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约化猪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2015-10-31莫仕定

猪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况胚胎猪场

刁 程,李 莉,莫仕定

(1.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2.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呈贡 650500)

集约化猪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刁 程1,李 莉2,莫仕定1

(1.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2.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呈贡 650500)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排卵数多少、妊娠是否成功、胚胎的生长发育、产仔数量、初生重、仔猪成活率等问题[1];然而这些问题都与哺乳仔猪健康与否、断奶后母猪发情率、母猪使用年限等有关联;因此规模化猪场应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为了提高生产管理,应从妊娠母猪的营养调控、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控等方面着手,加强妊娠母猪的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成绩。

1 妊娠母猪的营养调控

1.1营养水平及饲喂量

妊娠母猪从日粮中获得的营养物质,首先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然后再供给本身的需要,并为哺乳贮备部分营养物质[2]。因此,充足的营养物质是保证母猪和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故生产中除供给母猪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外,还应保证满足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母猪在怀孕期间,应保持不肥不瘦中等偏上的体况;如果母猪过肥,不仅浪费饲料,增加猪场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还使腹腔内脂肪组织积累过多,从而增加子宫负担,影响子宫内胚胎的发育,产出弱小仔猪,也容易造难产,产后也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泌乳不足等不良后果。过瘦的母猪因营养不足,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而产弱小仔猪,同时,因怀孕期间母猪体增重少,体内没有足够的营养储备,造成泌乳不足,影响哺乳小猪的生长发育,母猪则因过度消耗体储而严重消瘦,影响离乳后的正常发情和配种。因此,妊娠母猪采用适度限制饲养,但是妊娠母猪的具体饲料喂量,更重要是要根据母猪的体况和全价混合料的营养浓度来决定饲喂量。母猪各阶段饲喂量可参考表1。

表1 妊娠母猪参考的每日饲喂量

1.2饲养方式

1.2.1抓两头顾中间

这种方式用于断奶后身体比较瘦弱的经产母猪。由于在上胎次中体能消耗大,在新的怀孕初期就应加强营养,使体质恢复到一定水平。具体做法是:在配种前10 d到配种后20 d的一个月时间内,提高营养水平,日平均给料量在妊娠前期饲养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5%~20%,有利于体况恢复和受精卵着床;体况恢复后改为妊娠中期一般饲粮;妊娠80 d后,再次提高营养水平,即日平均给料量在妊娠前期喂量的基础上增加25%~30%,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高→低→高”的饲养方式[3]。

1.2.2步步高

这种方式是随妊娠母猪妊娠日龄的增加而提高饲养水平。到产前一个月时饲养水平达到最高峰;这种饲养方式多用于初产母猪,因为初产母猪本身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要量大;这样才能满足母猪本身和胎儿的营养[4]。

1.2.3前低、后高

这种方式适用于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但把母猪妊娠期分为前期和后期;妊娠后的前80 d称为前期,80 d后称为后期[4]。一般妊娠前期(妊娠后的前80 d)日喂全价料2~2.6 kg,主要满足胎儿和母体的营养需要。妊娠后期(81~110 d)日喂量增至2.5~3.5 kg,保证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分娩前3~5 d,母猪虽然采食量很好,但需要减少每天的饲喂量,最好每天添料4~5次,应饲喂易消化的饲料,有助于减少肠内粪便,有利于分娩。

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2.1查情

空怀猪不仅浪费饲料,而且还打乱产仔及猪群周转计划。所以在配种后18~23 d、36~42 d时每天坚持赶公猪进行1~2次返情检查。在正常情况下,配种后21 d,妊娠母猪表现为:不再发情、疲倦贪睡不想动、性情温顺动作稳、食量增加长膘快、阴门紧缩等行为[5]。对配种后25~30 d的妊娠母猪进行B超诊断,确认其是否怀孕。

2.2定期测量

为了更好的加强妊娠母猪的管理,配种后定期对后备妊娠母猪的背膘测量,通过背膘厚度的变化(见表2),及时调整每天的饲喂量;一般理想的P2点背膘厚度为18~22 mm。

