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不也是公立教育出来的吗?——访问谈晓茜老师

2015-11-04沈立典成都报道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哥伦布德福成都

本刊记者_沈立典 成都报道

我们不也是公立教育出来的吗?——访问谈晓茜老师

本刊记者_沈立典 成都报道

谈晓茜:成都师范学院老师,教现代汉语和教师口语两门课,同时也兼任成都华德福学校艺术农耕成长营的代课老师。

在华德福,很多家长因自己孩子的教育成为一名华德福老师,也有公办教育中的老师,为了寻求自己想要的教学生活,来到这里。成为一名真正的华德福教师,需要很长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总之,他们在成为华德福教师的路上。

七年级文学课要讲哥伦布?

“七年级我们要讲哥伦布,要讲大航海。这也是文学授课的范畴。”谈晓茜道,一边轻轻拿起面前复杂的茶具沏着红茶,接着,她用一种接触过华德福老师的人都不会陌生的舒缓语调,又作进一步的解释。

通常,在人们所更为熟悉的公立教育体系中,哥伦布应该出现在地理或是历史课堂上。而之所以华德福七年级的文学课要讲大航海,是因为华德福教学大纲的建议:七年级学段的孩子开始从童年进入青少年时期,他们又向这个社会迈入了一步,而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与此大致对应的,就是大航海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了向外的探索。而选择哥伦布,是因为哥伦布和郑和、达伽马、麦哲伦等另外的大航海家不一样,哥伦布是一个节点,以前的航海基本都是沿着已知大陆在航行的,而哥伦布却是离开,把已知的大陆抛在后面,向一个未知的世界进发,去往人类从来没有探索过的领域。当时航海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应该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而这两个国家也正是当时世界地图的尽头,至于大西洋的另一边是什么,没有任何人知道,却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想象和说法,这就很对应孩子的这个阶段,充满未知充满好奇,即将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

谈老师相信华德福的理念,“做这样的内容安排,首先它给老师一个安全感,让我们知道这样的内容是适合孩子的。在这个阶段,华德福的理论认为,六年级以后孩子已经入世到这个大地上,他开始认识到实在的世界,也想要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那么我们在课程里面更关注的其实并不是信息、知识,现在我们百度一下都能搜到更多。我们更关注的是它内容背后的精神内涵,它能够如何滋养到孩子的需求。”而她的相信,也并非一种毫不怀疑的虔诚。

她也怀疑过。毕竟国内见不到完整接受过华德福教育的孩子。

“原来我也不这么想,我没那么谦卑。”而她如今的“谦卑”,是时间和经验赋予的。在一次和台湾磊川华德福学校校长的交流中,这位更富经验的老师讲述了同样的历程:起初他也不懂为什么要给孩子讲童话、神话,但是他想,就按照华德福的大纲来吧,大纲说什么他就教什么,走一遍看看再说。“但凡是教过大纲的老师他们都是如此,他们很谦虚,也很确信,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的状态。”而他们看到的,谈晓茜也看到了。

作为老师一定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内容去教学,就像小孩子生下来,在每一个阶段我们要给他准备不同的食物一样。

四年级的西顿动物童话

谈晓茜做老师,主要教授语言文学方面的课程,教过中学语文,现在成都师范学院讲现代汉语和教师口语两门课,同时也兼任成都华德福学校艺术农耕成长营的代课老师,还是教文学,已经教了两年,而接受华德福培训的时间则更长,她的孩子也读过华德福学校。但是,她却长期保持着一种“中间行走”的状态。

于是,谈晓茜有机会把华德福的教学操作尝试运用到另一种教育体系中,在她目前,就是大学公立教育。她在成都师范学院讲教师口语课,其中一项实践是,她让自己的学生去给更小的孩子讲故事。通过和成都师范大学的附小联系,她和她的学生获得了午休的40分钟时间,去给那里的孩子讲童话故事。

在她的记忆中,某次学生准备了故事,本来是安排到四年级去讲,结果因故她没能到场,衔接出了问题,就仍然安排到一年级去了。谈晓茜通常让自己的学生选择经典的作品,同时参考华德福的教学大纲,而那一次他们选择的正是适宜四年级孩子的西顿动物童话故事,于是反馈不同以往:“结果那一天就出问题了。学生回来告诉我,孩子们完全不在状态。平时听童话故事都是安安静静的,很梦幻的状态,而那天则是完全开了锅。我想这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实验,证明作为老师一定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内容去教学,就像小孩子生下来,在每一个阶段我们要给他准备不同的食物一样。这本身是很科学的。”谈晓茜看到了,孩子的反应,而且也当然不止这一次,在一次次的经验中她感觉到自己必须谦卑,去学习、去了解孩子,以及,如何对待孩子,这些一个个的“秘密”。

