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

2015-11-02刘利连

艺海 2015年4期
关键词:全唐诗唐代美学

刘利连

[摘要]唐诗不仅是唐人对诗歌题材的一次拓展,更是唐人从审美角度对唐代筝乐文化的一种透视。这些诗歌艺术地表现或再现了唐代筝曲的演奏情况,给我们传达了听者的感受与感想,另外,在表现筝乐的艺术感染力和筝曲本身所蕴含的美学内涵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

[关键词]唐代 筝曲 《全唐诗》 美学

大唐时期国力强盛,在文化方面统治者豁达开明,采取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致使胡乐大量涌人,并直接影响了中原大地根深蒂固的汉乐,而以“清商乐”为主的汉乐,也吸收融化了胡乐,这种各民族之间音乐的大融合,终于创造了崭新的辉煌灿烂的燕乐。唐代燕乐的高度发展,使唐代乐坛涌现出浩翰似海的各式乐曲,它们包括了外来的胡夷之曲、传统的华夏之音以及夷夏之乐交融的乐曲,这些风格迥异的乐曲,为筝曲的创作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乐调源泉。

一、唐代筝曲的风格

在风格各异的唐代筝乐作品中,有在继承宫廷七部乐、九部乐的基础上增删编制的唐代宫廷作品;有含民间小曲因素的歌舞伴奏曲;有大型多段体的乐舞大曲等等。丰富多彩、不同类型的筝乐,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起着各种不同的社会作用。唐代的筝乐,从形成的历史渊源、风格韵味等各种构成因素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种风格:即继承传统而且具有鲜明的中原汉族特色的风格乐曲,这类乐曲大多为清商乐;展示疆域内外其他民族乐舞风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风格乐曲,这类乐曲大多为龟兹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和疆域内外各民族、各地区因素创造的新的风格乐曲,这类乐曲大多为燕乐。这三类风格乐曲之间常常互相渗透和交融。

《升天行》、《白芋歌》等继承了其先前音乐传统,具有较鲜明的中原汉族特色,即“汉风”筝曲,其中《升天行》是陈时就已流行的筝曲;《白芋歌》是流行于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六朝时成为筝曲。在具有“汉风”的筝乐作品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白芋歌》。唐代是龟兹音乐风靡的时代,筝虽是传统的汉民族乐器,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龟兹音乐的影响。在唐代筝独奏曲中,有很大一部份是龟兹风格的乐曲,即“胡风”乐曲,如《凉州》、《伊州》等等。《旧唐书·音乐志》中感叹道:“白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首,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唐风”是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和疆域内外各民族、各地区因素创造的新的作品。《春莺啭》就属这一类作品。白明达创作的《春莺啭》在中原极为流行,是龟兹乐风靡中原的代表作。

二、唐代筝曲及其美学意蕴

唐代的筝曲非常多,既有幽雅的旧曲,又有新制的佳音,其中有专为筝谱写的作品,也有根据唐代歌舞大曲的音乐改编而成的作品。本文主要以《全唐诗》中提到的具有代表性的筝曲来研究其美学意蕴。唐诗不仅是唐人对诗歌题材的一次拓展,更是唐人从审美角度对唐代筝乐文化的一种透视,这些诗歌艺术地表现或再现了唐代筝曲的演奏情况,给我们传达了听者的感受和感想,在表现筝乐的艺术感染力和筝曲本身所蕴含的美学内涵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特别是它以具体的自然声音、具体的实物形状、具体的典故以及诗人具体的思想感情来渲染诗情、传递深情、寓托真情的独特表现手法,尤为我们后人所瞩目。

1.《凉州》(《梁州》)。顾况的《李湖州孺人弹筝歌》(卷265):“武帝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此诗描写李湖州孺人用筝弹奏《梁州》大曲,而“凄情掩抑弦柱促”则表明了《梁州》曲调比较凄苦。由此可知,此曲在武帝时为法曲,音调比较激越,表现了演奏者和听者的思念、孤寂和忧伤之情。

《凉州》又名《凉州曲》、《凉州歌》、《梁州》、《新梁州》、《倚楼曲》等。据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凉州》是唐开元六年(718)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献,此曲东汉就有,当时为歌谣,逐渐发展成唐代大曲,曲名是根据地名而得,指的是今天的甘肃。而王胜明在《<梁州曲>乃<凉州曲>之误辩》一文中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发现:在中国诗歌史和音乐史上其实只有《凉州曲》而无《梁州曲》,《梁州曲》之名称实乃《凉州曲》之误。

2.《黄钟》《白纻》。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卷199):“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通过诗篇可得知《黄钟》《白纻》这两首筝曲极具感染力,非常伤感,含有依依不舍之情。

