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的动因研究

2015-11-04闫晓霞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移动互联网

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知识、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与的集体活动,可以说,未来企业间的竞争是能否开发和交付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深层次需求的产品与服务的竞争,而如何将客户转化为合作伙伴并与其协同创新将是企业未来成功的关键。本文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分析了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提出了对客户进行有效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协同创新;动力因素

一、引言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日益走向社会化和网络化。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使得企业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具有了高速、高效和协同的特点,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也趋向平等、互动和相互影响。以往依靠内部研发的封闭式创新模式正在被摒弃,与客户协同创新模式逐渐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关注客户协同创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Hippel教授(1986)提出了领先用户和客户创新的概念之后,许多学者对客户创新进行了研究。例如,杨育(2008)提出的客户协同创新概念,认为客户协同创新就是基于客户与专业设计人员在知识结构和创新技能方面的不对称性,利用各种网络化协同工作环境、创新设计工具和知识融合手段使客户和专业设计人员协同工作,共同开发出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市场主导力的新产品。该创新模式被认为能够更高程度地发挥客户创新潜力。通过满足客户的需求来获取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客户协同创新的产品或服务不仅代表了客户的意愿,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减少企业创新成本。然而,客户并非企业的组织成员,没有责任和义务参与企业的创新活动,考虑到客户与企业在协同创新中地位和要求的差异,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探究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的动因,对企业设计恰当的客户激励机制具有现实意义。

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与客户的关系

以“人的行动为核心”是移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的信息组织方式,这赋予了客户前所未有的权力,客户可以实时地把地理位置和真实身份快速捆绑在一起,随时随地与企业进行实时互动。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消费者可以更容易获得有关产品、价格、品牌等多方面信息;使得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市场主动权逐渐由生产商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可以利用所拥有的知识、时间以及创造力等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品牌定位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销合一的经营模式逐渐形成,消费者可以利用3D打印生产、改进产品,通过众筹获得生产资金,通过众包完成一项创意、一项工作甚至是一个事业。也正因为有了互联网,企业能够在网上发动数百万网民用户一起做产品,把原有封闭的研发模式转变为一个完全开放的模式。传统的观点认为客户与企业不存在竞争关系,但是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已经成为生产者、成为企业的竞争对手。

三、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

1.技术推动力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其价值也在于连接,通过连接能够产生强大的聚合能力。在社交工具不普及的时代,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可以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实现更快速的沟通互动。例如,上海梅花信息发布的“明道”软件和37signals的Basecamp,它们极大的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效率,有效地减少了企业与外部的交易成本和内部的管理成本。互联网技术将层级式的沟通转化为协作性的合作,使得企业与客户能够更加有效地组合在一起。

2.需求拉动力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消费者群体的不断分化、裂变,细分市场、小型市场不断出现。市场需求的蓬勃发展、产品的极度丰富、信息的对称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开发思路。在过剩或过度消费时代,那种生产标准化产品的时代即将终结,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人类的需求将逐渐向个性化方向发展,而定制化则是个性化的实现手段。定制化本身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为客户提供符合其价值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因此,这一过程必然需要客户参与。

3.利益驱动力

开放、协作、共赢、参与、互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要价值观,取得共赢是开放与协作的前提。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一方面,客户在产品使用知识、使用经验以及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具有专业设计人员不具备的优势,而专业设计人员在产品结构、制造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方面的知识及创造力又是客户所不具备的,这种优势互补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网络与客户的连接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更精准地发现用户需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并引领用户需求获得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客户在参与创新过程中可以展现个人创意、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技能实现自我价值。

四、结论与建议

在移动互联网下,推动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主要源于三种相互联系的因素,即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推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拉动力及协作双方利益驱动力。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与客户需求交互、资源整合的平台,建立客户付薪制度等实现与客户的持续协同创新,从而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Von HIPPEL E.Lead users: a source of novel product concepts[J].Management Science,1986(32):791-805.

[2]杨育等.客户协同创新的内涵与概念框架及其应用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14(5):449-059.

作者简介:闫晓霞(1989.07- ),女,山西省大同市,山西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移动互联网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微美学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