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

华德福教育因其人智学理论而持有灵性认知的观点,这也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例如华德福的老师有时会参考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去大致地对孩子的性格做一个简单区划,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施以区别对待。没有分别心,这对于面对动辄数十人的教学班的老师来说,实在难以想象,因为孩子总是太多种多样,有的听话有的捣蛋,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不好,于是作为老师必须“因材施教”。

西顿动物故事

谈晓茜教过中学,自然地,她也会有类似困惑:“一次我去请教一位很有经验的、治疗教育方面的老师,我问他面对抑郁质(‘体液说’中的一种类型)孩子时,我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我,但他听出了我的意思,转而问培训班上的其他学员,抑郁质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大家就开始说了:悲观、多愁善感、不积极等等负面的,全部是不好的。

老师等了一下,又问,还有没有。这时候有一个学员说,抑郁质的孩子很富有同情心,于是气氛发生转变,大家又说出了很多抑郁质孩子特质里好的地方,比如敏感有灵气、更懂得忍让等等。这时我知道他已经回答了我的问题,但他末了还是又说了一句:‘抑郁质的孩子,也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他就是这样引导我们去看待孩子的,对于一个合格的华德福老师来说,任何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在我们看来很有问题的孩子,有的孩子很挑战,在我们看来有很多很多问题,但他说:‘啊,这(孩子)是一个秘密。’他不会轻易去给一个孩子贴标签,保持着一种不评价孩子的信念。”把孩子看作是“秘密”,这个观点彼时仿佛触动了谈晓茜,而如今,她有了自己的理解,她认为,这源于一种崇敬,对于生命和精神本身,孩子和成人完全平等。

“我觉得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你真的要关注到孩子的精神世界。如果这个东西你没有建立连接的话,我觉得这个教育就是有问题的。”谈晓茜指出她认为关键的一点,同时,她也相信建立这种连接应该在任何一个学段都为时不晚。这学期她在大学课堂上就尝试让他的学生做了自传,但并非写一部自传,而是通过让他们0到7岁回顾,分小组讨论,7到14岁分小组讨论,14岁到21岁分小组讨论,通过工具性的问题引导讨论,最后让学生画一张自画像。按照华德福的设计,先打印一张正面照,自己比较满意的,然后对着照片画。“老实做出来的学生就会在心得中反馈,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去看过自己,之后慢慢喜欢上自己这张脸。他觉得整个过程非常不可思议,首先自己竟然能画,而且画出来那么像,他感觉到心就安静下来了。”似乎,那种连接又找回来了。

“因为人的精神需求会一直存在,之所以有时候我们认识不到更精神层面的自我,是因为我们都处在顺境的时候,不需要它的帮助。但是一旦当你经历人生的黑暗时期,你一定会去寻找它的。我也从近期某次培训中收获一个理解:童话,其实讲述的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必然要走过的过程:纯真时期;然后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将遭遇的,一个黑暗的召唤,有一些困难需要我们去穿越,然后就会掉下来,坠入生命的谷底;经过一个启蒙,再经过一个联合,联合就是很多力量会来帮助你;于是你成功穿越了困难之后,最后会有一个光明的庆典,就是这样,童话是反映我们人类心灵历程的一个原型。几乎所有的童话神话都是这样子的。而每一个孩子也都具有建立精神连接的可能性,哪怕他成了大人也不会丢失。我们不也是公立教育出来的吗?但是,是什么伴随我们穿越人生最黑暗的那个阶段?就是精神世界里的东西。没有这种东西我们很难走出来的。”尽管这和谈晓茜自幼接受的唯物、理智的教育有所冲突,甚至在整个大环境中也是异类,但她的天平却在一点点倾斜。

猜你喜欢

哥伦布德福成都
哥伦布与明朝灭亡
穿过成都去看你
厚德福酱肉为什么那么火
厚德福九大行业优势 让你加盟无忧赚钱快
数看成都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成都
二十多年老字号经久不衰 厚德福以真技术谋发展
背着铁锅长征的女红军贾德福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