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梦想奋进三十年 筑梦未来开启新征程
——记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成立

2015-10-31本刊编辑

猪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养猪业工厂化分会

本刊编辑/冯 娜

凝聚梦想奋进三十年 筑梦未来开启新征程
——记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成立

本刊编辑/冯 娜

题记:每一个组织的发展都有自己的步履和时代的烙印,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养猪业从千家万户的散养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她也与这一发展历程共同成长。随着现代养猪业在中国大地上的快步发展,把养猪人带入了崭新的变革时代中。在变革中,协会领导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促进行业发展的科技中坚力量,必须要顺应发展趋势,立志于更高的视野和更高的平台。于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迎来了升级,从三级协会华丽转身为二级分会,肩负着引领行业未来发展历史使命的“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下简称“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应运而生。

承载梦想的华丽转身,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成立

在历史中,每一个关键的时刻都影响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原来故事与时间的河流是连成线的,浩瀚的历史网络,罗织成世界的每一个今天。2014年10月20日,对于中国养猪业来说就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农机学会正式下发了批准“机械化养猪协会”申请成立“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的批复函(学会组字【2014】23号)。接到批复函,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便开始了。

2014年12月5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会议由原机械化养猪协会理事长陈健雄主持。上海祥欣总裁严国祥、中山白石猪场副总经理杨玉坚、广东腾骏药业董事长黄剑华、杭州大观山总经理马正延、河南诸美集团副总经理吕晓辉、上海奉贤疫病防控中心主任卫秀余、清远八蚨董事长麦露等资深会员出席了第一次筹备会。筹备会上,参会代表共同回顾了机械化养猪协会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国农机学会最活跃的三级学组,也是国内第一个规模化养猪行业的民间组织,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1次筹备工作会议确定了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未来的工作目标、商议通过了组建新一届委员会的原则等工作。

图1 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成立预备会议大家积极献策 

第2次筹备会议于2015年6月15日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选举办法确定了第一届委员会提名名单,通过了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成立大会暨第1届委员大会召开的方案。在筹备过程中,学会秘书处、腾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清远八蚨生物有限公司,纷纷抽调人员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当中,为成立大会的顺利召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成立大会于2015年11月18-20日在广东清远召开,同期举办环保工程高层论坛。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领导出席成立大会并宣读中国农机学会关于成立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成立的批复。来自全国的畜牧场规划设计、现代化养猪企业、环境工程等300多会员共同参与完成选举。大会通过不记名表决方式在候选人中等额选举产生第1届委员会委员。第1届委员会候选委员共78人,大会推举深圳比利美英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李职总裁为第1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选举严国祥、李铁明、孙德林、林印孙、黄剑华、麦露等22人为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由张荣波担任;副秘书长由杨玉坚、吕晓辉、曾丽琼担任;聘任陈健雄(原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理事长)为名誉主任委员。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构成,养猪企业占57.7%,养猪设备、饲料、兽药占23.1%,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占12.8%,信息化领域占6.4%,充分体现了委员会组成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图2 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成立大会开幕式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从无到有的奋斗历程

有些事,你对它了解的越多就越会肃然起敬,越值得信赖。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成立的同时,也让人又一次认识了她的前身“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的发展历程。全国机械化养猪协会成立于1980年,是在中国农机学会畜牧机械分会内开展活动的一个全国性的民间学术团体,以促进我国现代化养猪为宗旨,以工厂化、机械化养猪为重点。当时因为会员单位以大猪场为主要发展对象,被称为“大猪场协会”。20世纪80年代,规模化养猪在中国刚刚兴起,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还不多。那时候国内年产3 000头以上规模的商品猪场,较有名的大猪场都是团体会员。

