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翘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结膜炎43例

2015-10-31王健李长生黄玉琴吕艳丽

陕西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银翘散结膜炎眼部

王健李长生黄玉琴吕艳丽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南京 210028)



银翘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结膜炎43例

王健李长生黄玉琴吕艳丽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南京 210028)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84例(150眼)病毒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77眼)和对照组41例(73眼)。对照组局部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点眼,并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银翘散加减方治疗。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部症状和体征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眼部症状和体征积分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有明显的作用,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银翘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结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笔者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予银翘散加减联合抗病毒局部点眼,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采自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2013年3月~2014年9月门诊病毒性结膜炎患者,共84例(150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77只眼)和对照组41例(73只眼)。观察组43例(77只眼):男24例(43只眼),女19例(34只眼);年龄18~60岁,平均32.16±8.61岁;病程1~7d。对照组41例(73只眼):男23例(41只眼),女18例(32只眼);年龄18~62岁,平均33.98±9.60岁;病程1~7d。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天行赤眼”拟定。

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对照组局部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国药准字H20050406),1d4次,并发细菌感染者加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国药准字J20100046)滴眼,1d4次。观察组在给予以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银翘散加减方治疗。处方:金银花、连翘各15g,野菊花、牛蒡子、薄荷、柴胡、黄芩各6g,荆芥、防风、川芎、白芷、竹叶各5g,生甘草3g。若大便秘结者,加制大黄6g;若白睛红赤明显者,加赤芍、生地各10g;若黑睛星翳明显者,加木贼6g,蝉蜕5g。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煎液约200mL,分早、晚各1次温服。所有患者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建议患者禁食醇酒和刺激性食物。若患者提前治愈,可提前结束治疗。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外眼症状与体征轻重分级表”对眼部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级量化和积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天行赤眼”的疗效判定标准拟定。

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χ2=5.6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22,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眼(%)]

眼部症状和体征积分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改善眼部症状和体征积分方面,治疗前后比较 (P<0.01);观察组在改善眼部症状和体征积分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眼部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分,±s)

讨论病毒性结膜炎常见的病毒包括腺病毒(8型、19型、29型、37型)、70型肠道病毒、麻疹病毒、A24型柯萨奇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1]。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以局部给予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抑制病毒复制为主。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在售的抗病毒眼药水对病毒性结膜炎无确切疗效,且长期和反复使用抗病毒眼药水容易产生耐药性,致使治疗效果变差,部分角膜上皮下浸润难以吸收、持续时间延长,少数个别情况的角膜上皮下浸润可最终形成角膜瘢痕,导致视力下降,遗留下后遗症[2]。

中医认为病毒性结膜炎属“天行赤眼”范畴,属白睛疾病,白睛属眼部五轮学说中的气轮,内应于肺。《银海精微》曰: “天行赤眼者,谓天地流行毒气,能传染于人。”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疫疠之气,疫热伤络;或兼肺胃积热,内外合邪,肺金侵犯肝经,上攻于目而发病[3]。疾病初期、中期大多表现为实证、热证。故其治法以疏风清热为主、兼以清肝泻火。本中药治疗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配伍牛蒡子、薄荷以增强疏散风热之功、同时清利头目,配伍野菊花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柴胡、黄芩清肝经邪热,竹叶清热生津,方中小剂量荆芥、防风、白芷可以增加祛风散邪之功、透热外出,川芎性温升散,祛风止痛,能“上行头目”,引诸药直达病所,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清肝泻火之功。大便秘结者,加制大黄以泄热通便;白睛红赤明显者,加赤芍、生地以清热凉血退赤;黑睛星翳明显者,加木贼、蝉蜕以退翳明目。本中药方以银翘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银翘散出自我国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一书,主要针对温病初期的各种疾病,为治疗温病外感的基础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银翘散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等多重作用[4]。本研究观察组在服用中药的同时,还局部给予西医抗病毒眼药,发挥中西医协同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1] 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9-161.

[2] 夏丽坤,曹哲瑶,王磊,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3):464-466.

[3] 王永德.驱风散热饮治疗天行赤眼330例[J]. 陕西中医,2011,32(6):711-712.

[4] 闫素秋,郭扶平.银翘散的现代研究及应用[J].光明中医,2012,27(11):2337-2339.

(收稿2015-04-03;修回2015-05-29)

R777.3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5.09.046

主题词 结膜炎,病毒性/中西医结合疗法@银翘散

猜你喜欢

银翘散结膜炎眼部
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蒸发规律比较研究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银翘散加减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
银翘散泡浴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观察
Based on FP-Growth Algorithm to Excavate Medication Rul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or Radiation Esophagitis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春季过敏性结膜炎的防治战略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蒙医治疗结膜炎症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