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籍分子生物学家张凌

2015-10-31林卫国

文史月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侨界

林卫国

张凌,祖籍山西省洪洞县龙马乡,1933年出生于南京,后随家人回山西生活。1946年毕业于太原克难小学,而后随家人赴京,就读于贝满女中。1952年高中毕业后,按照自己早已立下的志愿,报考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医科大学)。

张凌为何对医科情有独钟?原来,她的一家与“医药卫生”有着不解的缘分。她的父亲、叔叔和姑姑,都是齐鲁大学医学院的高材生。父亲张崇德曾留学美国,回国后担任过国民政府绥远省卫生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在齐鲁大学医学院任卫生系主任。叔叔张耀德是蜚声国际的麻风病研究专家,定居美国,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终身研究员。姑姑张贞德是北京玉泉医院的名大夫。姑父项伍也是医学专家,曾任北京玉泉医院院长。张凌从小受家庭熏陶,对医药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仰慕华陀、扁鹊、李时珍等古人,尊崇她的老一辈亲属,向往将来自己也成为杏林精英的一员,为世人解除病痛,为百姓排忧造福。

1956年,张凌从北京医学院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1959年获副博士学位。而后,分别在河南医学院和香港大学医学院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1975年,她获准与香港的家人团聚。1977年移居美国,1984年加入美国国籍。

在美国,张凌以中华巾帼所特有的韧性和刻苦精神,在这个高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国度里,奋力拼搏,开拓自己的事业。起初,她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肿瘤研究所当访问学者,从事致癌病毒基因克隆的研究。随后,进入坐落在华盛顿的美国百年老校霍华德大学化学系继续攻读博士后,从事人工血浆代用品的研究。1983年,美国军医大学欢迎和接纳了这位来自中国的女性专家,并为其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她从事致癌基因和终端转移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张凌用累累硕果,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自己作为东方女性所具有的智慧和才华。来自美军各军兵种学员佩服她,尊敬她;军医大学的同行们也频频投来赞赏的目光。每次校方向她颁发“杰出成就奖”证书时,台上台下响起的掌声,总是格外地热烈和持久。

1989年,美国医疗卫生界更高的科学殿堂——国家卫生研究院聘请张凌担任研究员,从事肝炎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英文简称NIH,隶属于美国国家卫生教育福利部,当时拥有14个研究所、4个研究中心、4个辅导部门和1个医学图书馆;拥有工作人员17400余名,其中4900名是医学博士、哲学博士或兽医博士,有10%拥有双重学位;每年研究经费达90亿美元。在这样的环境中,张凌以其出色的表现,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屡获嘉奖。碰巧的是,张凌的叔父张耀德先生,世界闻名的麻风病专家,也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员(而且是终身的研究员)。叔侄俩在同一个美国高级科学殿堂里占有一席之地并大显身手,这不仅是美国科学界的一段佳话,在美国侨界也传为美谈。张凌一直在这里工作到1997年退休。

张凌对科研事业专注执着,在从事致癌病毒基因克隆、人工血浆代用品、致癌基因和终端转移酶的分子生物学、肝炎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等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表现突出,成就卓著,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多次荣获“模范工作者”和“突出贡献奖”,其名字和事迹还被列入《美国妇女名人录》《亚洲名人录》和《世界名人录》。

在美国,张凌除了从事科研工作以外,还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竭尽所能,服务侨界,为同胞做的好事不胜枚举。她不计较个人得失,坚持做好事,施恩不图报。侨胞们有口皆碑,皆称她是“海外活雷锋”“冬夜里的一团火”,侨界还广泛流行一句话:“有困难,找张凌!”

张凌退休以后,积极参与华侨、华人社团活动,曾担任“美京华人活动中心”副会长、“美京华人各界科学家联谊会”副会长、“北京医科大学旅美校友会 ”(华盛顿特区)会长、博城中文学校教务长等职务。她乐意充当“义工”(志愿者),为华侨华人义务服务,深受侨界欢迎和爱戴。爱好写诗的张凌在退休时,曾作一首诗表明自己的心志:

看我们白发如霜,

依旧是赤子真情;