唐《教坊记》曲名有《黄钟》一曲,该诗篇也说明唐代该曲已是一首有名的筝曲。《白纻》,乐府舞曲歌辞名,《初学记》引《古今乐录》中说《白纻》是吴孙皓时作。《白芝》又名《白紵》、《白芋》、《白柱》、《香风辞》等,原为晋代宫廷采白江南的民间歌舞,晋以后把它加入到宫廷乐舞表演中,舞者所穿长袖舞衣为白紵所制,质如轻纱,因此得名。隋唐列入清商乐中,非常流行,不光是一首有名的舞曲歌辞,也是一首非常流行的古筝独奏曲。

3.《伊州》。温庭筠《弹筝人》(卷579):“……钿蝉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卷687吴融《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只如《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从以上诗篇可知,此曲在天宝年间己盛行,乐曲可能反映了国家太平、社会安定繁荣的景象,而到了晚唐时期,国家战争混乱,民不聊生,人们再来听这种曲子时,已今非昔比,所以“一曲《伊州》泪万行”。

据《乐府诗集》中记载,《伊州》本是大曲,后来改为筝独奏曲。伊州是唐代的地名,辖境相当于今天的新疆哈密县地区。《伊州》曲可能就是根据伊州地区的民间音乐所创作而成的乐曲。

4、《春莺啭》。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卷736):“玉纤挑落折冰声,散人秋空韵转清。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春莺啭》原为唐代舞曲。唐代《教坊记》云:“春莺啭。高宗晓声律,尝晨坐闻莺声,命乐人白明达写之,遂有此曲”,相传唐高宗李治(650-683年在位)清晨听到鸟鸣声,命龟兹乐工白明达依声作曲,并依曲编舞,配以伴唱,据《教坊记》载,筝在此乐曲中已能转调,并且能模仿鸟鸣声,后来还流传到了朝鲜和日本。《仁智要录》中的《春莺啭》是首大曲,由六段组成:1、游声,2、飒踏,3、入破.4、鸟声,5、急声,6、入破.前两段相当于唐大曲的“散序”和“中序”,后四段相当于唐大曲的“舞遍”,“中序”又名“歌头”,是以歌唱为主的歌舞部分。故叶栋老师将张祜的同名诗填入“飒踏”部分十分贴切。

5、《杨柳枝》。白居易的《杨柳枝二十韵》(卷455):“……绣履娇行缓,化筵笑上迟。身轻委回雪,罗薄透凝脂。笙引簧颇煖,筝催柱数移……”诗中对《杨柳枝》的歌舞做了形象的描述,而“筝催柱数移”也说明此曲调比较复杂,用筝演奏时需“移柱”。

此曲原为西晋、南朝流传下来的一首歌曲,后经白居易在旧曲基础上加工并制舞,使之令人耳目一新,从此盛传各地,风靡一时。唐代《教坊记》曲名有此曲,又名《柳枝》、《折杨柳》、《春杨柳》《柳枝辞》等。起源于民间小调,后归乐府近代曲。唐开元年间,白居易翻作新声并配上舞蹈,从而广为流行。

6、《想夫怜》。此曲产生于六朝,内容为抒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悲哀,人唐后是唐代筝手经常演奏的曲目,故有不少诗词言及,顾况的《李湖州儒人弹筝歌》(卷265):“……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白居易的《想夫怜》(卷458):“玉管朱弦莫急催,容听歌送十分杯。长爱夫怜第二句,请君重唱夕阳开”是白居易在听《想夫怜》这首乐曲时,觉得第二句尤为感动,要求歌者再唱一遍而作的诗。各种诗篇提到此曲,说明其在当时流传盛广,并且曲调比较感人。

唐《教坊记》曲名有此曲。宋《乐府诗集》云:“乐苑日:想夫怜,羽调曲也。”《想夫怜》又名《想夫恋》、《相府莲》,唐开元年间作,原是歌曲,后改为筝曲,曲调具有哀怨怜悯之情。

唐代筝乐的丰富和发展,促使很多的作曲家来为其谱曲,通过《全唐诗》能看到的唐代的筝曲就很多,包括独奏曲、合奏曲等。而唐代筝曲的弦式以及结构都与当今筝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赵毅老师的《古筝早期谱式与弦式流变脉络》一文通过研究比较就认为:当今仍流传的潮州筝乐的“二四谱”可能就是唐代十三弦筝谱式遗存于世的变体。通过比较,我们也能发现,潮州筝乐的“催拍”与唐曲的“蛇蜕皮”式的结构也非常相似,都是由慢板一中板一快板、由长一中一短进行的。

猜你喜欢

全唐诗唐代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纯白美学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妆”饰美学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