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临床观察*

2015-10-31裴纪文

陕西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通脉静息西安市

裴纪文 职 瑾

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710021)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临床观察*

裴纪文职瑾△

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71002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用扩管、抗凝、调脂等治疗,并给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每日1次,连用15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医综合疗法:丹红注射液、通痹化瘀膏药局部外敷加全科治疗仪照射每日1次,连用15d,通脉活血汤内服3个月后,对患者静息痛及症状比较。结果:通脉活血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该疾病有很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治疗上有较高的风险性,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多年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经验,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做客观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法。

临床资料自2009~2014年西安市中医医院及西安市第五医院门诊及住院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证属寒凝血瘀者。治疗组: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65~85岁,平均71.6岁;发病时间0.5~3.5年,平均2.1年。对照组: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64~85岁,平均72.3岁;发病时间0.4~3.6年,平均1.98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合并症等方面均衡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诊断标准 遵照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ASO诊断及临床分期标准,有肢体发凉、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均经彩色多普勒肢体血流超声确诊。参照《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学》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者。

治疗方法 所以患者均采用2007年泛大西洋介入学会协议(TASC)更新的周围动脉疾病(PAD)的诊治共识,即TASCⅡ的PAD治疗指南常规用药:扩管、抗凝、调脂、稳定血糖等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每日1次,连用15d;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1g,每日1次,长期服用。对于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分别根据不同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同时伴有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0.9%氯化钠250~100mL静脉滴注,每日1 次,连用15d;通痹化瘀膏药(西安市第五医院内部制剂)局部外敷;全科治疗仪照射30min,每日1 次,连用10d;通脉活血汤(黄芪、桂枝、白芍、 木瓜、 秦艽、 威灵仙、 川芎、 川牛膝、 薏苡仁、 生甘草)内服,每日1剂,连用3个月。

疗效标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家委员会制定标准。

统计学方法观察指标测定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 17.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记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若统计计算结果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复发静息痛情况在3个月的治疗期内,治疗组共有10例复发静息,对照组共有43例复发静息痛,治疗组较对照组复发静息痛患者显著减少,治疗组静息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复发静息痛情况比较[n,(%)]

临床症状计分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计分均有显著下降,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显示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情况比较(分,±s)

讨论静息痛是本病主要症状,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有资料表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期间静息痛的发生率为89%[1]。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根据两组静息痛复发情况的比较,中医综合疗法可有效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静息痛的复发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证候多为寒凝血瘀,临床上寒凝血瘀的主要症状为患肢发凉、麻木、困重、酸胀较重,持续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局部皮肤温度下降,肤色正常或苍白、甚者可成紫绀色,通脉活血汤加味正是针对这一基本病机而制定的方药[2]。方中黄芪补气活血、桂枝温阳通痹,二药相伍使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留邪,祛瘀而不伤正;白芍养血和营、通痹,与桂枝合用而调营卫和表里;川芎和血行气、畅气血,与白芍相配能缓解血管痉挛,增加动脉供血;威灵仙、木瓜、秦艽、薏苡仁共奏通络止痛之功[3]。本课题的特点是采用了中医综合治疗,运用了中药的外用膏剂加上全科治疗仪的局部照射治疗,不但可以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药物的吸收,更重要的是与口服中药相互协同使其温通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更强,效果更快。中医综合疗法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作用是肯定的,疗效是确切的。

[1] 韩贵俊,张琳娜,高 畅,等. 延续护理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2(3):641-643.

[2] 陶树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经验总结[J].首都医药,2010,5(下):66.

[3] 吴修红,胡妮娜,李宝龙,等. 赤芍与白芍脐中穴给药的药理作用比较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4,12(5):784-786.

(收稿2015-03-22;修回2015-04-30)

R543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5.09.043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K01-147)

△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 710003)

主题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西医结合疗法@通脉活血汤

猜你喜欢

通脉静息西安市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与通脉颗粒的相容性
123的几种说法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首发抑郁症脑局部一致性静息态MRI对比研究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