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让读者变成图书采购员的启示

2015-11-05曾繁滨

中国科技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采购员馆藏书店

曾繁滨

广州市建设大马路4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图书馆

利用信息技术让读者变成图书采购员的启示

曾繁滨

广州市建设大马路4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图书馆

曾繁滨(1964-)男,广东人,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图书情报。

图书馆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可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效能。世界各地图书馆服务模式从采、编、藏、借的流程来的,内蒙古图书馆彩云服务开创了处于最末端的读者一下子被提到了最前端,成为图书采购员,是图书采购决策者和执行者,是个不小的创新。具有中国图书馆服务的新特色,有一定的普遍价值、推广价值和借鉴启示。

据报载,2014年5月起,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3家国有书店,有内蒙古图书馆的借书证,你现在就可以把书带回家,这本书就算是图书馆借给你的,到期你还给图书馆就行了。这是内蒙古图书馆推出的彩云服务——“我阅读,你买单,我的图书馆,我做主”。

背景

现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采访工作和图书馆馆藏建设存在两个矛盾:一是图书缺藏。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出版技术的进步,图书的出版量越来越大,几乎每年均是增长。同时,图书馆受到购书经费和空间的限制和书价的增长,不可能也确无必要购买所有的出版物,缺藏成为图书馆的常态。二是图书馆藏书利用率低、死书多、大量馆藏无人问津,目前国内各级各类图书馆均存在读者想看爱看的书图书馆没有或太少,图书馆采购的书读者又往往不爱看。这完全由馆员选书,将读者排除在选书实践外,这样的供需不对称是图书馆界普遍存在的矛盾,这矛盾使图书馆馆藏与读者需求的相关性减弱,造成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效果和效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洗礼的读者需求日趋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随机化,而图书馆提供借阅的馆藏图书无法精准把握个性化读者个别需求,读者拒借率不断上涨,普遍满意度不够高。

按文化部公布相关材料,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流通率约为40%。全国有近六成的图书一进入图书馆就变成了“死书”,没人借阅。内蒙古图书馆提供的彩云服务就是大大提升了图书流通率,新书流通率达到了100%。目前全世界的图书馆均依照采、编、藏、借的流程来的,彩云服务的关键节点和落脚点就是使处于最末端的读者一下子被提到了最前端,成为图书采购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这是前所未有的创新,这在世界图书馆史上都得写上重重的一笔。

书店工作人员操作简便,商品变藏书流通转换快捷

读者在和图书馆有合作的书店只需拿读者证就可采购借阅。读者选好书后在书店柜台刷读者证、输入密码,就算为图书馆采购了图书。书店工作人员对所购图书加盖上图书馆的藏书章,贴上条码和防盗磁条等简单工序,通过光笔扫描转换后,系统自动将图书款目基本信息上传到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完成图书的图书馆编目业务相关操作。读者即可将图书带走阅读。在所借图书到期之前,读者通过图书馆还书柜台或自助还书机即可还书。读者还书后系统会还自动提示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入馆编目并最终入藏重新流通。

读者变成图书采购员技术要点与未来

彩云服务的实现的技术条件并不复杂,关键要实现书店销售数据和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读者信息数据对接。通过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在书店即时查到图书馆馆藏、复本。通过读者、书店、图书馆集“借、采、藏”一体化服务管理平台,完成实时书店销售数据与馆藏数据对接,实现实时借阅。未来还将推出手机客户端进行图书借阅,一个读者读完了,可以推荐给另一个读者,两个人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就完成了图书的转借,全过程图书馆都在后台监控。

读者变成图书采购员效能

彩云服务好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读者。以往是图书馆有什么书,你就看什么书,没有就没得看;现在是我想看什么就自己去选,确实挺创意和新鲜的。这服务给书店带来了图书馆的读者,给图书馆带来了书店的没去图书馆办证的顾客,给读者创造了便利,为社会营造了阅读的新条件和新途径。