风雨无阻,奋斗不止的早期发展(1980-1991)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兴起建机械化猪场的热潮,但随即由于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还不具备,以及生猪价格体系不合理,猪粮比价低,全国约20个建成投产的机械化猪场陆续转产、停产,能够坚持下来的只有10个左右。在这机械化养猪事业濒临破产的时候,以朱尚雄(广州白云机械化猪场高级兽医师)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在业内串联,逆风行事,于1980年在广州举行集会,成立了全国机械化养猪协会。团结全国工厂化养猪工作者,推进工厂化、机械化养猪工作。接着,于1983年在深圳举行第3届年会时正式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朱尚雄任理事长,协会总部依托广州白云机械化猪场。协会于1985年1月申请加入中国农业机械学会,1985年2月被批准入会,正名为机械化养猪协会,在其畜牧机械委员会属下开展工作。1980年12月-1990年12月是协会创业期(含两届理事会),这个阶段主要工作进展与特色是:1)自力更生,自筹经费,勤俭办会,被学界和业界誉为小会办了大事。早在1982年12月就在广东四会下布联营畜牧场由该场出资举办中南区机械化养猪生产经验交流会,开创了学术团体不用国家拨款举办活动的先例,为国内农牧团体解决了因无经费难以开展专业活动的困扰。2)对外交流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前,涉外事务禁区繁多,学界和业界瞻前顾后,束手束脚,失去许多对外交流的良机。协会率先发扬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大前提下,善抓机遇,大胆广交世界各国同行,平等互惠合作,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世纪80年初,香港还未回归祖国时,协会就与一些香港同行结下深厚友谊,而香港素有国际大都市对外交流的优越地位,通过香港同行广交天下朋友,真是得天独厚。另外,还通过香港同行引荐,最早与台湾业界结交,频密开展交流合作。台湾《现代养猪》杂志社李陵芳社长早在1988年就应该会邀请到广州与理事长会谈并考察了广东3个工厂化猪场。接着于1990年组织和接待了台湾第1个大陆养猪考察团。3)发挥经济特区和沿海工厂化养猪的优势,特别是深圳特区,依靠他们先行一步的威力,强化该会推动工厂化养猪的实力。4)积极开展支边工作,协会先后组团到黑龙江、新疆、云南、贵州各省区组织学术报告会与经验交流会,大力推介工厂化养猪成套工艺、技术、装备。5)实行以畜牧与农机为核心的多学科合作,把畜牧、兽医、机电工程、饲料营养和经营管理各专业、团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各自优势,把我国养猪业提升到新的水平。6)重视理论提升和总结经验。出版《猪场快报》深受欢迎,学者誉为小刊办大事,同时还出版了《防疫简报》、《国外工厂化养猪文摘》。7)朱尚雄理事长和依托单位换班前充分考虑到创业期建立在广东的雄厚基础,特建立南方办事处,继续运用广东优越条件,帮助后届顺利接好班。

图3 1983年6月第一届理事会(广州)

图4 1988年11月台湾“现代养猪”杂志社长李陵芳、香港养猪代表林子伦等访问协会(广州)

图5 机械化养猪协会全国发行的内部报刊及专著论文集

稳扎稳打,运筹帷幄的发展中期(1991-2002)

1991年4月第3届理事会在广州成立,祖占祥(辽宁马三家机械化养猪场场长)任理事长,总部依托在马三家机械化养猪场。为了充分利用创业期在南方建立的雄厚基础和南方较优越的条件,协会特建立南方办事处,李焕烈(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协会副秘书长)任南方办事处主任,南方办事处依托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这种组织结构持续了三届直到2002年。这一时期协会工作的主要特点是:1)协会总部北移后,改变了以往协会工作以南方为主的局面,转而由总部及南方办事处一起在全国开展工作,北方的活动大大加强,协会组织得到较大的发展,会员从1991年的130多个,发展到2002年的240多个,遍布全国24个省市。2)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暨学术报告会,在1993年的学术报告中,首次进行学术论文评选,并出版首部《工厂化养猪经验论文集》。同时还利用年会组织代表团赴东南亚和朝鲜各国考察学习,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3)南方办事处发挥了重要作用,除继续编辑出版《猪场快报》、《防疫简报》和《国外工厂化养猪文摘》外,还利用协会培训中心和兽医防疫中心多次举办工厂化猪场兽医防疫学术报告,工厂化猪场经验交流会和技术培训等活动。先后组织了《中国工厂化养猪》等5部专著和3部工厂化猪场兽医学术报告资料汇编、出版发行等工作,对推进20世纪90年代我国工厂化养猪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4)成功举办协会20周年的庆祝活动,来自全国26个省市268个单位的418名代表参加了大会,被代表们认为是协会20年来规模最大、最隆重、最热烈的一次活动,大大增强了协会的影响力。

图6 1999年年会及20周年纪念大会(上海)

凝聚梦想,谱写新篇的后期(2002-2014)

