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的应用研究

2015-10-31杨洋冯新玮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合作性考核成绩实训

杨洋,冯新玮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69)

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的应用研究

杨洋1,冯新玮2*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69)

目的探讨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高职护生121人分为对照组(60人)和实验组(6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训方法,实验组采用合作性学习模式。通过操作考核成绩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两种学习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操作考核成绩为(97.8±2.1)分,对照组的操作考核成绩为(96.7±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作性学习模式与传统实训模式相比,有利于提高合作能力、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及增强学习效果,但在增强自信心、提高沟通能力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但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实训课中实施合作性学习模式时应如何增强护生的自信心及沟通能力。

合作性学习;护生;临床实训

临床实训是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最后一站,它作为连接理论授课与临床实习的桥梁,是培养护生临床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在实训阶段使学习效果最大化以适应临床工作要求就成为目前护理教育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合作性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导性小组教学形式,即学生一起在合作性环境中实现教学目标,它可以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别人的学习[1]。目前,该学习模式已经在各个领域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2-5],但是它在高职护生实训阶段的应用效果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评价。

1 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2级护理高职生60名和2013级护理高职生61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级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训方法;将2013级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合作性学习模式。两组护生均为国家高考统一招生,除在临床实训阶段实施的教学模式不同外,其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数、教材使用方面均完全相同。两组护生的性别、年龄、实训前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2.1教学方法

2.1.1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训方法,即护生集中在一起,先由教师详细讲解操作细节并指导护生在操作中的正确要领,然后护生分组进行床边操作并向教师回示,再由教师向该组护生指导点评该护生操作的优点及不足。

2.1.2实验组采用合作性学习模式,主要体现在实训前准备、实训活动和实训后总结3个阶段。

(1)实训前准备:①将护生分组,每组6~8人,并推选一位组长。②由培训教师向小组成员讲解合作学习理论的内涵及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护生对合作学习理论的认识,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③实训课前,教师分发操作评分标准给每个小组,由组长组织组员共同讨论操作评分标准的制订目的、理论依据,根据讨论结果制订小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案。

(2)实训活动:①实训课开始时,教师详细讲解操作细节及注意事项,之后各小组护生分小组到床边操作。②一名组员操作时,组内的其他成员根据操作标准及评分方法认真核对,并将该护生操作中的错误及不规范处加以记录,向教师回示后,由教师点评,纠正错误,帮助护生提高操作技能,并共同对操作程序和操作细节进行探讨,保证护生的动作符合操作原则。要求护生相互讨论、指导和纠错,遇到困难和有意见分歧时求助于教师,在达到本次授课目标的同时逐步提高协作能力。③最后,由各组组长总结本次收获,向全体护生介绍本小组的操作方法与收获,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3)实训后总结:各小组成员共同总结,主要依据为课堂上小组成员的表现,重点写出操作的注意事项,组内成员之间共同分享。

2.2效果评价

2.2.1操作考核成绩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均按照操作考核标准逐个进行操作考试。为便于两组护生之间进行比较,均考核临床最常见的操作。操作考核标准为学院教研室经过多轮研讨修订而成,以百分制计分。

2.2.2自制测评问卷问卷由研究者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并经专家修改形成,用于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对实训阶段学习模式的认可程度,内容主要涉及自信心、合作能力、学习效果及学习主动性等内容。采用Likert 5级评分,非常同意计5分,非常不同意计1分,分值越高代表学生越认可本组所用的学习模式。该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93,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利用此问卷对两组护生进行无记名调查,共发出问卷121份,回收有效问卷12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s)进行统计学描述,两组之间的比较如果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3.1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P例数61 60 --成绩97.8±2.1 96.7±2.3 2.75 0.006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2两组护生对学习模式的评价得分(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对学习模式的评价得分(±s,分)

表2 两组护生对学习模式的评价得分(±s,分)

