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内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综述

2015-11-03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幸福感学校

成 杰

(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幸福感问题的研究。教育是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其是否快乐和幸福,不仅关系着教师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至关重要,甚至影响着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关注中学教师幸福感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检索到的百余篇文献中,取其中的38篇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综述。

一、教师幸福感的含义

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但究竟什么是幸福,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和理解也不一样。在心理学上,幸福感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设定的职业理想实现时所体验到的一种自我满足感。学界关于教师幸福感的定义也各不相同。曾抗(2008)认为:“教师幸福感是指从教师职业中教师能自由的发挥潜能、满足自我物质性和精神性的需要、实现自我理想和自我价值,从而获得的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曾抗把教师幸福感这一概念的研究很好地整合在一起进行了一个完整的表述。

二、教师幸福感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越来越匮乏。谢鞅(2006)认为,中学教师在同学生及同事相处时能获得较强的幸福感,从职业自身、学校领导、社会支持方面获得中等程度的幸福感,在收入福利方面很少能获得幸福感。郑红渠、张庆林(2011)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学教师整体生活满意度偏低,积极情绪体验少,12.3%的教师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幸福感较低。周慧倩(2012)的研究表明,职称、学历、工作时间、收入等因素对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86.8%的教师日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总之,中学教师由于受职称、学历、职业专业化要求、工酬不相符、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合理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整个中学教师的幸福感处于偏低水平。

三、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期望

如今社会在不断前进,各种制度、观念都在不断更新,但是人们对教师所秉承的依然是一种过去的看法,诸如“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等,这些高期望长期以来对教师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教师受到各种规范的制约,无疑降低了教师的幸福感。吴敏容(2008)、刘桂春(2009)、王文增和魏忠凤(2009)、姜振飞(2013)、李志梅(2013)、高霄霄和张强(2013)的研究都从这一角度论述,社会给予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使教师长期工作在紧张和不安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必定会因为工作而苦恼,从而幸福感降低。

(二)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是教师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必定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管理也不断加大,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奖金分配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竞争越来越激烈。黄深根(2006)、吴敏荣(2008)、刘桂春(2009)、高霄霄和张强(2013)、卢建玲(2013)在这一方面都有论述。首先,学校的强制化管理削弱了教师工作的自主性。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步骤等都按照学校规定的统一进行,教师很难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片面的评价方式削弱了教师的情感体验。当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影响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同事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在这种环境中,教师是无从体验幸福感的。

(三)经济收入

曾经有份调查显示:“中国教师月薪全球最低。”如今我国虽然在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但实际上,广大教师的经济状况还是无法和公务员等相比,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城市的优秀教师经济情况不用担忧,但是广大的普通教师工资也是无法改善,这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教学的热情度减退,导致幸福感降低。纵观这些年的研究成果,许多人都从这一角度论述,诸如涂元林(2006)、吴敏荣(2008)、王文增和魏忠凤(2009)、姜振飞(201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知道,只有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之后,才能追求精神需要,可教师如果连基本的物质生活都得不到完全保障时恐怕是很难体验到“幸福”这一精神需要了。

(四)教师专业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国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想真正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就必须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只有当教师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自身在教学中才能体验到快乐和幸福感,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吴敏荣(2008)、刘天娥(2009)、李志梅(2013)都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不断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幸福感和快乐感。

四、提高教师幸福感的途径分析

(一)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要合理

我国传统观念里,教师应该为人师表,乃至生活中处处都得注意自己的行为。可是教师也是平凡人,要想使教师的幸福感得以提高,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观念,对教师持以合理的角色期望。刘天娥(2009)认为:“把教师当作普通人来看,才可能客观地看待教师,继而对教师抱有合理的角色期望。也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真正自由自觉地完善自身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有助于教师主体本质力量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真正形成深入主体内核的令人心动、催人奋进的幸福。”

(二)优化学校管理

要想真正地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学校作为教师的日常工作场所,必须在教学评价制度、教学激励制度等方面加以改进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教师,增加教师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提升整体教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黄深根(2006)认为,学校领导要以人为本,去满足教师的需要,并且给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使学校充满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营造出一种细水长流的幸福氛围。王玲和李铁(2011)认为,学校要建立起“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方案,尊重、理解、关心教师,把不断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卢建玲(2013)认为,学校领导要强化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同时学校要制订和实施符合本校教师实际的心理辅导计划,设立教师心理倾吐热线,开展心理对话,不断提高中学教师预防和克服职业倦怠的能力,使教师逐步获得一种幸福感。

(三)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

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物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教师的薪资水平虽然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是依然不能够和其他人员的薪资相比,许多教师在外从事第二职业,这进一步导致教师幸福感的降低。谢鞅(2006)认为:“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党的政策,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工资待遇,减少教师因社会比较而产生的心理上强烈的不平衡感,建立职业自豪感,增强工作满意度和快乐感。”王玲和李铁(2011)认为,要想让教师真正发挥创造性的工作,首先必须使其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然后才能获得成功的精神需求,才能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由此可见,要想使教师的幸福感得以提升,必须在物质上给予帮助,使教师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然后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在其中体验幸福感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如今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都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这不仅是社会角色对其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要求,教师要想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幸福感,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刘天娥(2009)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越充分,教师构建幸福课堂的能力越强,教学效益越明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强烈。”王玲和李铁认为:“教师应主动寻求自身发展的道路,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充实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不忘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学生也视之为‘偶像’。”因此,从众多研究中可见,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研讨会、进修活动,主动学习新的教学工具的使用,以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并从中体验幸福。

纵观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关于提高教师幸福感的途径,还有学者从完善教师人格魅力和心性素养以及职业认同等方面进行论述。吴敏荣(2008)认为,教师应该保持良好心态,形成健全人格,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同时,要完善自身的心性素养,使角色自我和个性自我达到最完美的统一。

五、问题与展望

我国关于中学教师幸福感的研究起步于21世纪初,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慢慢走向成熟阶段,通过对这段时间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的研究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对于教师幸福感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且对影响因素的研究还集中在对一些相关变量的研究,而对教师内在的因素研究较少。其次,大多数研究是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论述,缺乏实证研究。再次,研究所采用的视角比较单一。最后,有些研究中采用了测量工具,但都是外国的测量工具,缺乏本土化色彩。

[1]曾抗.中学教师幸福感研究-学校文化管理的视界[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张桂荣.重建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J].中国校外教育,2010,(7).

[3]郑红渠,张庆林,刘倚伶.中学教师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2).

[4]谢鞅.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幸福感学校
教师作品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中学教师教学自主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学校推介
幸福感
“二元一次方程组”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