2002年11月第6届理事会在广州成立,陈健雄(原广东中山白石猪场场长,博士,研究员)任理事长,总部依托在中山白石猪场,秘书处设在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李焕烈任秘书长。陈健雄理事长年轻有为,决心为协会工作开创一个新局面,新一届理事会做了许多创新的工作,主要有:2003年将过去的《猪场快报》改版为《猪场新快报》,每月一期,业内评价从内容到印制在国内同类小报中是最好的,大大提高了协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3年新办《现代化养猪杂志》,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被同行称为实战性杂志;2005年创办“现代化养猪信息网”,内容丰富,版面更新快,点击率高;2006年开始在全国各地设立信息联络员,每月两次通过手机短信向全国会员通告全国各地生猪、玉米和豆粕等市场信息;2007年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联合举办“中国改革开放养猪3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表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对我国养猪的快速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该协会许多单位和个人分别获得各项殊荣;2008年9月协会代表团赴法国参观“欧洲联盟2008国际畜牧展览会”和养猪场;2010年组织了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的筹备工作,评选了“全国机械化养猪30年的明星企业”34家,“全国机械化养猪30年功臣”30人;协会会员得到较大发展,从早期的几十个,中期的200多个,到2010年的400多个,同时协会还通过赠送《猪场新快报》等内部资料,联系着全国近万个同行,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空前高涨;积极加强与上级领导的联系,自2003年开始,每年都派秘书长参加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畜牧机械分会的工作会议,年年做好工作总结,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协会活动情况和存在困难,加强与上级和各专业分会、各省市农机学会的交流及联系,协会每年的年会和学术报告会邀请总部和畜牧机械分会的领导参加。

图7 2008年9月协会代表团赴法国参观“欧洲联盟008国际畜牧展览会”和养猪场

图8 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成立大会合影

悠悠岁月铭记38年不朽的功绩

38年艰苦创业,38年的奋斗拼搏,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最初的奠基者、耕耘的开拓者们为分会奠定了彪炳史册的功绩。从“机械化养猪协会”到“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从三级协会到二级分会的跨越是38年稳中求进、厚积薄发的不断积累。发展既秉承继承发展,又不墨守成规,在发展思路上、服务内容上、活动形式上、活动载体上不断创新,是与之共同发展的所有会员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晶。

三十而立筑梦未来,矢志打造长青基业

三十而立,寓意着奋斗和进取,也象征着成熟与收获。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辉煌起点。成就只代表过去,未来更需要脚踏实地。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呈现出新常态格局,这势必影响到所有行业和产业,养猪业也不能置身度外。新常态下的养猪业需要应对各种挑战。为此,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主任委员李职对工程分会未来工作作出如下部署:指出养猪企业未来面临问题是养猪劳动力缺乏,而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就是实现猪场机械化、设备化、现代化;目前已步入养猪G4时代,效率至上,提高猪场生产水平是重点,故工程分会未来将在提高养猪生产效率方面展开更多学术交流;此外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环保问题,环境和谐是工程分会需要研究,传播和普及的问题,所以养猪工程分会的成立是养猪业发展的需要。养猪业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管理、营养、兽医、卫生保健问题,学会今后的工作就是怎样推动行业进步,但仅靠我们养猪工程分会来推动养猪行业的发展,力量是有限的,还需依靠我们的上级学会,依靠在农业机械化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机关与院校来推动这个行业发展,同时在猪场管理上和兽医卫生方面,我们要更好跟养猪的行业学会更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这个平台为养猪人服务,吸纳养猪人,未来分工会更细,旨在走出养猪业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我国养猪业走向国际化,将我国这个养猪大国推向养猪强国的新高度。

领导寄言

李职(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协会已有30多年历史,是养猪业最早也是硕果累累的一个协会,前几届的理事长秘书长以及学会的积极分子不计报酬不计名利为养猪业做出长期工作,在这里对他们致以崇高谢意。同时谢谢各位同行的信任,推举我来担任这一届的主任委员,在接到该重任之后,我将继往开来为我们的养猪业做好服务,为推动养猪行业进步继续奋斗。

陈健雄:在中国农机学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终于成立了,我代表机械化养猪协会理事会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我因政府重要事务缺席成立大会,深表遗憾。衷心祝愿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成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的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李焕烈(原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秘书长):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是在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基础上成立的,曾经为中国机械化养猪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其中重要原因是得到许多兄弟单位的支持,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中国养猪行业协会等。现工程分会成立以后,希望他们在科技创新、思维创新作出更好的工作部署,为机械化养猪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刘瑞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经过一年多筹备,今天正式成立了,对于我国畜牧业发展是件大事,期望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为促进我国机械化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未来养猪业中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吴秋豪(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养猪占世界的一半,但目前我国养猪效率低,故各个行业应该相互帮助、相互渗透,而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使搞机械、环保、养殖的企业融为一体,使得畜牧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力解放,资源节约。因此,只要是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多的人来参与,养猪业就会良性发展,我相信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将为中国养猪业做出更大贡献。

致谢:本次采风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各位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另外我要特别感谢同事们在前期准备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提出的宝贵意见,在这里再次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我的老师和前辈们。

猜你喜欢

养猪业工厂化分会
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2020年养猪业盘点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现状分析
工厂化养虾到底难不难?做好肠胃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猪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影响
2018: 全面决胜小康关键之年与养猪业健康发展
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桥
分会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