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初期太和岭口会谈之“窑洞说”

2015-10-31马春生

文史月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太和阎锡山长官

马春生

太和岭口位于山西省代县境内,雁门山南麓,距雁门关仅10余公里,是雁门古道的隘口。它与雁门关一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得雁门而得中原,失雁门而失天下”之说,不难看出太和岭口极具重要的军事地位和战略价值。七七事变后,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御敌于晋省之外”,阎锡山于8月下旬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设在代县太和岭口村。这样,既可以坐阵指挥前线,及时了解战事变化,还可稳定军心,鼓舞前方将士奋勇杀敌的士气。

太和岭口行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最初设立的一个战区行营。有关抗战史料表明,当时第二战区许多重大军事行动和谋划,诸如“大同会战”“平型关战役”以及“忻口会战”“太原保卫战”等,都是在此决策和部署的。太和岭口行营旧址是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重要抗战遗址之一,是晋绥抗日、国共合作抗日的历史见证。它对于教育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热情,同时也为新形势下促进国共合作,乃至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曾设在代县太和岭口这一史实,已被史学界、理论界认可,不存在任何争议了。阎锡山在太和岭口期间,周恩来等中共代表曾与阎锡山进行过三次会谈,由此提升了太和岭口行营的历史地位与重要影响。但是,在我掌握的抗战史料中,在记述太和岭口行营及太和岭口会谈时,几乎都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设在太和岭口村的一个窑洞里,并言之确凿地说,周恩来等中共要人与阎锡山会谈均在窑洞里,即“窑洞说”。

如,由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出版发行的《代县志》就这样记载:“太和岭口土窑洞。窑洞位于太和岭口村东,分里间、外间。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这里曾设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总部,也就是阎锡山的前线指挥部。九月上旬,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从太原来到这里同阎锡山谈判,敦促其配合抗日。这次会谈,商讨成立了‘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扭转了山西局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抗日新高潮。窑洞保存完整。”

又如,由代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编纂,2009年5月远方出版社出版的《代县革命老区》第11页甚至把太和岭口这一窑洞的照片作为“太和岭口谈判旧址”,第258页所附照片把同一院落中的正房作为“太和岭口谈判旧址正房”。2010年6月邢生明先生编著的《代县文物古迹大全》第220页也有“周恩来同阎锡山谈判窑洞”的介绍:“周恩来同阎锡山谈判窑洞,位于代县城西北,太和岭口村东黄土崖下,距县城二十里。公元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一日,经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七七事变后,这里曾设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指挥部,也就是阎锡山的前线指挥部。……”。2015年正在编纂中的《代县志(送审稿)》同样在第六章“革命文物、遗址及烈士纪念地”中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旧址位于太和岭口村黄土崖下的窑洞里。”由于1981年8月21日,代县人民政府把太和岭口这一院落和窑洞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其他有关资料在介绍这一内容时,都照葫芦画瓢,按此记述下来。这似乎表明,太和岭口村的这个院落的正房就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旧址,窑洞就是当年周恩来与阎锡山会谈的地方。

出于对抗战史实的尊重和责任感,我对太和岭口这个“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旧址”及周恩来与阎锡山会谈的窑洞实地探访过多次,愈探访我的疑问愈增加,使我久久不能释怀:行营是流动的营盘,是一个前线作战指挥系统,而不是指某个机构。阎锡山住窑洞里,其他机构和人员住什么地方?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太和岭口行营有几百号人住太和岭口,安排最高领导阎锡山住窑洞,其他人员住好的民房,合适吗?堂堂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怎么就设在这样一个土窑洞里?是太和岭口村当时没有像样的房子吗?不是。这个窑洞里很小的一个土炕,怎能容纳下10多位高级官员召开会议或研究工作?肯定容不下。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是秘密设立的吗?不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是公开设立的,其行营在太和岭口驻扎了那么多的军队,不可能秘密。是担心不安全吗?也不是。1937年9月,日军并没有攻破雁门关、茹越口、平型关防线。阎锡山在太和岭口设战区行营时,日军还没有攻入山西,当时代县乃至雁门关一带有重兵驻扎,阎锡山在太和岭口是比较安全的,没有必要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住在窑洞里。是担心日军飞机轰炸吗?也不应该。太和岭口属于山区,日军飞机低空侦察是很危险的,而且太和岭口距日军北平机场很远,日军飞机超过作战半径来轰炸也是有很大风险的。以上疑问,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围绕着这些问题,我于今年6月13日下午,前往太和岭口村拜访了82岁的施科拴老人。当我问及阎锡山当年是否在崖底下的窑洞里办公时,施科拴老人摇着头说道:“当年阎锡山不在窑洞的那个院办公,也不在窑洞里办公,而是在通往窑洞院那个小巷口路北第一家吴玉瑚家那个院的东房办公。”当问到吴玉瑚院的情况时,施科拴老人说:“吴玉瑚已经90多岁了,最近几年就不在村里住,儿子把他接到大同去了。那个院现在没有人住,大门上锁已经好几年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和线索,我便托人设法与吴玉瑚老人联系。经过几番努力,终于联系上了吴玉瑚老人的儿子吴占华。

