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企业的会计处理及风险控制

2015-11-03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能源管理服务公司供热

宋 岩

(烟台航天德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

目前,在我国供热行业也陆续采用了EMC模式,以此解决供热公司的资金问题和技术风险,借助节能服务公司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当前节能减排的目标。

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等文件精神,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下简称25号文),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和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对企业核算做了如下规定: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如购建资产和接受服务能够合理区分且单独计量的,应当分别予以核算,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处理;如不能合理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单独计量的,企业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作为费用列支,能源管理合同期满,用能单位取得相关资产作为接受捐赠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作为赠与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节能服务公司及用能单位、或合作方式不同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管理控制方法和会计处理各不相同。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对合同能源管理中双方企业的会计核算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节能服务公司的会计处理

节能服务公司是基于EMC机制运作的、以营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节能服务公司为持续经营,需筹集资金,为用户进行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的招标采购、施工、监测、培训、运行管理并提供能源效率审计等服务,建设完工投入运营后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赢利和滚动发展。

(一)节能服务公司对外取得项目融资贷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节能改造项目

(二)购置或建造节能项目资产时,按设备采购合同、工程施工合同等记账

借:在建工程——××节能改造项目——设备

借:在建工程——××节能改造项目——工程

借:在建工程——××节能改造项目——待摊投资

贷:应付账款

(三)按贷款合同规定计提利息及偿还贷款和利息时,按借款费用准则进行资本化

借:在建工程——××节能改造项目——待摊投资营业成本——节能项目贷款利息费贷:应付利息——××节能改造项目

(四)项目建设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节能改造项目

无形资产——××节能改造项目

贷:在建工程——××节能改造项目

(五)正常运营时按直线法以合同期为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

借:营业成本——××节能改造项目

贷:累计折旧——××节能改造项目

累计摊销——××节能改造项目

(六)正常运营时取得的节能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营业收入——××节能改造项目

(七)能源管理合同期满时转出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节能改造项目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节能改造项目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节能改造项目转让损失

累计摊销——××节能改造项目

贷:无形资产——××节能改造项目

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节能改造项目转让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节能改造项目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节能改造项目转让收益

二、供热企业的会计处理

为推进节能减排目标,住建部自2007年起推动北方采暖地区开展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及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三项。这三项改造工作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供热效果,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一)根据能源管理合同,分出节能成果

借:营业成本——××节能改造项目分出节能成果

贷:应付账款

(二)供热企业接收节能改造项目,作为接受捐赠处理

借:固定资产——××节能改造项目

无形资产——××节能改造项目

贷:资本公积——××节能改造项目

累计折旧——××节能改造项目

累计摊销——××节能改造项目

(三)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剩余寿命期计算折旧额和摊销额

借:营业成本——××节能改造项目

贷:累计折旧——××节能改造项目

累计摊销——××节能改造项目

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企业的风险控制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管理得好能够带来双赢的效果,若管理不好不仅不能节能减排,反而会造成新的设备污染,对社会也是极大的浪费。如何做好风险控制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是指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选项、设计、建设、运营阶段发生情况的不确定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风险不是不能防范和控制的,应首先对风险加以识别,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大体分为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诚信风险和质量风险。政策风险主要是指支持EMC模式的法律、金融环境还不健全;国家对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方面的变化;汇率的变化等等。市场方面的风险主要体现为很多人对这一模式不了解,由于信息不畅通,造成交易成本增加;EMC运营周期比较长,所以企业自身的运营情况不可预期也可能造成风险。诚信风险是指部分用户缺乏诚信,就会产生支付风险。质量风险主要是项目运行过程中所产生设备故障、甚至包括企业停工损失都由节能服务公司来承担;项目运行不稳定造成的损失,项目由于客户等种种原因造成的无法按期实施过程中的损失由服务公司承担等等。

当前,这些风险的存在与目前我国的法制、市场发展的不健全、不成熟有关,单个企业或个人无法改造目前国内大环境,但对单个项目的风险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控制的关键在于建立成熟完善的服务模式。通过提供最专业化的EMC服务,让更多的客户看到EMC专业服务的价值——最优秀的设备资源配置,最专业的团队服务,最完善的经营模式,提供最优质的个性化无缝对接服务。举例来讲,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可以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了解设备的运转情况,如果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就得及时维修,否则设备一旦报废将会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项目中的种种问题,“我已经有解决方案了,而你还没有遇到过。”专业的服务团队和专业的技术来支持,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控制风险。

EMC的风险控制也不能仅仅依靠节能服务公司的力量,还需要国家政策的细化和引导,社会诚信氛围的建设完善,国家法制的健全和严格执行,用户对EMC服务的需求和理解的增加,银行和金融机构对EMC项目的支持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能源管理服务公司供热
强化“两能制度”建设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保障
近期实施的供热国家标准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城市更新背景下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浅谈直埋供热管道施工工艺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投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