看我们皱纹密布,

未变那壮志雄心。

退休作为生命新起点,

来安排又一次光辉人生。

散发出潜在的能量,

让中华大地洒满温馨。

为了团结旅美华侨华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并加大为侨界服务的力度,张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带头发起成立华美社区服务网(由23个华人社团联合组成)、新移民辅导协会、蒙哥马利郡华裔家长联谊会、美京山西同乡会、北京医科大学旅美校友会(华盛顿特区),并参与一些社团的领导工作。另外,她还担任美京华人各界科学家联谊会副会长(第一届会长为任之恭教授)和美京华人活动中心副主任。在百忙当中,她还兼任博城中文学校的教务长,为华侨、华人的子女教授中文,努力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1996年,华盛顿地区的华人社团给张凌颁发“最佳服务奖”,以表彰她20多年来对华侨华人社会的义务贡献。美国华文报纸曾评论说:“在海外,常常听人说这一辈大陆人是时乖命蹇、迷失张惶的倒霉蛋。然而张凌和她的同行们却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这一辈华夏英才不仅有足够的雄心和能力重振自己,东山再起,而且能在世界文明进展中奠定一席立足之地,找回人间真情,重建美好温馨的人伦关系。”张凌还荣获过美国蒙哥马利郡的“成就途径奖”(Path of Achievement Award)。该奖项是1998年为表彰本郡对社区有突出贡献的老年居民而创设的。张凌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华裔人士。郡长邓肯亲自主持颁奖典礼,并与张凌合影。他发表讲话说:“美国和蒙哥马利郡之所以成为如此美好的国家和郡区,主要是因为一直有许多美好的人们在全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和社区做一些美好的事情。”他说:“蒙郡华裔人口与日倶增,张凌发现华人社区的老人在融入主流社会时,面临语言隔阂,便成立了常青社,服务社区,嘉惠社区,使老年人不再因语言和文化差异而被隔绝。”颁奖典礼同时还放映介绍张凌事迹的纪录片,展示她20余年如一日竭诚为社区服务的经历,并反映美京华人活动中心发展的足迹。《世界日报》对此事专门作了详细报道,并配发了照片。侨界有一位人士还专门赋诗一首赞颂她:

莫道异邦皆孤独,

张凌爱心暖妇孺。

排忧解难寻常事,

雪中送炭非特殊。

一声CHINA情意切,

百般恩怨付东流。

只为同胞家家乐,

甘受千辛与万苦!

张凌对于祖国和家乡,感情至深至真。她常说“故土难舍”。她于1984年加入美国籍,从法律上讲已经是美国人了,但她的胸腔里跳动的仍是一颗火热的中国心,神州大地上发生的一切仍时常让她魂牵梦绕。她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中国尽早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早日富强起来。

自1984年以来,张凌频频回国,举办各种形式的先进技术培训班,介绍分子生物学尖端技术及其在肝炎、肿瘤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多次组织中美科学家互访,开展科技交流;协助联系并亲自指导中国访问学者赴美进修;同时,还应聘担任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客座研究员、天津肝胆研究所高级顾问、河南医科大学名誉教授。为了培养更多的中国人才,她耗费了无数的精力和心血。为了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她慷慨解囊,资助洪洞县龙马乡赵村小学校舍的建设工程。

张凌退休后,曾在北京居住一段时间。她不是回国休闲旅游观光,而是回北京开展老年保健服务工作。她说:“为同龄人尽一份义务,实际上是享受一份助人快乐!”中国老龄协会聘请她担任顾问,并支持她创办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她还应邀到中央电视台担任嘉宾,讲授健身保健知识。于是,她又没日没夜地忙乎起来。笔者曾与洪洞县教育局的领导赴京看望她。我们看她接待一个又一个来访者,听她用洪洞话谈她“第二次出征”的活动规划,看到她精神充沛、热情洋溢的样子,衷心地赞美:“你真像个中国在职的社会工作者,哪一点像美国的退休老人呀!”她笑着说:“医生曾对我进行过测试,他们说我的心理年龄只有40岁呢。”

1998年清明节过后,三晋大地迎来了这位乡音未改的游子,洪洞“大槐树”的杰出后裔。张凌这次是应山西省教委、卫生厅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请,回山西考察和讲学的。在美国,她具体参与策划和实施一项意义深远的慈善公益事业——美国科技教育协会“认养中国乡村学校图书室”计划。这次她来山西的任务不轻:除举办关于分子生物学和老年健康保健方面的讲座以外,还要深入贫困山村,检查山西省56座学校被“认养”的图书室的情况,同时还要考察今年新申报的“认养”项目。她说:“目前,咱们山西农村发展教育困难还比较大,我要努力为家乡多争取一点外部世界的资助。”在崎岖不平的乡村小道上,吉普车在颠簸奔驰,同行的年轻人都感到困乏了,可她还是那么精神抖擞。她那清瘦纤小的身躯里竟蕴藏着如此大的能量,大家无不感到惊讶和钦佩。张凌那充沛的干劲、旺盛的热情以及一贯坚持做好事的善心,来源于她对华夏故土诚挚的爱和对炎黄同胞深厚的情。

猜你喜欢

侨界
盐城市最美侨界之星事迹报告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