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低声音,讲个笑话

2015-11-07王砚之编辑张妍摄影雷斐然

人物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闻联播段子笑话

文|王砚之 编辑|张妍 摄影|雷斐然

压低声音,讲个笑话

文|王砚之 编辑|张妍 摄影|雷斐然

光怪陆离、活色生香的世相总是能给这些喜剧演员以滋养。

范晓非用一个小段子勾连起二者,“从前有一个姑娘叫武媚娘,下面没有了。”

“噢!噢!新闻联播!每天7点从不延播!噢!噢!新闻联播!看过之后你更爱国!”周六晚上,方家胡同一间酒吧里循环播放着《新闻联播》的片头,美国人Des Bishop就着拍子,开始了一段吐槽《新闻联播》的rap,“社会主义百姓安居乐业非常开心,国外生活乱七八糟”,台下一阵欢呼。

“我叫毕瀚生,浩瀚的‘瀚’,那个很复杂的”,他对观众认真地一笔一划解释着。39岁的美国人毕瀚生是个喜剧演员,从1998年起专职表演stand-up comedy。有人把这种在美国广受欢迎的脱口秀表演形式理解为单口相声,但事实上stand-up comedy表演时长更短,铺垫更少,包袱更密集,通常三五句之后就要有笑点。最近几年,随着中国观众对美国喜剧节目越发熟悉,stand-up comedy逐渐开始在中国的大都市有了小圈子。这天晚上的演出就是由北京脱口秀俱乐部(简称“北脱”)主办,他们借鉴了西方类似表演的“开放麦”形式,对所有想参与的人公开,新演员试水,老演员试新段子,观众免费看。

《人物》曾经刊载过关于黄西的特写。记者向他提出采访请求,他摆了摆手,这是“北脱”的场子。表演的时候他时不时望向助理手中的提词卡—不要误会,真正的电视表演都是有提示的,奥巴马也不例外。

讲笑话的都有各自的特色,对于美国人毕瀚生来说,一口不太流利的蹩脚普通话是他的招牌,中国人似乎特别喜欢看老外学中国话。他觉得“北脱”的这帮演员应该全中国到处跑,去所有接纳他们的地方演出。至于政治梗和黄段子,没啥问题,“If it’s not 太过分了“。

李维东自称“北脱”COO。这个东北人原来是“搞金融”的,2014年来北京,从微博上找到组织。东北人逗,全国闻名,李维东觉得只是因为他们喜欢热闹,喜欢聚在一起瞎吹牛。他擅长模仿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眼睛一瞪,伸出五指做挥手状,“今晚的观众只留5个。”

毕瀚生说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但不妨碍他用台湾腔模仿一位南方观众的口音,然后一脸坏笑地宣称“我们北方有暖气”。他最初来北京是为了录制关于中国的电视节目,经朋友介绍加入“北脱”,开始尝试用中文讲笑话。几乎所有人都跟他说中国人不会接纳和欣赏带有强烈美式幽默风格的stand-up comedy,但他觉得那些人错了,中国的观众和全世界的人一样,对笑话有期待,遇到冷笑话也会发出噢啊噫的嘘声,“不就是一个人上台讲述自己的生活嘛,这跟西方文化没关系,这就是人类的文化。”

黄西上台了,牛仔裤,灰色毛衣外套。台下一阵哄闹,有人喊出了“牛逼”,他笑得一脸腼腆,露出一口标志性的大白牙。

如果说中国脱口秀圈子也有江湖的话,黄西是其中唯一的大佬。他在美国的酒吧里做了超过10年的stand-up comedy,2010年受邀参加美国广播和电视记者晚宴,为包括副总统乔·拜登等嘉宾表演而暴得大名。2011年回到中国后,他出自传,接受媒体访问,巡回演出,“脱口秀”这个词很快跟他绑在了一起。他是“北脱”开放麦活动的常客,别的地方很少有这样的观众供他练习新段子。他也是当晚唯一一个有助理的演员—助理举着A4纸做成的提示卡,顺着他讲的段子一张一张翻过去。

Harrison不愿意告诉我他的真名,只说自己在北京邮电大学念研究生。他的表演靠节奏取胜,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把人逗乐。偶尔卖萌,上台之后第一句话,“你们好,好不好嘛?”

