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分析

2015-10-31张世敏

陕西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舒血宁短暂性脑缺血

张世敏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急诊科(邢台 054000)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分析

张世敏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急诊科(邢台 054000)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 62 例 TIA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两组均治疗7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血管超声(TCD)指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1.9%、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痊愈率46.7%、总有效率76.7%;两组治疗后脑平均血流速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较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病突然,是颅内动脉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常迅速恢复正常,可反复发作,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24h,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灶。颈内动脉系统TIA临床表现:病变对侧发作性的肢体单瘫、偏瘫和面瘫,病变对侧单肢或偏身麻;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临床表现:常见眩晕、恶心和呕吐,大多数不伴有耳鸣。TIA是脑卒中可干预性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故早期诊断、有效治疗非常重要。本观察32例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 2010 年 5 月~2014 年 12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 例,颈内动脉系统TIA24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8例;男 20例,女 12 例;年龄 45~71岁,平均61.3±5.7岁;合并冠心病4例,糖尿病 8 例,高血压病12 例,高脂血症 9 例。对照组:30例,颈内动脉系统TIA23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7例;男 19 例,女 11 例;年龄44~70岁,平均60.6±6.4岁;冠心病4例,糖尿病7例,高血压病13 例,高脂血症 10 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作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路径》[1]诊断标准,均为发作频繁的患者,经影像学(CT或MRI)检查无责任病灶。

排除标准有药物过敏史者,有使用抗凝药物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病史,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者,如活动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脑血管意外,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严重高血压,先兆流产,入院前已口服足量抗凝药者。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晚1次口服;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100IU,1 次/12h皮下注射;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 次/d静脉滴注 , 7d 为 1 个疗程,据病人具体情况和伴随症状给予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增加心肌供血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等。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舒血宁注射液(国药准字Z11021351)20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 次/d静脉滴注 ,7d为1 个疗程。

疗效标准TIA从开始治疗至停止发作的持续时间、例数;脑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及出血性并发症等。痊愈:治疗 3 d 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1 个月内未复发;有效:治疗 3~7 d 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1 个月内未复发;无效:治疗 7 d 病情未完全控制,或进展为脑梗死。

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变化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脑平均血流速度比较±s)

不良反应治疗组4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瘀斑,对照组3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无出血性并发症发生。

讨论 TIA主要的病因、发病机制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或管腔狭窄基础上,当出现血压下降变化时,病变血管的血流减少,出现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症状,当血压回升后局部脑血流恢复正常,症状则消失。另外,血液成分的改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高凝状态等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都可能引起TIA。微栓塞:源自于颈部和颅内大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附壁血栓或心脏的微栓子脱落后,随血流流入脑中,可引起颅内相应动脉闭塞,产生临床症状。当微栓子崩解或向血管远端移动后,局部血流恢复,症状便消失。其他:颅内动脉炎、脑盗血综合症、脑血管痉挛或受压等也可引起TIA发作。TIA 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一次TIA后1个月内发生卒中的几率可达4%~8%,1年内可达12%~13%,5年内则可达24%~29%[2]。TIA一旦发展到脑卒中则治疗比较棘手,关键是预防,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可以使大多数TIA不发展成永久性卒中。目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TIA防治中的主要措施,阿司匹林是目前唯一被国内外指南推荐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3]。频发TIA者给予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作用强,且治疗同时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影响,皮下注射给药方便,使用安全,已在临床广泛应用[4]。我们观察,西医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探索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为TIA的治疗找出一条新的途径。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舒血宁)含有24%的黄酮苷和6%的萜烯。黄酮苷主要是山奈酚和皮素的葡萄糖鼠李糖苷,萜烯包括银杏内酯(3.1%)和白果内酯(2.9%)。现代药理研究阐明,本剂具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脑组织代谢,保护神经细胞,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5]。由此可见,舒血宁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对TIA的治疗能从多方面发挥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医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抑制血栓形成,从而明显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例继发出血,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较好的方案,值得广大医师临床应用。

[1]卫生部医政司.临床路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55.

[2] 吴 江,贾建平,崔丽英.神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5-156.

[3]黄 维,毕 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新进展 [J]. 中国卒中杂志,2014,9(10):875.

[4]赵 清.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59-60.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20.

(收稿2015-05-03;修回2015-06-01)

R743.31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5.09.004

主题词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中西医结合疗法@舒血宁注射液

猜你喜欢

舒血宁短暂性脑缺血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
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