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应用于胃穿孔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2015-11-07董海滨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胃穿孔穿孔出血量

董海滨

腹腔镜应用于胃穿孔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董海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应用于胃穿孔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胃穿孔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技术治疗组(90例)和单纯穿孔缝合手术治疗组(90 例)。结果 腹腔镜技术治疗组手术时间(154.88±33.64)分钟、术中出血量(99.77±11.22)毫升、住院时间(7.17±2.25)天,并发症发生例率 4(4.44%)明显低于开腹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160.32±31.99)分钟、术中出血量(187.12±52.32)毫升、住院时间(14.78±3.11)天,并发症发生例率 11(12.22%),P<0.05。结论 治疗胃穿孔患者,腹腔镜技术法与单纯穿孔缝合手术法相比,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有着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腹腔镜;胃穿孔;临床观察

对于胃穿孔来说,其是普外科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腹部急症。该症一般由三种类型组成,第一种为溃疡穿孔,第二种为癌性穿孔,第三种是外伤性穿孔。当患者伴随此病症的时候,一般都会伴随加剧的腹痛以及恶心呕吐症状,对于此病症需要及时进行控制,否则就可能会使得患者病情更为严重,更有甚者伴随生命危险。我院近年来将腹腔镜应用于胃穿孔患者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3年5月来我科就诊的180例胃穿孔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技术治疗组(90例)和单纯穿孔缝合手术治疗组(90例)。

腹腔镜技术治疗组中共有胃穿孔患者90例,男性患者45例,占本组研究对象的50.0%,女性患者45例,占本组研究对象的50.0%,患者年龄跨度控制在15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3±13.11岁,有50例的患者为胃溃疡穿孔患者,占本组研究对象的55.56%,有40例的患者为外伤性胃穿孔患者,占本组研究对象的44.44%。有23例的患者职业为农民,占本组研究对象的25.56%,有20例的患者职业为工人,占本组研究对象的22.22%。有25例的患者职业为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占本组研究对象的27.78%,有22例的患者职业为其他,占本组研究对象的24.44%。

单纯穿孔缝合手术治疗组中共有胃穿孔患者90例,男性患者46例,占本组研究对象的51.1%,女性患者44例,占本组研究对象的48.9%,患者年龄跨度控制在15岁-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7±12.99岁,有51例的患者为胃溃疡穿孔患者,占本组研究对象的56.67%,有39例的患者为外伤性胃穿孔患者,占本组研究对象的43.33%。有22例的患者职业为农民,占本组研究对象的24.44%,有21例的患者职业为工人,占本组研究对象的23.33%。有24例的患者职业为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占本组研究对象的26.67%,有23例的患者职业为其他,占本组研究对象的25.56%。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职业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单纯穿孔缝合手术治疗组:对胃穿孔患者行单纯的穿孔缝合手术。腹腔镜技术治疗组:首先在患者的脐上孔中放入腹腔镜,沿着患者的左右边锁骨的中线,在其肋缘位置定两个操作孔,然后从这两个操作孔中将渗出液吸出,将穿孔修补之后,继续吸出患者体内的渗出液并且反复冲洗患者腹腔。待手术结束之后,患者需要禁食三到七天,从而保持胃管的通畅。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当P<0.05时,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3 结论

胃穿孔是临床上发病几率较高的一类消化道疾病,对于其治疗,临床上针对患者的病情特征,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有着相对较好的体质和较小的胃穿孔,就对其采取点滴治疗,但如果患者伴随较大的穿孔和较多的腹腔渗液,就大都采用手术的方法。对于手术治疗来说,一般分为两个处理,一个是穿孔处理,另外一个就是针对原发病的处理。所以可以说手术疗法实际上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有研究发现,采用穿孔修补术对胃穿孔患者进行治疗有着操作简单、具有较小损伤和较低并发症的特征,但是有八成左右的溃疡可能会再次的复发,针对胃穿孔患者的治疗时一般配合内科辅助治疗,将在再手术率进行了明显的降低。

自首例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胃穿孔以来,此项技术迅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采用此项技术进行手术时,不用打开患者的腹腔和盆腔,医师可以结合监视屏幕进行相关的手术操作,切开以及结扎抑或止血等操作都是通过电凝外科进行操作并且完成,因而对于患者手术部位的异物来说,远远少于传统的手术。

很多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将腹腔镜技术应用在胃穿孔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可以使得患者手术后疼痛度降低,还使得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也比开腹手术大大缩短,同时,其切口相对较小,并发症率也相对较低。也有学者认为,腹腔镜操作技术相对复杂,还伴随一定的中转开腹危险,如果操作不够熟练,很可能提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我院近年来将腹腔镜技术充分的应用在胃穿孔患者治疗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并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治疗心得。本次研究发现,腹腔镜技术治疗组手术时间(154.88±33.64)分钟、术中出血量(99.77±11.22)毫升、住院时间(7.17±2.25)天,并发症发生例率4(4.44%)明显低于开腹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160.32±31.99)分钟、术中出血量(187.12±52.32)毫升、住院时间(14.78±3.11)天,并发症发生例率11(12.22%),P<0.05。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相似的。

综上所述,治疗胃穿孔患者,腹腔镜技术法与单纯穿孔缝合手术法相比,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1]郑宏伟.腹腔镜治疗急性胃穿孔3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6):171.

[2]徐军.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23-25.

[3]蒋家著,孙海涛.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手术9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7):86-89.

作者单位:吉林省蛟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R656

B

猜你喜欢

胃穿孔穿孔出血量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