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到底能带给生命什么

2015-11-04巨贞成都华德福学校物理老师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图景德福事物

文_巨贞 成都华德福学校物理老师

教育到底能带给生命什么

文_巨贞 成都华德福学校物理老师

在华德福的课程中,除了会从历史、文学、数学、天文地理等课程给孩子展开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从12岁开始也会全面地展开物理、生物、化学等科学课程的学习,而科学课给孩子打开了另一道通往世界的大门。

学生1:看!这个一直在跳的是小B。

学生2:好傻哈!一直在跳噢!

学生3:那个穿红色裤子扭来扭去的是羊羊。

学生4:不!按体积应该是西西。

学生5:树底下!树底下有两个女生,红色衣服和黄色衣服抱在一起,好像是那两个,就是经常黏在一起的文文和倩倩?

学生6:万有酒店!看这个是万有酒店!

(一阵嘻嘻嚷嚷,一群孩子的声音。)

你能猜到这究竟是哪里,这里到底发生着什么?你怎么也想不到,在一个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屋子里,一群孩子在墙上观看真人秀的“电影”,而在这个二楼底下的操场上,他们的同学正在手舞足蹈地摆出各种扮酷的造型。而这场真人秀的电影没有任何拍摄放映的设备。一个黑屋子,一个孔,操场上的一群孩子。一场电影就这么简单。

“老师,为什么他们是倒着的?”个别孩子会这样问。老师没有回答,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会去问为什么,一些知性被唤醒太早的孩子会问,但他们只停留在问题本身,其实并不是想得到解答。大部分孩子会乐于仔细观察,而且在观察改变了条件、改变原因时结果的变化。

老师把孔放大一些。“哇!影子更亮一些了。”

老师弄个小一点的孔试了试。“嗨!影子更清晰一些了,但是有点暗。”

……

在孩子们的惊叹声中,在一次次的称赞感慨中,在这敬畏的气氛里上演着一幕一幕神奇的电影。这就是成都华德福的一节六年级的物理课堂。原来是一节用小孔成像的一节课。在整个的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老师没有任何的讲解和解释,没有任何的答复。孩子们像是被吸住一样,专注地一个个盯着墙上的影像,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小小景象。

活动结束同学们回到教室。首先是回顾刚才的活动中的图景,大家一起回顾刚才整个活动的过程,一个一个举手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图景,自己的发现。

接下来是讨论,当孔大一些、小一些等等情景。这之后每个同学会在主课本上记录今天活动的整个过程,他们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自己的所听所见所闻所感,他们在主课本上绘画活动中的一幅一幅的图景。

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遗忘,第二天老师和同学一起还会回顾昨天的图景。这堂课到底能带给孩子什么?对孩子生命成长注入了什么?

用图景循序地引导孩子的想象力,推动生命的成长,观察和感知是教育的适当手段

课程中孩子不断地观察,感知一幅一幅的图画和情景,在真实的、活动的图景中,循序地引导孩子去想象、观察事物形成图像。这节成像的课程图景对物理学习有内在的意义和价值,孩子们会在图景中得到指引,无论是生活中的所见,还是感受到的与心灵的沟通,由自己启动事物的内涵和意义,这样生命力就展开它的力量。

例如:班里面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带入具有真正内在价值与意义的情景,无论是哪门学科都是这样,而道德的教育更是需要这样。有同学不接纳别人的缺点,讽刺挖苦别人,老师在班会课上,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残疾人,如何自卑、怕别人嘲笑,不敢与人交往,他的心灵如何挣扎,并渴望能得到大家的接纳和认可。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下课后,那个平时爱嘲笑别人的同学主动到被嘲笑同学的面前,和他说“对不起”。

巨贞:“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带入具有真正内在价值与意义的情景,无论是那门学科都是这样,而道德的教育更是需要这样。”

小孔成像原理图

这里的道德感因图景推动心灵的感受,由孩子内在启动的意义,没有说教,对生命体的成长而言,并非抽象的概念起作用,而是透过“心灵之眼”起作用。生命中的良知、个性、记忆和性情的倾向,都是在生命力的成长中形塑与发展,而图景正是推动生命力的力量。图景会激发孩子的想象,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他的生命会非常地鲜活,他的生命也会朝向更有意义和价值。

课程中,我们不断地分享和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图景,用语言分享,用文字记载和描写图景,到做主课本时我们绘画图景。如果要教导孩子们大自然的奥秘和生命的律则,光靠枯燥的、知识性的概念肯定不行,生命因看到活生生的图像而在内心有所领悟,而生动的图像式呈现对心灵而言非常重要,抽象的概念无法影响发展中的生命。记忆

在这节课中,孩子不断地口头描述、文字记载、回顾、绘画等,都是在记忆。记忆在孩子换牙之后青春期之前非常重要,记忆的发展和生命的形塑息息相关,在人的发展中,记忆是特别有价值的,是心灵的力量。在记忆自由发展的时期,孩子对外界开始产生意识性的注意,这正是培养和锻炼记忆的时期。如果这时候过多强调知识的话,就会违反记忆发展的本质。