6月21日早晨,我与好友张全成、李斌、姚三秀相约,一起拜访了这位年过九旬的吴玉瑚老人。

当日上午,我们在大同市兴达园小区3号楼拜访了吴玉瑚老人,并受到吴占华的热情接待。吴玉瑚老人生于1923年10月10日(农历九月初一),小名谷柱,村里人称二圪蛋,现年92岁。老人身高1.82米,思维清晰、口齿清楚、腰板硬朗,虽然稍有点儿重听和驼背,但仍然能显示出当年的风采。简单的寒喧之后,我们表明来意,就进入了正题。

一说起抗战和老家太和岭口村的事来,老人就来了兴致。老人说:“1937年阎锡山在我家设行营时,我已经14岁了,对当时的情况亲眼目睹。”据老人介绍,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之所以选中他家作行营,是因为他家的东房在1936年刚盖好,不仅是新瓦房而且还没有住过人。他家不仅院子大,房子也多,从院门口的丁字巷一直到靠近东面的土崖的窑洞院,都是他家的房院。

据老人介绍,他的父亲吴锦琦兄弟三人,父亲排行老大,两个叔叔分别叫吴二毛和吴三毛。他父亲13岁就从太和岭口到大圐圙(乌兰巴托)走口外当伙计,见了世面,也有点小本钱。1920年山西省修建北干线太原至大同的公路时,阳明堡至广武这一段公路的段长姓王,是崞县(现原平市崞阳镇)人。吴锦琦当年就在这位王段长手下当领工,相当于现在的工程项目负责人,通过修建公路赚了一些钱,后来又与村里其他3人合伙开了一个名叫“太和泉”的酒缸坊,也赚了一些钱。就这样,吴锦琦于1936年在村里的宅院内盖了5间面西坐东的瓦房(3间主房2间耳房)。他家的院1亩左右,有正房6间、南房4间、西房3间、东房5间。其中,正房主房3间、偏房3间。

老人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在我家驻扎时,我家的人没有离开院里,全家住正房靠西的3间偏房。阎锡山在东房办公,他召开重要会议、商议重大问题都是在东房。刘绍庭住正房,王靖国住南房。”当我问及他家院东面那一个小院内的窑洞当年谁住时,老人说:“有窑洞的那个院当年分给了我三叔吴三毛。当年,阎锡山白天在我家东房办公,晚上到我三叔院的正房休息。那个窑洞是防空洞,阎锡山遇到飞机轰炸或其他特殊情况,才到窑洞里,平时里面没有人住。窑洞一开始是我三叔挖的,阎锡山来以前,当兵的又进行了修建,还修了很长的暗洞,暗洞通到村外头。”老人还说:“周恩来到太和岭口与阎锡山会谈时,住在我家房后吴喜官院的正房。周恩来与阎锡山会谈也是在我家的东房。当年郭副官住我家南房。郭副官不喜欢吃食堂的馒头,喜欢吃我娘做的馒头,就让勤务兵从食堂拿了一袋白面,让我娘给他做。”

这么说来,老人这个院,当年应当是实实在在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的核心机构所在地。具体来讲,吴锦琦家的东房就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指挥所,即行营大帐。老人越说越有兴致:“我那个时候已经在村里念完了私塾,正在太和岭口村南的段村读完小,住在我家的副官刘绍庭看见我识字,有点文化,可能有带我走的意思,就试着叫我写一篇文章。我写了一段交给他。他看后可能觉得我写得不行,就用手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还小,以后长大再带你吧。”

