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源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前单招学生的现状及教育管理探究——基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校情况的跟踪

2015-11-07顾兴华

科技视界 2015年32期
关键词:班级院校高职

顾兴华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213164)

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统计,2010年至2015年,江苏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数据显示:高考人数2010年为52.7万人,2011年为49.9万余人,2012年为47.4万人,2013年再降至44.86万人,2014年为42.57万人,降幅从1.9万人至2.8万人不等。2015年全省高考报名人数为39.29万人,比上年减少3.28万人,降幅为7.71%,为近6年新低。6年高考人数累计减少15.3万余人,生源下降尤为明显。加之在实际录取中,提前批次、本一、本二、本三批次实际录取人数比计划数都有所增加,民办高职院校招生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招生手段更加灵活,尤其是2011年26所高职院校注册入学试点改革的实施,使得各高职院校的生源争夺日趋白热化。面对新形势下这一严峻挑战,各高职院校积极拓展招生渠道,提前单独招生(以下简称“提前单招”)逐渐成为除高考统招、对口单招外,越来越多高职院校解决生源危机的重要渠道。江苏省从2011年的15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参与招生到2015年的37所高职院校,数量翻了一倍还多,各高职提前单招计划数占本校年度招生总计划的比例也由10%增加到30%,提前单招学生已然成为高职校园中除高考统招学生以外最大的群体。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提前单招的方式进入高职学习,在同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他们入校后在思想状况、学习、生活等方面整体表现如何?是否与其他学生存在某些差异?若有,面对差异高职院校在这类学生的教学、班级管理等工作中是否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鉴于此,笔者以所在的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该校2012级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比较研究的方式开展。

1 调查开展情况

从全院2012级学生中选取样本共1697人,占当年录取学生数的46.54%。其中,提前单招497人,占该类录取学生总数的71%;高考统招927人,占该类录取学生总数的40.8%;对口单招273人,占该类录取学生总数的100%。分别在入学初、二年级初、顶岗实习离校前对样本进行了三次问卷调查。

2 高职提前单招学生的现状

通过两年的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发现提前单招学生的现状如下。

2.1 对学院认同度相对较高,自信心略显不足

调查数据显示,提前单招学生对学院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类群体。大多数人都觉得“学院是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与自己的实际学业水平相当”,而高考统招学生普遍认为“学院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因自己高考发挥欠佳”,这与提前单招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以及未通过高考的方式进入高职学习不无一定关系,此外,提前单招学生看重奖学金的比例仅为31.52%,44.9%的学生主要是为找份工作而学习的主要动机也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出提前单招学生不够自信的心理。

2.2 对专业学习兴趣度较低,学习效果较差

调查发现,提前单招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度普遍较低。一方面,提前单招学生本人及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提前单招学生中“认为大学的学习仍然非常重要”的比例仅为17.27%,明显低于其他类的26.32%。就家长关心度而言,提前单招学生选择“不关心,从不询问情况”的比例高达9.63%,远超高考统招学生。另一方面,提前单招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具体表现为:提前单招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低、考试不及格率较高等。

2.3 相对于学习,对课余活动更为热衷

社会对“90后”的普遍看法是喜动不喜静,这一点在提前单招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通俗而言,提前单招学生平时更“爱玩”。一方面,他们课余时间不学习的比例最高,生活中用于娱乐的支出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就加入学生组织而言,与高考统招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的要求不同,他们对活动本身更感兴趣。调查显示,他们在社团中的稳定性较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也更高。

2.4 自控能力相对较弱,纪律性较差

与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态度截然不同,调查结果显示,提前单招学生的课堂旷课率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平时旷课的学生很少,但是课堂纪律差,调查结果显示,“无论什么课都能认真听讲”的学生比例仅为57.75%,而对口单招和高考统招两类学生的这一比例分别为61.04%和65.96%。此外,提前单招学生的考试作弊率高达14.74%,为三类群体最高,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2.5 吸烟问题严重,养成教育效果不明显

