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接受华德福吗

2015-11-04张艺芳郑州报道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德福公办理念

本刊记者_张艺芳 郑州报道

家长接受华德福吗

本刊记者_张艺芳 郑州报道

课堂改革的风与教师职业倦怠

北方的中午,日照正盛,从房子里走出来,热气蒸人,司校长一句,“咦!跟蒸馒头样。”长长的尾音。

去年芒种时,他和孩子在地里捡麦穗,也是这么热。近几年,“自然农耕”的理念在国内教育界风行,司振其在魏河小学做校长时,也做过农耕生活体验活动,带着老师和六年级的毕业生一起,去割过麦子的田里捡麦穗。总共捡了200斤,接着,老师和孩子们用各自的方法把小麦皮手工去除,晚上,让食堂的师傅煮成粥。

司振其说,“2013年,我们开始做新教育,让孩子带领学生阅读。”那时,司振其还是魏河小学的校长。做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我们学校的阅读也还仅仅停留在活动上,师生没有真正喜欢上阅读,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更没有去分享影响他人的力量。”

他利用学校的空教室做了一间格调书吧,多数时间里,他不在校长办公室,而是在图书馆里,当起了图书管理员。他动员老师捐款,为书吧捐了一笔钱,买来茶叶和水果。他给来读书的老师冲一杯清茶或咖啡,并觉得“我今天能有机会给你们端茶倒水、抹桌扫地,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享受读书的惬意吧!永远读下去!”

老师的阅读积极性并不是很高,爱阅读的老师,读书多了,两年之内就成长起来。“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尤其是对老师这个群体,是关乎老师们的生活质量、职业幸福、个人成长以及学校教育成败的基础的基础啊!”校园书吧带来的转变是:以前,是校长要老师看书,现在转变成吸引老师来阅读,老师主动阅读而不是被要求。

课堂改革的风仍在,一番经历之后,司振其在自己的日志中写“把目标刻在钢板上,把方法刻在沙上”。如今的改革都停留在教学技术上,没有真正触动孩子的心,老师的精神状况也岌岌可危,厌倦自己的教学生活。做教师近二十年,今年将近不惑之年,审视周遭,他发现“很多计划没有落实,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溜走,我们的身体留下岁月的痕迹,而精神和梦想却不断地萎缩直至消失。”商界讲究“共赢”,“而我所了解的公办学校是一个共输的局面。”他想要做到的,是教育者和学生的共赢,共享学习生活。

新教育的目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司振其很向往的状态。2013年,参观成都华德福学校之后不久,他开始了漫长的自修,一心读起关于华德福教育的书。他带了一本《迈向健康的教育》给我们看,这正是第一届中原华德福国际论坛的主题。

当下流行各种课堂改革:生本课堂、高效课堂、翻转课堂,眼花缭乱,然而,这些课堂,始终是老师做主角。认同“人智学”的华德福教师,更愿意把孩子看成是带有灵性的。“当教师或者教育工作者,如果带着无比的崇敬,内心散发的东西是很难想象的。没有怀着崇敬和爱去做,就不知道如何发展孩子什么样的能力,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引导,让孩子成为自己。”

司振其校长和马东方老师在私下里谈道,“华德福兴趣小组的老师,多数是公办教育内的佼佼者,有的很赞同华德福理念,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太多精力去研习华德福的教育理念。”中小学的教师多是有倦怠的,对于华德福的老师来说,由于艺术化的教学方式,以及综合性的教学内容,更需要耗费精力来备课,带班过程中,还要给与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注。

然而,《迈向健康的教育》一书中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时代命运的关怀,能帮助并促进学校创造一个温暖和相亲相爱的氛围,可以避免教师“燃烧殆尽”的症候发生,或者一种因为日常理性的工作产生的身心衰退。

捡麦穗的女人与“人”字的甲骨文,来自农耕文明的祖先,认为”人“即是一个劳动者

如果家长不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和社会标定的成功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不会出现“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家长接受华德福教育理念吗

2004年,成都华德福创办之初,有人曾询问黄晓星,华德福的教育理念是否能被家长接受?他认为,华德福学校的家长一般都是认同华德福理念的人,因此不存在这种问题。

然而,无论在做华德福课程实验教学时,还是在自己促进家校沟通时所遇的阻碍,司振其都面临这个问题——家长接受华德福教育的理念吗?史代纳所创的人智学对儿童的成长研究极有价值,这对于改变现今公办教育的不足有很大借鉴意义。

史代纳对于儿童有着细微的观察:在孩子生命中的前七年,他们整个人完全就像一个眼睛,他的全身组织都根据外来的影响而调整。孩子除了会模仿你讲话之外,你说的、你教的都还未能对他们造成印象,真正会造成印象的、真正对他们有影响的是“你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如果说你是善良的,你自然会散发善良的气质,这也一样会显现在你的气质中。

简单说就是,你的个性、你的行为,一点一滴都传入儿童身上,影响着他们。重点不在于去想象儿童是否会学到善恶是非等,而是你在儿童面前的行为和表现。这种观点与中国的言传身教类似,都突出了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的重要。即使公办教育有某种不足,家庭教育环境良好的话,孩子依然可以找到自身的价值。

司校长设想:如果,那些把孩子送进公办教育的家长们接受华德福理念,懂得这些,在家里便会以身作则,更不会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和社会标定的成功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不会出现很多个“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老师的课程改革之所以难以进行,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对于孩子功利化的期望。

在穆培华局长的支持下,司振其现在负责管城区教育局家庭教育进修学院的筹建工作,其中有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有孩子的教师邀请来,参加华德福教育理念的研究性学习。这部分既是家长又是老师的人如果对华德福有所了解,便会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一些育儿观念和方法,进而认识到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孩子的。在此基础上,以华德福兴趣小组特别是上述类型的教师为骨干,进一步向家长们传播华德福教育理念,等到家长们有了这方面的鉴别力,他们便会有更多的诉求,这种力量会推动着教育往前走。

现在,只是兴趣小组中那些公办教师们开发华德福课程的初期阶段,再到形成体系化的华德福课程,公办教育的教师们根据对自己班里孩子的了解,发展出自己的课程和授课方式,仍需时日。司振其说,“但我有这个信念,唱歌、画画、跳舞等,这些都不是我的特长,只要有一个信念,这些都可以培养。公办教育下的一些老师就是这样——有这样的能力,但是没有这样的信念。”

猜你喜欢

德福公办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厚德福酱肉为什么那么火
厚德福九大行业优势 让你加盟无忧赚钱快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二十多年老字号经久不衰 厚德福以真技术谋发展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背着铁锅长征的女红军贾德福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