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Halsted-Meyer纵切口和Stewart横切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中的效果观察

2015-11-07林小苑黄晓平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
关键词:肩关节根治术生存率

林小苑 黄晓平

浅谈Halsted-Meyer纵切口和Stewart横切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中的效果观察

林小苑 黄晓平

目的 研究Halsted-Meyer纵切口和Stewart横切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于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116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根治手术切口分为纵切口组(45例)和横切口组(71例),纵切口组患者术中行Halsted-Meyer纵切口,横切口组患者术中行Stewart横切口,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纵切口组患者做切口手术时间(14.23±3.29)min与横切口组(13.98±2.97)min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纵切口组患者Ⅰ期愈合率(93.33%)、1 年生存率(95.56%)及 3 年生存率(73.33%)与横切口组患者相应指标(94.37%)、(95.77%)、(74.65%)间差异不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纵切口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24.44%明显高于横切口组患者 8.45%,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纵切口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满意度75.56%明显低于横切口组88.73%,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改良根治中,Halsted-Meyer纵切口和Stewart横切口对患者手术时间、愈合率及生存期影响不大,但后者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患肢肩关节功能,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Halsted-Meyer纵切口;Stewart横切口

乳腺癌作为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综合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改良根治术作为其主要手术方式已取代传统Halsted根治术[1]。目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常用手术切口主要有Halsted-Meyer纵切口和Stewart横切口两种,本文旨在研究两种手术切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于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116例,年龄为32-75(51.23±4.02)岁,肿瘤直径为2-6.2(3.89±1.05)cm,病变部位为外上象限34例、外下象限18例、内上象限27例、内下象限22例、乳头区1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病理类型包括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内癌、黏液腺癌、腺癌、鳞癌等,临床分期包括Ⅰb期18例、Ⅱa期23例、Ⅱb期25例、Ⅲa期33例、Ⅲb期17例。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切口类型分为纵切口组(45例)和横切口组(7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肿瘤直径、病变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间差异不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纵切口组:采用Halsted-Meyer纵切口:于癌灶周边3cm外沿喙突-脐方向做纵形梭形切口,上端位于锁骨与胸大肌外缘间连线中点,下端至肋弓下3横指处。游离皮瓣,范围为外至背阔肌前缘、内至胸骨中线、上至锁骨、下至腹直肌前鞘。然后进行标准乳腺切除、淋巴结清扫术。

横切口组:采用Stewart横切口:于癌灶周边3cm外做包含乳头乳晕组合体在内的横形梭形切口,内端至胸骨柄患侧缘,外端至腋下并延至背阔肌边缘(不进腋窝);游离皮瓣,范围为外至背阔肌前缘、内至胸骨中线、上至锁骨、下至腹直肌前鞘。然后进行标准乳腺切除、淋巴结清扫术。

1.3 评价标准 上肢肩关节功能满意度:参照李宏江方法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等级;满意度=(满意/例+基本满意/例)/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输入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标准α=0.05,P<0.05示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无失访病例,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为1-6(3.47±2.38)年。纵切口组患者做切口手术时间与横切口组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纵切口组患者Ⅰ期愈合率、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与横切口组患者相应指标间差异不明显,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纵切口组患者共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皮下积液7例、皮瓣坏死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横切口组患者共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皮下积液4例、皮瓣坏死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4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纵切口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满意度88.73%明显低于横切口组75.56%,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详见表1。论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符[3]。

表1 纵切口组和横切口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统计分析表

Halsted-Meyer纵切口腋窝暴露充分,手术直视条件好,但外形欠佳,切口愈合瘢痕易暴露于日常衣着外,影响美观,且并发症多,易影响患肢肩关节功能,而Stewart横切口腋窝暴露面积小,切口与乳罩处于同一平面,易于遮盖,且并发症少,患肢肩关节功能影响小[4]。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改良根治中,Halsted-Meyer纵切口和Stewart横切口对患者手术时间、愈合率及生存期影响不大,但后者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患肢肩关节功能,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1]胡修全,李国斌,吴保国.横切口乳癌根治术116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16(08):170-172.

[2]刘建,马红梅.Stewart横切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0,25(4):399-401.

[3]鲁呜,刘宏涛,李俊海.横梭形和纵梭形切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的对比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9):1765-1767.

[4]倪曙光.切口选择对乳腺癌根治手术预后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14(6):431.

作者单位:515549广东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人民医院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乳腺癌临床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其临床治疗疗效,亦趋向于满足患者精神及心理需求,因此乳腺癌手术治疗趋势已逐渐向“有效最小治疗”过度,人性化成分逐渐增多。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切口的选择是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常用手术切口主要有Halsted-Meyer纵切口和Stewart横切口两种,但在临床应用中两种不同切口各有优缺点。

刘建等人[2]通过对26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研究证明,手术切口类型并不会影响患者生存率及切口愈合情况,但Stewart横切口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如皮瓣坏死)的发生。在本研究中,横切口组患者切口手术时间、Ⅰ期愈合率、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与纵切口组患者相应指标间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不同手术切口类型并会影响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生存期;此外,横切口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纵切口组(P<0.05),而其患肢肩关节功能满意度明显高于纵切口组(P<0.05),说明与Halsted-Meyer纵切口相比,Stewart横切口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肢肩关节活动功能,结

R737.9

B

猜你喜欢

肩关节根治术生存率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