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已成为吸烟群体的“生力军”。同时有数据表明,高职高专学生的吸烟率比本科生要高。因此,本次专门对吸烟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全院“经常吸,有烟瘾”的平均比例为8.92%,提前单招学生为11.7%,且从三次数据的变化看,提前单招学生的该项比例有逐年上升之势。三次调查,提前单招学生“从不吸烟”的比例分别为69.37%、62.69%、56.63%,这充分说明了提前单招学生吸烟问题愈发严重。此外,调查还发现,提前单招学生对学院基础文明建设工作的支持率在三类群体中最低。

3 高职提前单招学生教育管理探究

提前单招作为高职院校按照国务院、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进行的招生考试制度的重要改革方式,改革的不应仅是高职的招生方式,而是要为高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选拔人才的机制,进而提高高职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提前单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针对研究的现状,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究。

3.1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提前单招学生确实存在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厌倦学习枯燥理论知识的特点,根据这一情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尤为必要。第一,采用层次化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对提前单招学生采用有别于高考统招学生的教学方法,强化发展学生在专业某些方面的能力,尽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第二,教学的重心应更倾向于专业技能的培养。目前高职对所有学生的数学、英语都有要求,且这些科目与能否毕业挂钩。调查发现提前单招学生之所以不及格率较高,相当一部分人集中在公共课。笔者认为,对学生的数学、英语水平有要求不为过,但如果仅仅因为英语或者数学的不及格而不能毕业,那就偏离了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第三,变更考核评价模式。一方面,应尽量减少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多采用过程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要突出应用性、操作性及技能性,如有可能,建议将学生获得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成绩和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等级等纳入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对于一些诸如数学、英语之类的公共课程不妨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如天津职大通过开发考试中心管理软件,就一些公共课程为学生开发题库,学生通过自行网络学习完成任务的形式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3.2 建立合理管理体制,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所谓合理的班级管理体制,是要能充分兼顾提前单招学生个体发展以及集体管理的效率。就目前高职院校对提前单招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而言,基本是两种情况:一是单独组班,即将提前单招学生单独组建班级进行管理;二是混班管理,即将提前单招学生分到各个高考统招班级进行管理。至于采用哪种方式并无明确的标准,据调查,基本是由各专业的提前单招生源数量决定。早期各高职院校提前单招人数较少,有的专业招收到的生源数量有限,单独组班难度较大,也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但随着各高职院校提前单招计划数的不断增加,这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提前单招学生单独组班已成为可能。笔者认为,混班管理,无论教学还是日常管理,专业教师和班主任都无法兼顾两类学生的差异,鉴于提前单招学生与高考统招学生的诸多差异,笔者认为,将提前单招学生单独组班更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也更利于提前单招学生的发展。

3.3 深入推进实践育人,注重养成教育实效

教思政[2012]1号文《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①。鉴于提前单招学生“爱玩”的特质,高职院校应该以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尤其是学生社团为依托,以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引导,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同时通过提高活动的内涵与质量,提高活动的成效,让学生参与其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获。同时,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理念。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高职养成教育的实效不尽如人意。“高职学生的培养陷入了‘有智商但缺少智慧,有技能但缺少文化,有营养但缺少素养,有梦想但缺少热血’这样社会评价的困境”③,这一点在提前单招学生身上显得尤为明显,鉴于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强化对提前单招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引导学生着眼细节,从改“陋习”做起,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素养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学生立身自信,勇于创新。

[1]朱中原,黄明明.单独招生对高职教育的影响与对策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

[2]方海峰.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入学学生的学习状况比较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11(06).

[3]钱佳蓓,金爱国.生源下降形势下高职院校单招学生个性化培养——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3(08).

[4]宋建军.实践育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J].职教通讯.2013(02).

猜你喜欢

班级院校高职
班级“四小怪”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