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阳复脉汤治疗糖尿病肢冷症的疗效观察*

2015-10-31吴生元

陕西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复脉扶阳温阳

柳 尧 吴生元

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昆明 650021)



温阳复脉汤治疗糖尿病肢冷症的疗效观察*

柳尧吴生元△

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昆明 650021)

目的:通过观察自拟温阳复脉汤对糖尿病肢冷患者的疗效,探讨吴氏扶阳思想在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运用。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肢冷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在控制饮食和降糖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试验组给予自拟温阳复脉汤治疗,30d后比较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40%,试验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76.7%;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以扶阳思想为指导的温阳复脉汤对糖尿病肢冷症的疗效较好。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称其为“消渴”,病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神经亏损、五脏虚弱、情志不舒、饮食不节、精神刺激等。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会引起各组织的并发症,例如眼底病、肾脏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神经功能损伤、糖尿病足等。肢冷症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伤寒论》中将手足清冷称为“厥”[1]。根据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治疗肢厥、痹证的临床经验,结合本科室疾病的特点自拟 “温阳复脉汤”并运用于临床。本文通过观察温阳复脉汤对糖尿病肢冷症的疗效,探讨“扶阳学说”理论在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运用范畴。

临床资料选择60例糖尿病肢冷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5~58岁,男41例,女19例,糖尿病史为2~15年,空腹血糖为9.8~18.5mmol/L。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0∶10;平均年龄41.4±0.6岁;空腹血糖水平为12.5±1.2mmol/L。试验组:男女比例为21∶9;平均年龄40.9±0.7岁,空腹血糖水平为13.1±0.8mmol/L。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诊断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四肢指端至肘、膝关节清冷,有麻木、蚁行感;中医脉象沉缓,舌苔薄白,肾阳气虚。

排除标准肝功能、肾功能、心脏功能不健全,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有其他末端神经性病干扰判断者。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服用降糖西药,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对照组:甲钴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4740)治疗,500μg/d,3次/d。试验组:温阳复脉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后分早晚2次服用。治疗30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方药组成: 当归、制附子各20g,桂枝、赤芍、川芎、鸡血藤、丹参各15g,黄芪30g,细辛6g,通草10g,炙甘草 5g。煎服方法:在我院煨药房统一煎煮,制成200mL袋装中药(每剂加水 800 mL纳入附子先煎1h,后纳诸药;每剂煎取药液4袋,每袋约200mL)每日早晚餐前 30 min服用,每次200mL。

疗效标准痊愈:手脚麻木、清冷、沉重、疼痛感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手脚麻木、清冷、沉重、疼痛感明显减轻,不适感较治疗前好转;无效:四肢清冷,有麻木、蚁行感,沉重、疼痛感未见轻。总有效率=痊愈+显效。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录入SPSS 16.0处理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方差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经过30d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40%,试验组总有效率7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n(%)]

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患者用药第1天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试验组未发现用药不良反应。

讨论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作用敏感度缺陷导致的一类内分泌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2.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有5千多万,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病人数逐渐攀升,因此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一类疾病。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机体长期高血糖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眼底病、酮症酸中毒、肾损伤、感染、血管病变(如心肌炎、心律失常)、神经病变(肢体寒冷、麻木)、糖尿病足等[2]。

本文研究的糖尿病肢冷症本质上属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末梢神经病变,目前临床治疗这类疾病的西药包括:营养神经药物,作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关键辅料,促进神经的代谢更新;抗氧化药:通过抑制神经的氧化应激,促进神经的供血供氧;改善微循环药:扩张血管,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麻木、疼痛感。这些药物只是从症状上着手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本研究中试验组30例治疗30d后有10例痊愈,13例显效,总有效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对照组结合其他研究发现,西药治疗糖尿病肢冷症的疗效是有限的、不甚满意[3]。

糖尿病肢冷症属于“三阴寒症”,本研究以吴氏扶阳思想精髓为指导,自拟温阳复脉汤,辨证施治治疗糖尿病肢冷症。本科室自拟温阳复脉汤有温阳补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糖尿病肢冷症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都被称为“厥”,中医认为阳虚生寒,气机郁结,血行瘀滞,血脉不温,因此肢冷症多由阳气亏虚,气血无法运行至四肢末梢,而造成肢端麻木不仁,根据辨证施治原则,温阳补肾,温脉散寒,活血化瘀是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肢冷症[4]。我国中医明家吴佩衡对《伤寒论》、《黄帝内经》探究精深,学术思想重视人体阳气的作用,认为阳气乃立命之根本,临床数例危急重症遵循吴氏扶阳思想辨证施治,取得奇效。临床上,许多学者认为糖尿病肢冷症多见于血痹,温血则舒,因此主张运用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该症,多数研究证实,以“扶阳思想”为指导的温阳法可改善肾阳不足,舒缓四肢,改善肢端循环,从根本上改善肢冷症[5]。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服用的自拟温阳复脉汤是以“扶阳思想”为指导原则,结合患者个体差异,从根本上改善病情。吴佩衡先生乃温阳法之大家,是火神派的旗帜性人物,主张的“扶阳思想”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6]。本研究证实其在治疗糖尿病肢冷症安全有效。

[1] 张苏,李天虹,靳丽萍,等.温阳活血散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6):105-106.

[2] 乔玉秋, 纪志强, 戴淑香,等.温阳活血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5(5):463.

[3] 廖峻.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学报,2011,14(1):60-62.

[4] 于宏波, 孙凤平, 严石林,等.温阳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足肢冷症的理论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8):1580-1581.

[5] 严石林, 陆明, 丁维俊,等.温阳活血法对肾阳虚家系肢冷症的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2010,23(1):16-18.

[6] 张世有,张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 12(3): 67-69.

(收稿2015-05-07;修回2015-06-05)

R587.1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5.09.035

*云南省中医医院院级科研项目(2014FY011)

△云南省中医医院名医馆(昆明 650021)

主题词 糖尿病/中医药疗法肢冷症 @温阳复脉汤

猜你喜欢

复脉扶阳温阳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谈扶阳派唐农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胺碘酮联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从共振原理看扶阳理论的治病机理及其对血管性痴呆的解读
复脉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Cx43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