项目提高合作能力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自信心提高沟通能力实验组4.41±0.98 4.10±0.74 3.83±1.57 3.78±0.73 3.69±0.63 3.62±1.12 3.06±0.64 2.76±0.59对照组3.98±0.57 3.68±0.92 3.35±0.69 3.33±0.71 3.30±0.82 3.46±0.26 3.29±0.52 2.91±0.48 t P 2.94 2.77 2.17 3.44 2.94 1.08 1.04 1.53 0.003 0.006 0.031 0.000 0.003 0.283 0.302 0.128

4 讨论

4.1合作性学习模式的优点

合作性学习是在合作性环境中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此种教学法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现在已经成为主要的几种学习方式之一。一些研究显示,此方法在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环境、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6-7]。有一些学者认为,合作性学习模式的特征和优势适用于护理专业临床技能的教学,一些研究也对此种学习模式做出了肯定[8-11]。在合作性学习模式中,组内成员相互学习、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将单独学习转变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讨论和自检,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求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这种模式使护生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因此受到护生欢迎。

4.2合作性学习模式在临床实训课中的应用

临床实训作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最后一站,是护生走向临床工作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进行临床实训的目的就是要将学习效果最优化,做好课堂与临床的衔接。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护生的想法,对实训工作进行适当调整,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实训应有的作用。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生在临床实训中的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两组护生在对各自实训方法的评价上,实验组护生在提高合作能力、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及增强学习效果这5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传统的实训方法采取“师带徒”的模式,以教师讲解、护生模拟为主,护生存在依赖性,缺乏参与意识,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在实训中实施合作性学习模式,小组可以合理分工、相互支持、相互协作,为了完成学习目标,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培养了团队的协作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临床实训阶段,运用合作性学习模式的效果好,并且受到护生欢迎,值得在实训课中推广。

但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自信心、提高沟通能力3个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两组在增强自信心和提高沟通能力方面的得分均较低。对实验组护生而言,自信心不足可能与在小组学习时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指出操作护生的不足有关;沟通能力不高可能与和病人交流时有其他护生观摩,进而影响和病人的交流有关。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训方法,得分最低的也是这两方面。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已将沟通能力定为护理专业教育的核心能力之一,护生在进入临床后需要灵活应用沟通知识。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护生自信心的建立,并鼓励护生将一些沟通技巧应用于实训过程中。有研究显示,临床实训阶段护生的沟通存在一些问题[12],也有学者已经开始研究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13-14],还有研究探讨了多门课程如何在实训中加强内在联系[15]。这些均提示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在实训课中实施合作性学习时应如何提高护生的自信心及创建有利的沟通环境。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训中实施合作性学习模式,提高了护生的操作考核成绩,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合作能力、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及增强学习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在增强自信心、提高沟通能力方面不尽如人意。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护理临床实训中,可以推广合作性学习模式,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合作性学习中如何提高护生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这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1]王肇俊.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4):1013.

[2]刘云,常宗霞,杨桂华,等.合作性学习案例对护理专业学生解决问题与决策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3):197-200.

[3]曹爽,朱红,李益飞,等.合作性学习在网络化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4):392-394.

[4]刘玉.合作性学习在提高护生综合能力方面的探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46-147.

[5]赵坤,蔡伟萍,李俊凤,等.合作性学习模式在CCU护理带教中的实效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3):285-286.

[6]Tucker K,Wakefield A,Boggis C,et al.Learning together:Clinical skills teaching for medical and nursing students[J].Med Educ,2003,37(7):630-637.

[7]赵敏娜.美国高校三种典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子教育,2005(2):11-15.

[8]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9]邓岚,张蓉,张英,等.合作性学习在基础护理技能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1):111-113.

[10]刘红娟,薛梅,王文红.合作性学习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3,21(5):386-388.

[11]郭明贤,李烦繁,崔艳,等.合作性学习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43-644.

[12]朱瑞杰,朱会珍,甘自立,等.治疗性沟通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4,28(7C):2575-2576.

[13]陶莉.基于行动导向的沟通实训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3):105-106.

[14]李雪花,杨春芳.在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医学信息,2014,27(5):2.

[15]马国平,牟英君,张艳,等.护理学专业课程实训项目整合设计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3):377-378.

(*通讯作者:冯新玮)

G526.5

B

1671-1246(2015)20-0135-03

猜你喜欢

合作性考核成绩实训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