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amma Mia》儿童哲学课(节选)

2015-11-04执讲人李庆明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央教科所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校长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海燕本能母爱

执讲人:李庆明(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央教科所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校长)

《Mamma Mia》儿童哲学课(节选)

执讲人:李庆明(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央教科所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校长)

李庆明

师:你们肯定都知道很多关于母爱的故事,但是我想问一个问题,动物也有这种感天动地的母爱吗?

生:有,就像您刚刚说的那个麻雀对战猎狗的事情。

生:一只海燕它生下它的孩子之后,就一直给他捉虫子,喂他吃。等到孩子长大以后,海燕妈妈已经累得根本飞不动了。小海燕长大结了婚,生下了新的海燕,但是它没有把捉来的虫子分给母亲吃,而是让母亲饿死,然后把虫子分给它的孩子,然后继续这样,然后等它孩子长大之后,它的孩子又是把它的那个虫子分给它的孩子吃,不会给母亲吃。

师:这是感天动地的母爱吗?好像不是,等会我们再讨论,还有吗?

生:有一只母狼,生了三只小狼,而有一只公狼,想把那三只小狼当食物吃掉,母狼就为了保护它们,它的一只腿都被咬伤了,肉都被咬掉了,到后来就一直残疾着。

师:好,下面问题就来了,能知道我问什么问题吗?

生:母亲这样付出会得到回报吗?

师:不是。谁能回答我这个问题:母爱到底是一种本能还是一种伟大的人性?

生:我觉得它是人兽共有的本能,因为所有的,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有母亲。

师: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动物和人,他们都有感天动地、伟大神圣的母爱?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的

师:好,同意吗?不同意?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母爱应该是一种神圣的人性。

师:你是说动物也有神圣的人性?

生:应该是本能,因为我觉得女性的话,他跟男性比起来,她的力量比不过男性,然后有很多地方都是女性在男性之下,而上帝赋予她的能力就是生下孩子,是她的本能,那么她生下这个孩子的话,她要给予她的孩子一个爱。

师:其实你还是跟他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这个母爱是人与动物共有的一种伟大的本能,可以这么说吧?本能也可以很伟大。但现在问题又来了,请看,我先撇开动物本能的神圣性,你能不能找到动物和人的母爱的区别?有吗?

生:我觉得动物和人的母性的区别是,他们对孩子的方式是不同的。

师:你说动物的妈妈和人的妈妈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觉得动物的爱有时候不太理智,人的母爱可能更理性。

师:理智是不是就是高尔基先生说的“需要智慧和渊博的知识”?动物还真没有。你们要明白这句话的道理,将来做了妈妈,也不能完全像动物那样爱孩子,虽然很神圣,但是要加点智慧进去,这个很重要,你说得太好了,给他一点掌声。

好,继续,我这里有两个故事,一个是你们熟悉的羊羔跪乳的故事,另一个是西方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和那位同学刚才讲的有那么一点联系,前面那个海燕没有回报妈妈,而这个故事中的妈妈是鼓励孩子不要回报这份亲情。你看,鸟妈妈带着小鸟飞越大海,途中它问:长大后,你们会不会像今天一样对待妈妈?有只小鸟说会。这时候,妈妈做了一件什么事?松开爪子,把它丢进了大海。另外一只,它哭着说,我知道你养育我们的种种艰辛,我本应用我全部的生命报答你,但是我很难做到,我只会像妈妈今天对待我这样来对待我将来的孩子。鸟妈妈听了很感动,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带它飞越了大海。好了,我现在想让你们评价这两个故事的是与非。

生:我觉得第二种更可取。我们肯定要回报母亲,可是母亲不一定需要我们回报她。

师:好,你来说说看。

生:我认为第二种更好,可能对于鸟妈妈来说,按照鸟妈妈的方式来养育自己的后代,就是一种最好的回报。

师:你有想法了是吧?你说。

生:我读过卧冰求鲤之类的故事。母亲养育儿子是无私的,我不是不主张孝,但我们不应该太过。

师:你是觉得孝太过了不好,不孝也不好。

生:我觉得最好的就是把母亲给自己的这份爱,再继续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这两个故事都有道理,人和动物不一样,动物生命短,而我们的生命更长,我们长大了,母亲还在,所以我们能用剩下的时间去报答母亲。但是动物等到长大了,妈妈差不多就去世了,所以它把妈妈的情感转移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更好,这也是对它妈妈的一种报答。

生:我觉得两个应该要兼得,我们必须要孝敬父母,在孝敬父母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保全自己,将我们自己的爱给下一代。

师:孝敬到什么程度?

生:就是理性、恪守平等、容情入理、情理交融的孝敬,而不是极端、非理性、盲目屈从、泯灭自我的孝顺、愚孝,这才是文明孝道的选择。

师:母爱要情理交融,子孝也要情理交融,同意这个看法吗?

生:同意。

师:但是问题没这么简单。请看一个故事:有个妈妈得了癌症,生命垂危了,医生告诉她的孩子赶快去拿药。但是钱不够,他问药师,能不能先赊一点药?药师说,这不可以。情急之下,他做了一件事,把药给偷走了。妈妈因为吃了他偷来的药,病好了,但是这个儿子却被抓了。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他该偷还是不该偷?

还有更复杂的:这是古希腊一个非常有名的悲剧故事,悲剧的主人公是一个女孩子,她的两个哥哥都死了,一个是为保护城邦而死的,一个是因为出卖城邦而死,所以国王对这两个儿子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个是举行盛大的葬礼;而另外一个是暴尸田野,而且下令谁都不能来收尸,不然就处死谁。这时候,这个妹妹就犯难了。按照国家法律,不能为哥哥收尸,但是按照亲情和传统习俗,不收就要受到良心的谴责。到底收还是不收?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收了,结果是什么?被国王处死了。现在问题来了,你们觉得她到底该收还是不该收?这是一个很难的判断,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对这个事件做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判断,他说,国王做得对不对?对,因为国有国法,叛国当然要处死。但是家还有家法,这个家法和国法不统一,所以两个都对,一个是国家的,一个是亲情的伦理道德,这两个碰在一起,便生出这种非常凄美的、非常震撼人的、让人思考的一种悲剧力量。

在《论语》里面,孔子还有一句话。

生: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

师:孔夫子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到底对还是不对?亲情是充满了令人纠结、困惑、苦恼的悖论。亲情与法理,这三个事都值得你们去思考,思考多长时间?一辈子。

猜你喜欢

海燕本能母爱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逆本能
逆本能
母爱大于天
吉米问答秀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Friendship
赏春
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