以及对患者选择咪唑安定进行治疗等[2]。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5.0完成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选择X2检验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显著的镇静效果,在C1组患者中,未表现出死亡的患者,表现出疾病并发症的患者4例(13.79%);在C2组患者中,死亡患者5例(17.24%),表现出疾病并发症的患者9例(31.03%);C1组表现优于C2组患者显著(P<0.05)。

2.2 护理满意度 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ICU重症患者(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1 C1组与C2组ICU重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针对C2组ICU重症患者,主要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针对C1组ICU重症患者,主要选择常规护理及重症护理的方法。具体护理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对患者进行必要监测 诸多镇静类药物针对ICU重症患者心血管恶化呼吸道表现出抑制作用,尤其选择镇静药物对患者完成镇静治疗后,需要对患者临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尤其对患者的血压、患者的瞳孔以及患者的神智进行观察,每间隔15分钟对患者完成1次记录。对患者临床镇静效果进行仔细观察,对患者准确进行镇静评估,将临床医师针对患者所选择镇静药物治疗的方法、对患者选择治疗的药物剂量以及对患者选择药物的种类进行认真调整,确保患者的镇静程度有效保持在3级-4级。保证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安静配合,并且能够轻易唤醒。针对患者长时间选择镇痛镇静的方法进行治疗,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护理人员针对患者需要每天唤醒,对患者神经肌肉系统功能进行准确评估[3]。对患者实施长时间制动以及对患者实施长时间神经肌肉阻滞治疗会将患者的关节活动以及患者的肌肉活动减少,并且患者存在较大概率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现象,在此种情况下,针对患者需要选择物理治疗的方法,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对患者的关节运动功能以及肌肉运动功能进行有较保护;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血糖监测以及对患者进行认真血糖调控,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有效监测。

3.2 对患者实施用药护理 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药液滴注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在泵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小剂量泵入,针对躁动情况表现严重的患者,可以选择首先对患者推进2毫升-4毫升的药液,对患者的维持剂量进行有效稳定,对患者输液速度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以最小剂量泵入,要求不间断泵入。每天在固定时间对患者中断治疗,并且对患者清醒时间、患者语言指令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用药剂量进行有效调整[4]。

3.3 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 因为ICU患者的疾病情况极为严重,要求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进行较少的活动。针对患者在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基础护理,保证患者的病床始终平整以及干净,防止患者表现出褥疮的现象。每间隔2小时对患者进行1次翻身,主要选择左侧位以及右侧位进行交替卧床。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实施上肢上举活动,实施下肢抬高活动以及实施足部抬高活动。对患者的肢体肌肉进行有效锻炼,加快患者的血液循环,将患者的通气情况进行有效改善。确保患者的口腔始终清洁,防止患者出现呕吐物吸入以及口腔分泌物吸入的情况,最终导致患者表现出肺炎的情况[5]。3.4对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 针对患者在实施气管插管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做好管道固定工作,防止出现管道移位以及管道脱位的现象。在固定时间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记录以及实施门齿距离测量等。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有效清除,确保患者的呼吸道始终处于湿化状态,防止患者出现痰液结痂的现象。针对患者在实施气管插管固定的过程中,严禁出现过紧的情况,避免出现变形的现象,从而对患者的通气治疗造成影响。选择牙垫对患者的口腔实施护理,防止患者出现咬闭管道的现象,在固定时间对患者实施扣背以及翻身。总而言之,针对ICU重症患者,临床镇静过程中选择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最终可以显著促进护理效果,从而显著提高ICU重症患者的临床价值。

作者单位:12100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洪小燕.ICU重症病人使用镇静镇痛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9):116,75.

[2]丁梅.咪唑地西泮联合异丙酚用于重症患者镇静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16-17.

[3]张爱华,任丽,贾民等.外科ICU患者精神障碍危险因素分析与人性化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9):17-18.

[4]生娣,刘慧.ICU患者使用镇静药物的监测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3(12):342-342.

[5]杨桂书.64例ICU科危重病人镇静治疗的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3):350-351.

R473

B

猜你喜欢

重症过程方法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用对方法才能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