坐在第一排的观众总是被调戏最惨的。男生是湖北人,先是被毕瀚生嘲笑南方口音,再被别的演员反复黑“带别人的女朋友”来看表演。自称“IT狗”的他沉着冷静,一一反击。

“北脱”演员范晓非还记得一年多前看黄西演出时的震撼,“说白一点就是他讲的笑话真的很好笑,对,水平很高,技巧特别高。”这个在北京念化学的博士在那之后加入了“北脱”,开始琢磨如何站在台上把人逗笑—这不容易,即使对他这样一个从小就喜欢逗闷子的话痨而言。

黄西一骑绝尘,在他身后追赶的人次第登场。几乎所有人都会在段子里提及自己的童年或校园时代,范晓非说自己小时候想吃鸡腿,身为“知识分子”(他说也就是穷的意思)的父亲指着萝卜说那就是鸡腿,“乖,这就是鸡腿嘛,味道一样的。” 后来家里来客人,父亲打发他出去买烧鸡,他却买了一堆零食回家,父亲质问烧鸡呢,他指着萝卜,“爸,这不就烧鸡嘛,乖,味道一样的。”观众乐不可支。

除开生活化的笑料,黄段子和政治梗才是脱口秀的主旋律,全世界都一样。光怪陆离、活色生香的世相总是能给这些喜剧演员以滋养。范晓非用一个小段子勾连起二者,“从前有一个姑娘叫武媚娘,下面没有了。”

他用网络语言打官腔,“随着我们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很多干部的腐败程度看得我也是醉了。有的包好几奶,有的家里现金超过好几吨,还有的修将军府,你们有钱就是任性是吧?你们这么屌家里人知道吗?你们就不能做个安安静静的美男子吗?”我问毕瀚生,在中国做stand-up comedy是不是必须注意尺度?他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如果能在新闻里读到,就可以说。被抓了,那个可以说。”

在笑声里,权威感被解构着,无数可以言说但不好书写的段子精彩纷呈。“北脱”创始人西江月觉得,stand-up comedy是属于舞台的,不像电视节目要面对大多数人,“你认为我不好,可以选择不来看”。开放麦不是商演,不涉及审批和收费,所以他的底线很简单,“不能讲特别俗的东西,以及不能讲特别反动的,再没别的要求。”

西江月觉得自己这辈子从来没为钱发过愁。没钱了,朋友周济,怎么都能挺过来。他的老婆是90后,喜欢他的原因就一点,“你他妈像个男人,你牛逼,没别的”。“北脱”是他的乌托邦。

范晓非偶尔为一些电视脱口秀撰稿。记者很好奇他对微博段子手怎么看,没啥竞争关系,他说。最关键的是,微博段子手写的笑话都只能在文字上呈现,但现场的脱口秀不同,手势、眼神、动作,这些在互联网上通通看不到。

自从被一个“北脱”的演员介绍来“开放麦”以后,张小男大爷几乎场场不落。记者第一次见他是在3天前的另外一场,穿着旧式毛衣的张大爷坐在一堆年轻人里,恍惚间会觉得他是走错地方了。他退休后潜心研究传统相声,“希望能闯出一条路来吧”。

这天晚上,被演员们称作“老大”的西江月最后一个登场。他2010年创办“北脱”,在脱口秀江湖里,这是他的门派,而每周两次的开放麦,是演员们修炼的时间。在他看来,中国脱口秀方兴未艾,现在这个时代属于相声,属于小品,属于能在全国巡回演出的黄西。至于未来,“咱们就说电视吧,我们本土的(喜剧)节目,中国30多个卫星频道都缺我们啊,12亿人民,翘首以盼,等什么呢,等‘北脱’火那一天呢。”

说起脱口秀的中国式困境,他突然压低声音,“没办法,就这样。”

欢乐的夜晚过去了,9位演员和30多位年轻观众获得了属于各自的满足感。观众张小男收起录音笔,准备离场。这位已经退休的老大爷是来“偷师”的,他的名片上写着“本人擅长用传统相声语言写段子。QQ空间里有原创的中短相声50余篇”。

张大爷看表演全程肃穆,偶尔拿出手机拍拍照。范晓非调侃他,“我觉得下一次您可以找一帮朋友,都带过来,把那些大妈都……拯救一下小区的环境。”

张大爷京腔纯正,“大妈一听‘脱’字,都不敢来了。”

全场笑作一团。

猜你喜欢

新闻联播段子笑话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热血奔跑的十年 浙江新闻联播团队
段子来了
幽默笑话
幽默小笑话
笑话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