在课程中,我们不断回顾刚才的观察,回顾先后的步骤,根据回顾的情景绘画,经过睡眠遗忘,第二天我们还要回顾前一天的。在一次次的回顾中我们锻炼和培养记忆。

我们不仅让孩子记住他已经知道的事物,而且要深入地了解它。就如同小孩子学习语言的方法一样,他通过记忆整个事物学习,不是理解了才去记忆。学习历史、地理等,都是相同的道理,他通过记忆将很多事物同类化,掌握他们的关联,青春后期(16岁左右)才会再以知识性概念掌握住他们。

以概念掌握住事物,一定是源自用记忆储存下来的宝藏来延伸和辅助,抽象的概念和知性的理解之前,让记忆发挥的作用越多越好。孩子的记忆里珍藏着人类深沉思想的宝藏,之后,概念的、知性的理解才成为可能。

这节物理课,孩子们还不能理解这些图景,不能理解这些图景蕴含的规律、原因、结果、过程。但是他们通过记忆事实,积累记忆的宝库,以后在很多的事实中找到关联,自己从内在找到事物间的联系和不同,从而从内在对事物生出理解。在记忆的宝库里,他们会洞察事物之间的关系。人们会用感性的情绪,内在的气质去学习,和理解式的学习同样重要。

概念理解的方式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如果只凸显这种方式,学习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当孩子到青春期后(差不多到16岁),才具备充分的抽象思维和概括的能力,他们能够比较、分析、对照,拥有综合信息的能力。理解力是一种青春期时才会出现的、心魂的力量,在这之前不应该有复杂的事物来影响孩子。

感觉感知,经验事物,不加判断地吸收世界的所有

惊叹、敬畏、感叹和惊奇,这些在孩子的知觉体刚刚自由、可以体验事物的时候,我们带领孩子感知世界,应该避免给孩子教导有关任何事物的理论,应该让他们单纯地面对生活经验,并将它带入自己的心灵中,可以有不同的人带领孩子,但要避免过早用一种观点或另一种观点来做判断。

孩子会带着心灵的感觉力量聆听不同的观点,领受不同的意见,但不要独立断言,或站在一种立场说话,应该毫不偏颇地聆听每一种不同的声音,并且对自己说这个人这样说那个人那样说。

到孩子16岁以后才会有所有的抽象理念、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这时候才开启认识世界的新阶段,之前孩子没有成熟到足以面对事物,建立自己的判断和比较。太快地认为孩子可以做判断,就已经糟蹋孩子原本可以开放地、不加选择地吸收周围一切的印象。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后,就会受这个判断的影响,而不再吸收应该可以得到的新经验,这样就没有建立与之相关联的判断,所以首先是经历所有。在经验中,知性只是扮演中间的角色,知性仅在掌握情感中发生什么,并且保持原状般地来领受它,因此不可以让不成熟的判断立刻闪进来当家作主。

2014年1月,成都华德福的孩子表演戏剧

对世界的兴趣和热爱

课程中,我们不断地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惊叹,敬畏,不断地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探寻欲。把孩子的目光引导向世界万事万物,引导他们向外看,培养他们对世界的赞叹、惊奇。由这样的情感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兴趣和热爱。当孩子们进入青春期,有必要在他们的内在唤起一种对外在世界的极大兴趣。

在其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必须引导孩子,把目光转向外部,探究他们周围的世界及其一切法则、过程、原因和结果,探究人类的意图和目标;把目光转向一切,不止于人类。如果世界的这些谜题,及世界的呈现形式,未能在这些年轻的灵魂中升起的话,那么这些同样的力量就会变成别的东西。

史代纳解释用智力单独体验事物的能力始于孩子们开始感受到自己的骨骼身体的时候,大约在12岁左右当他们觉察到自己的骨骼结构,他们就开始觉察到思想的结构。当孩子思考产生的时候,开始接触科学。12岁之前,孩子面前的世界非常有限。而之后,我们会开始所有科学课的学习。

六年级孩子的思考停留在对起因和结果的关系的探索上。六年级孩子开始学习物理,并从探索因果关系开始。七年级开始会学习化学和生物,展开科学课的学习,也会从农耕、艺术绘画、戏剧、泥塑、编织缝纫、手工、金工等艺术课程让孩子真正地深入体验和操作,也会通过举办音乐会、Party等活动实践,自己可以加入这个世界的方式,更会有游学,到养老院做义工,参加社会实践,为社区服务等方式真正地成为社会的一员,真正地找到适合自己进入世界的方式。

猜你喜欢

图景德福事物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美好的事物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厚德福酱肉为什么那么火
厚德福九大行业优势 让你加盟无忧赚钱快
青岛新图景
奇妙事物用心看
二十多年老字号经久不衰 厚德福以真技术谋发展
背着铁锅长征的女红军贾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