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低碳视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

2015-11-03谷励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谷励

摘 要:2010年我国正式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我国物流行业的首要工程。为保证农产品的流通质量,创造经济价值,会增加能源需求,造成能耗和CO2排放量的增多。我国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低碳思想的指导下,从宏观的国家政策引导、加强环保认知,中观的优化冷链物流行业、设立企业激励指标,微观的规范冷链物流操作、发展低碳能源技术三个方面,在保障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质量的同时,降低冷链的能源消耗,减少CO2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真正地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政策引导;产业优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1-0028-03

我国农产品的种植资源非常丰富,农产品的产量稳居世界前茅,并且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是名副其实的农产品大国,而且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供给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现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者偏好发生改变,相关统计数据指出,近十年来我国居民的农产品需求量稳步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由传统、单一的以粮食为主的消费模式转变为以水果、蔬菜、水产品、蛋禽类等农产品为主的多元消费模式。今年,我国政府更是提出“土豆粮食化”,要大力发展土豆产业。可见,农产品在日常生活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快速增长的农产品供给和需求,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而滞后的流通领域已经成为滞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0年我国正式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我国当前的首要工程,确保农产品从供应源头至销售终端的所有流通环节都有冷链技术的支撑,始终处于适宜的环境当中,保障农产品新鲜、安全、及时、保质、保量的供给。

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了承诺,到2020 年,我国单位GDP的CO2排放将比2005 年下降40%~45%,说明以低碳化为标志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低碳产业势在必行。众所周知,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CO2排放大户和废弃物排放大户。在低碳思想指导下,平衡物流服务质量和成本,利用政策支持和科学技术,提高物流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减少CO2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低碳物流成为必然选择。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工程是我国当前的一个重大项目,农产品在冷链流通过程当中,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创造经济价值,会增加能源需求,造成能耗和CO2排放增多。我国应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低碳经济思想指导下,平衡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和成本,在确保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质量的同时,降低冷链能源消耗,减少CO2排放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强调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农产品冷链物流实现低碳化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

农产品不同于普通产品,具有易腐性、易损性、季节性、地区性等特点,在流通过程当中,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农产品品质发生恶变,产品经济价值降低,所以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更为重要。农产品冷链物流即为保持农产品的优良品质,使用冷链技术手段,使农产品从产地采摘开始,经过流通过程中的加工、储存、运输、配送和销售环节,直到最终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当中,最大程度地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降低农产品的损耗,有效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包括农产品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链运输配送和冷冻销售四个环节。

“低碳化”主要指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研发、制度创新、产业转型、能源开发、观念普及等多种手段,有效地实现经济运作过程当中的低碳化,尽可能地减少经济运作过程当中高碳能源的需求与消耗,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指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作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政策制度创新、规范冷链物流操作、冷链技术改进与新能源研发等手段,减少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能源消耗与CO2排放,在保证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真正地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实现低碳化的必要性

1.符合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

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低碳物流是基于此而提出的,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何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节能减排日渐得到重视。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普遍关注,各国农产品的贸易环境壁垒逐渐兴起,特别是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经造成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直接和间接损失达100亿美元左右。由此可见,低碳化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与机遇,农产品冷链物流实现低碳化是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2.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从供应源头至销售终端的流通过程中都需要有冷链技术的支撑,农产品的冷冻加工、冷藏运输、冷冻贮存,以及在农贸市场、超市的农产品包装和冷冻销售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增加CO2排放量,破坏生态环境。

有效地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从农产品的采摘、加工、仓储、运输、配送、消费等多个环节加强节能环保处理,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对能源的需求,减少CO2等气体的排放,保证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农产品价值,实现经济效益

通过对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投入物的控制来对农产品进行品质管理,能有效地提升农产品品质,实现绿色营销,规避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提高了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可以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提高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在保证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降低能源消耗,减少CO2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的社会价值。

4.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

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关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能源消耗、CO2的排放,以及冷链物流过程中各环节造成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等,重视物流产业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够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通过物流标准化、制度创新、技术研发、规范操作等,推动物流产业发展。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冷链技术和基础设施、设备水平相对落后,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偏低,成本较高,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能源浪费严重,CO2和废弃物排放量高,与我国推行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背道而驰(见下页表)。

四、冷链物流实现低碳化的对策研究

1.加强环保认知,宏观政策引导

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宏观问题,首先,我国需要加强政府、企业在冷链物流和低碳环保方面的认知程度,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的认识程度,真正地实现低碳环保观念全民普及;其次,我国需要审视农产品冷链物流政策法规的问题,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和低碳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农产品冷链物流向低碳化的方向发展,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再次,政府需要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操作体系,实现标准化,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参考标准,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的监管体系,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最后,运用低碳化的发展思路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整体的、集约化的规划设计,将低碳化真正落实到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各个环节当中,提升农产品低碳物流的经济发展效益,加强政府引导,大力宣传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利用现有优势和市场机会,稳步大力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突出我国农产品的低碳品牌优势,扩大农产品的出口。

2.优化冷链物流产业,激励企业升级

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中观问题,首先,需要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提高农产品低温加工的保鲜技术,确保农产品在流通过程的冷链技术的支持,为农产品的冷链流通创建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促进冷链物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次,应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小而散”的局面,政府要有相关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进行重组,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构建冷链物流园区,做到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推动农产品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最后,政府需要建立补偿激励机制,对实施低碳物流的企业采取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向低碳物流方向发展,走节能减排之路,调动企业采取低碳物流的积极性,淘汰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农产品企业。

3.规范冷链物流操作,发展低碳能源技术

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微观问题,首先,我国需要完善冷链物流操作,建立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操作体系,构建全国冷链物流系统网络,合理配置冷链物流设施和物流节点,构建冷链物流园区,优化冷链物流运输路线,真正地实现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能耗和CO2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其次,在冷链物流操作过程中,采用绿色化的包装,合理规划装卸搬运,提高运输工具的效率,减少不合理的现象发生,减少资源的浪费;最后,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能源结构,逐步建立低碳能源系统,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以建立高效畅通的农产品低碳物流。

五、结论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我国当前的一个重大项目,农产品在冷链流通过程当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创造经济价值,会增加能源需求,造成能耗和CO2排放的增多。我国应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低碳经济思想指导下,从宏观的国家政策引导、加强环保认知,中观的优化冷链物流行业、设立企业激励指标,微观的规范冷链物流操作、发展低碳能源技三个方面,在确保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质量的同时,降低冷链能源消耗,减少CO2排放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真正地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岳鑫.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J].中国经贸,2010,(12).

[2] 李燕红.低碳经济下物流企业发展前景初探[J].财经界,2010,(9).

[3] 李杨,韦恒.我国农产品低碳物流的问题与对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1,(6).

[4] 杨雨薇.国内外低碳物流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

[5] 尚娅,曹琼英,王玲玲.基于RFID的热点特色农产品低碳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

[6] 唐建荣,徐媛媛.基于低碳视角及CLPV理论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战略[J].经济产业,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