由于老人年事已高,我担心心情激动影响他健康,建议他休息一下再讲,但老人摆手表示没有关系,他的儿子吴占华也点头同意老人的意见。老人接着说:“当年,阎锡山警卫营营部在姚眉存的院里头。姚眉存的院在我家院的南面,当时他家有3间正房。我家对门的大南院是(吴丁巳的院)秘书处和大食堂,当年是上下两进的好房院。吴全全院是无线电大队。吴考官院(在吴喜官院的北面)是通讯处,当年有3间西房,还有几孔窑洞。张培梅住吴银海家。孙楚住我外父(代县方言,岳父的意思)田先和家。50年代初,我三叔吴三毛把现在有窑洞的那个房院卖给了村里的吴锦祥(小名吴三拐)。”我们和老人交谈期间,吴占华还根据其父亲的讲述和他本人了解的情况,绘制了一幅“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太和岭口行营旧址草图”。

老人说:“阎锡山在我村住时,警卫营把东村加强了警戒,西村和顾家庄的人也不能随便到东村走动。只有我们东村的人可以随便串门、走动。东村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外地人根本进不了东村,就是军队上的一般人也不可能接近阎锡山。阎锡山有时穿军装,有时穿便装。将领们见了阎锡山都要立正敬礼,但见了其他军官并不敬礼。周恩来我没有见过,但见过周恩来的警卫,是穿着黄军装,挺精干的。张培梅比较和气,穿着灰色斗篷,见了人都要打招呼,有时还跟我爹说笑。”

老人说,阎锡山行营的大灶设在他家对面的大南院,阎锡山的小灶设在他三叔吴三毛(现在有窑洞的那个院)院南头的那个院。厨师做好饭后,由村里的吴玉喜两口子负责把饭送到阎锡山住的院门口,再由勤务兵负责端进去。阎锡山吃不完的饭菜就让吴玉喜两口子吃了。吴玉喜两口子差不多每顿饭都能改善生活,过了不长时间就吃得白胖白胖的,村里人见了都眼红。老人接着说,他也沾过光,有时和东村的小孩到大南院的厨房帮助扫地、拣菜等,当兵的就留下给他们吃馒头和烩菜。西村和顾家庄的娃娃们知道了,也想来帮厨吃好的,当兵的也让他们一起来帮忙,自然也吃上了白面馒头。

老人还说:“阎锡山的部队在1937年农历五月初就住到我家了,一直到过了八月十五以后才走,总共住了三个多月。阎锡山的行营撤走时,他们的东西基本上都拿走了,只留下几个小板凳和炕上的席子。日本人来到我村,听说我家的东房就是前一段时间阎锡山的行营后,就把东房浇上汽油烧了。”

现在,吴玉瑚老人的这个院落比当年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驻扎时大了一些(过去约1亩,现在约1.7亩),新房也盖了两处。这是上世纪80年代吴玉瑚老人买下邻居的旧房扩建的。1986年吴玉瑚老人在过去正房的后面新盖了7间瓦房,1987年吴玉瑚的小儿子在过去东房的后面新盖了3间正房。现在吴玉瑚老人的院落除了被日军烧毁的东房没有恢复重建外,当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曾占用过的3间正房和3间南房以及大门还保留完整。这是一个长方形的院落,东西长,南北短。被日军烧毁后的东房还保留着靠南1间破烂不堪的耳房,似乎还有当年火烧、烟熏的痕迹。它们在默默地讲述着抗战的故事,讲述着周恩来与阎锡山会谈的故事。

看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太和岭口行营及周恩来与阎锡山会谈的具体地点该正本清源,还本来面目了。也许有人认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及周恩来与阎锡山会谈的地点,已经“载入史册”形成“定论”了,反正就在太和岭口东村的窑洞附近,是张家还是李家,是房内还是窑洞意义不是很大了,没有必要再深挖细究。但笔者以为,考证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行营及周恩来与阎锡山会谈旧址,还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对抗战历史的尊重,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具体行动。

猜你喜欢

太和阎锡山长官
这条规矩阎锡山坚守了38年
太和三足石砚及古砚演变简析
论张载的宇宙本体论及其成因
“匪首”阎锡山
“匪首”阎锡山
“匪首”阎锡山
脑筋转个弯
数学问题与解答
唯一的关心者
来不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