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视角下基于产学研办学模式的湖南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途径研究

2015-11-03陈晓亮陈国生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办学

陈晓亮 ,陈国生 ,2

(1.湖南工学院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所,湖南 衡阳 421002;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长沙 410004)

产学研指高等院校、企业、科研单位在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所属不同社会部门的高度合作化产生的结果。产是指企业所代表的市场经济下谋求的生产力,学是指各高等院校教育下的人才培养,研是指科研院所代表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向性兼顾的科研机构。产学研办学模式是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教学模式,而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作为技术要求方,当地高校和研究院所作为技术提供方,通过三方的密切联系配合,形成从概念理论设计,具体实践试验,到最后实用生产的转化链,将科研成果消化为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的模式效率最大化。高校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丰富的优点,将企业生产、科研院所在产品研发、生产方面总结的经验直接在课堂上与正常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因此,产学研办学模式的主要负责的是各地方高校,主体是学生。高校与各科研单位是科学技术,产品研发的主要原动力,而企业本身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和雄厚的资金支持,所以学校、科研单位、企业应紧密结合,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同发展产学研办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法,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

一、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发展概况

1.国外其他国家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发展概况

19世纪美国首先提出了合作教育模式,即cooperative education,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技术素质要求。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革新不断出现,高等教育学校单一的文字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毕业应招人员的素质要求,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诸如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家催生了以高校、科研单位、企业三方合作的合作办学教育模式。此举为保守、单一的大学教育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切合时机的创新教育模式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政府有力的政策及经济支持。更有人将其作为21世纪以后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产学研办学模式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时期。

2.产学研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产学研办学模式在我国内的发展情况可以概况为两个时期,一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产学研办学模式主要是以技术转让为主要形式,即高校和科研单位研发的新技术成果或发明专利转让给企业生产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单位为高校科研部门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技术人员的实习场地,高校科研单位又为企业提供了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专利权,为企业的发展的经济效益做出贡献。这种合作方式为企业的生存,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途径。将人才的培养,经济效益的产生等有机结合了起来。另一个时期是合作开发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合作开发是我国存在的主要产学研办学模式,这是由于我国基础建设工程的大力进行,对各行业高精尖技术的需求强烈,学科日益高度分化,企业不可能在任一领域都保持领先的地位,这是,企业与各高校进行紧密的合作,由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和必要的试验设备,由高校科研单位提供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以得到人才培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湖南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教育模式应用研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通过“四型合一”的合作教育模式,对学生择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成效。

1.技术服务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技术服务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通过整合高校企业技术顾问、农村科技服务站点等政府科技服务组织和学校的科研力量,带领学生亲身实践,开展有偿或无偿的科学技术服务,帮助解决企业和农村合作社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发展瓶颈,从服务中获得研发项目并推广转化技术成果,从服务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实现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发挥学校在地方和企业中的作用,共同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展新一种合作教育模式。近三年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先后向娄底市部分乡镇和企业派遣相关科技人员30余人,成立了三支对口服务企业的科技小分队,与双峰县杂交水稻统防统治科技合作社和双峰县中药材科技合作社合作密切,培养具有相关技术能力的学生200余人,为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研究成果转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项目研发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项目研发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指以项目为依托,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带动鼓励学生参与到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将实际生产经验在学校课堂上教授给学生。通过这一路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新应用技术研究氛围日益浓厚,带领学生下乡实践,深入企业调研担任顾问的教师多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的项目也多了。自2007年以来,带动培养了近200名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2008年和2009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获得省教育厅研究性学习项目6项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0项。

3.基地依托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基地依托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基于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学校与当地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学生创业基地、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平台,实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产学研教育模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设计和建设了一批与地方龙头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基地。2008年以来,该校获批两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建设,获得研发项目8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制定产品标准3个,安排学生实习实践30人次。2008年该校与湖南百雄堂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食品加工研究中心;2010年,与湖南大乘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着手筹建农药新产品药性改进实验室。

4.自主创业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自主创业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以学校科研团体的科研成果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优势和科研实力优势,采取股份制合作方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平台的一种产学研教育模式。湖南振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办即为一个典型范例,该公司是以“娄农牌”除草剂科技成果作为软资产入股,与单位员工出资入股共同组建;在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该校有16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25份创业计划书共获得2金5银8铜的优异成绩。

三、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成果

综观湖南省各高校与地方企业合作教育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以把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特征概括为:学校和企业在达成产学研合作的共识后以学生为主体,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一个主要的合作目的来考虑,主要包括:学生、学校、社会三个要素,学校、社会两个课堂。通过产学研办学模式下人才培养使学生、学校、社会都获得了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得到了重组和优化。

1.学生获得了生存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

产学研办学模式的施行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技能教育环境,提高了学生在毕业时选择工作时的话语权,不仅让学生学到了高等教育应该给予的理论知识,并且因为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还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提前使学生适应了社会,提高了他们在以后工作当中的生存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办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灌溉式学习方式变为主动探求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由原来枯燥的书本理论知识变化为实地勘察,亲自动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在学校课堂上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加以立体化,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具体实践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完善自己,适应社会,成为基于产学研办学模式下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产学研办学模式提高了择业竞争能力,培养了对自己将来要从事职业的情感,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怎么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不断地完善自己,争取成为在产学研办学模式下成长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2.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应用型人才

增进师生在产学研办学模式下学校利用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既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也为社会培养了具有优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参与教学的教师可以担任生产技术顾问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科研单位的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基于产学研办学模式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借此,学校可以培养一批具有此丰富培训经验的教师,不但能在学校课堂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在课外还可以与学生在具体实践生产方面进行技术层面的探讨交流,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借助产学研办学模式推动社会长足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可能仅仅靠资金和资源,更主要的是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和高新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高等学校是高科技人才和资源集中的地方,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不仅仅促进了企业的长足发展,更能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由此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期盼的,而科研单位因为高校人才的加入,为科研单位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科研速度,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因此,产学研模式的发展不仅对学校、学生有利,更是促进了社会的长足发展。

四、发展产学研办学模式的策略

1.加强对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宣传推广力度

任何对社会发展有利的办学教育模式如果不加以宣传,仅仅局限于个别院校试验性运行,那么这种办学模式本身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进一步宣传开展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必要性是迫在眉睫的。今后应借鉴国内外在产学研办学模式推广成功的经验,结合国内院校采用产学研办学模式后取得的成果,大胆地开展产学研办学模式,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2.优化健全产学研办学模式体制

建立合作各方在责任和利益分配方面的确认机制,减少利益纠纷,明确各方责任,促使产学研办学模式更快地进行,提高基于产学研模式下人才培养的效率。在教学方法上面要突破传统的课堂灌溉式授课方法,走近学生,走进企业,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生产技术相结合,授予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1]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值得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13,(4).

[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九五”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的理论概括与实践总结[R].2012-05.

[3]江小明.积极探索和加速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4,(8).

[4]曹克广.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企业与学校的共同事业[J].石油教育,2013,(4).

[5]周伟,等.试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12,(6).

猜你喜欢

产学研应用型办学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