书店是变成了图书馆的不在编的新型流动书库,这书库来头不小、作用不小,功能不变,同时有的还是个不打烊的,覆盖地域更广,书店书库这一新型书库促使图书馆领导可考虑以后没必要也有可能的不再把心思放在继续扩建和新建图书馆大楼了,省下的钱都可以用来买书。书就是用来读的,根本没必要非要还回图书馆,可让书一直在外面流通,这是书的最好选择和归宿,也更能体现其价值。。

读者变成图书采购员的评价和思考

没有什么比读者热情洋溢的感谢更令人欣慰和感动。读者们脸上的笑脸表情清楚地说明“彩云服务”做到了他们的心坎上。表面看来,这是图书馆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展了服务空间、提升了服务效能,但继续深入下去就会发现,这一切来源于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不是真想为老百姓做点事”。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图书流通率低是长期困扰图书馆服务的问题,但为什么这么多年就一直没办法解决?是技术条件不具备吗?互联网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普及多年,技术不是问题,看来问题还是出在理念上。

作为服务性质的图书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一切以读者的需求为本,把读者的自主权、选择权通过技术手段落到实处,一个小小的改变,带来的是图书馆节约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和服务效能的巨大提升。

通过读者当图书馆图书采购员,图书馆通过不用再购买拥有足够多的信息资源来满足读者纸本需求,极大地减低了购买信息资源的成本。馆藏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建立起来的,馆藏与读者需求是直接相关的,读者采购图书的投资回报为100%。

通过读者当图书馆图书采购员,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成就感。读者在做他们的本职工作时碰到的各类信息问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信息内容中得到解决,没有了时滞性问题,实现了使用和购买的基本同步,满足了读者获取文献的期待,同时顺利帮助图书馆完成了藏书建设任务的关键环节选书挑书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实现了资源获得与使用的无缝对接,也同时提升了读者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是个双赢的不错服务交易。

当然图书馆读者当图书采购员这种新创新服务也有它的局限性。其一是显而易见的藏书体系不完整:读者当采购员确实能够很好滴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但牺牲了馆藏的系统性、特色性和学术性,必将产生新的矛盾:读者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的矛盾。其二经费管理松散:读者的行为是个性化的、不可控的,使图书馆对馆藏图书的质量和经费把控更加困难。其三是图书馆导读功能和保存功能的丧失:图书馆应该发挥其导读与协作的职能作用,为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开展专题阅读及自主阅读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图书馆的产生,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需要。有了图书馆这一机构,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文化、知识者得以系统地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读者当采购员无疑是馆员对自己应当承担的文化责任的放弃。读者变成图书采购员虽有不足但瑕不掩瑜。

对各类图书馆启示

读者成图书采购员的新的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促使图书馆馆藏建设观念由“以防万一”向“即时需求”转变,这种观念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作为多数公共型、应用型和研究型来说,更应该考虑关注当下最为关系的信息需求服务,在实践中寻求满足读者的各种方式方法。虽然时下各级各类各馆均有或多或少程度不一的接近的读者推荐新书、圈画订单等服务,但还没有这样的直接到书店选书直接并借书,这种几乎实时选书借书的服务模式在图书馆界确实有推广价值、存在价值和借鉴意义。

读者变成图书馆采购员是一种新的图书馆与书商、书店的合作模式,目的是更好地服务读者,这种模式不仅更新了目前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采访观念,更促使我们在工作流程和技术层面的做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说不定会有会有更多创新的做法,满足读者的新需求。但也可以确信,这模式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文献采购模式。相信各种图书采购模式方式会相互补充配合,共同促进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更好地满足各类读者对文献信息的新需求。

结语

读者当图书馆图书采购员,是决策者和执行者,是个不小的创新。具有中国图书馆服务的新特色,这一有创新的图书馆服务一定有光明前景和美好的未来!

10.3969/j.issn.1001-8972.2015.06.014

猜你喜欢

采购员馆藏书店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Analysis of uterine artery and sex hormones in treating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with tiaojing decoction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最美书店
Instacart帮你打酱油
在书店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