2.3环境控制

妊娠舍应保持环境温度17~20 ℃,相对湿度60%~80%,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母猪造成危害,相对湿度过大易引起前中期母猪流产和返情。舍内空气流速要求春、秋、冬季为0.2~0.4 m/s,夏季0.4~1.0 m/s;空气新鲜度NH3≤10 mg/L,H2S≤ 7 mg/L,CO2≤1 500 mg/L。

2.4减少应激

在配种后9~13 d是胚胎着床期,该期内胚胎的死亡率为20%~45%,如果在此阶段母猪受到较大的外界干扰刺激,会使子宫内的安静状态受到破坏,将影响胚胎的附植,引起部分胚胎着床失败或死亡,影响产仔数。此外,在整个妊娠过程中都应当减少对母猪的刺激,避免母猪过于受惊而引起流产。

2.5药物保健

妊娠期内对母猪进行一个疗程的药物保健,提高体质,增强免疫力,适当使用小苏打或者青饲料,防止便秘;怀孕85~92 d阶段适当进行健胃、保健;可选用大黄苏打散、穿心莲等药物。

2.6驱虫及杀虫

寄生虫不但影响猪群的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而且妨碍胎儿健康生长以及传播疾病;因此应对猪场进行驱虫杀虫工作;每年应定期驱虫。驱虫参考程序见表3;选择药物时认真阅读用药说明,了解药物有效含量、推荐量,最好选择对成虫和虫卵均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3 妊娠母猪的疾病防控

3.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在养猪的过程中,应做好圈舍的清洁、消毒和卫生防疫工作,这是防止子宫炎和其他疾病传播的有效措施。若使用的是限位栏饲喂,每天喂猪前,要放掉料槽里的水且清扫干;每次喂完料以后,应放水把料槽冲洗干净,保证母猪有充足清洁卫生的饮水。对圈舍进行消毒时,应带猪消毒,但是浓度不宜过大,一定要按参考比例配制消毒液。若天气良好,消毒频率最好每周2次,当怀疑有传染病时隔日消毒。消毒药要定期更换,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不要长期使用1种消毒药,最好每月更换一次消毒药。

3.2做好防疫免疫工作

应根据免疫程序,做好基础(妊娠)母猪产前产后的免疫接种工作,可使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获得抗体保护,同时也可使哺乳仔猪获得高水平抗体的初乳。

表2 P2点背膘测定时间及标准

表3 基础(妊娠)母猪驱虫参考程序(参考表样)

4 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妊娠母猪在产前5~7 d应转圈到产房,但产房内要求温暖干燥,湿度保持在65%~75%,舒适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保持在22~23 ℃[6]。进入产房之前要对母猪进行冲洗,特别是乳房及外阴部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冲洗猪体时要用温水,温水里加入一定量的卫可消毒剂,这样不仅清洗了猪体,还对猪体进行消毒;清洗过程中,不可用凉水冲洗,以免造成母猪感冒而不食,泌乳力下降,分娩不顺利;产前3~5 d开始减少饲喂量,逐渐减到妊娠期饲养水平的1/2或1/3[7]。

规模化猪场的妊娠母猪饲养管理难度较大,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加强妊娠母猪营养调控、饲养管理、疾病防控、产前准备工作等方面管理,从而提高妊娠母猪的生产效率。还要不断总结饲养管理经验,实现妊娠母猪健康生产,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1] 丁卫民,孙俊峰.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0 (6):110-113.

[2] 王震,谈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J].中国畜禽种业,2008(12):43-44.

[3] 李吉祥,乐敬.基础母猪的饲养管理[J].中国畜禽种业,2009 (10):76-77.

[4] 刘国信,市场低迷期如何养好用好繁殖母猪[J].中国猪业,2009 (4):25-27.

[5] 唐永华,农户育肥仔猪繁育配套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 (11):47-48.

[6] 李美玉,冬季猪场栏舍管理学问多[J].猪业科学,2011,28(1):107.

[7] 杨英华,冬季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及要点[J].猪业科学,2011,28(1):106-107.

2015-04-26)

猜你喜欢

体况胚胎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怀孕母猪如何饲喂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奶牛分娩前体况对泌乳量、脂代谢及氧化状态的影响
根据体况改变日粮饲喂量对妊娠期母竹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