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粘滞阻尼器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2015-10-29贾海风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0期
关键词:阻尼器层间抗震

贾海风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10)

粘滞阻尼器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贾海风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10)

消能减震结构是通过设置消能构件或装置,使结构在出现变形时迅速消耗地震动能量,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在强地震中的安全。本文简要介绍消能减震装置的常用类型,并通过SAP2000软件对传统抗震框架和采用了粘滞阻尼器的框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安装有消能减震装置的结构比传统抗震框架抗震性能优良。

消能减震结构;高层建筑;粘滞阻尼器

引言

传统抗震技术是把结构本身及主要承重结构(梁、柱、节点、剪力墙等)作为消能构件,结构产生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此时整个结构或构件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及结构抗震能力的变异性,对结构在地震中的损伤程度难以控制,且传统抗震结构体系是通过加强结构、提高侧向刚度以满足抗震需求,结构刚度增大,地震作用也随之增大。对于采用高强材料的高层建筑的技术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消能减震技术能够大大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本文主要介绍高层建筑消能减震技术采用的消能减震装置的类型及其力学性能,并通过软件分析表明采用消能减震装置的高层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

1 消能减震结构的机理及常用类型

1.1消能减震结构的机理

结构消能减震体系,就是将结构的某些非承重构件设计成消能杆件,或在结构的某部位装设消能装置,如层间空间、节点、连接缝等。这些杆件或装置通过摩擦,剪切(或弯曲、扭转),弹塑性(或粘弹性)以及滞回变形从而为主体结构提供比较大的阻尼,消耗部分地震时地震波输入到结构的地震动能量,以达到有效地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的目的,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及构件,避免其在强地震中破坏,确保主体结构在强地震中的安全。以下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分析消能减震结构的机理:

在地震中任意时刻消能减震结构的能量方程为:

传统抗震结构:Ein=ER+ED+ES(1)

消能减震结构:Ein=ER+ED+ES+EA(2)

式中:Ein为地震时输入到结构的总能量;ER为结构地震反应的能量,包括势能和动能;ED为结构自身阻尼消耗的能量部分(一般不超过5%);ES为结构耗能构件的弹塑性变形(或损坏)消耗的能量;EA为消能部件吸收或耗散的能量。

对于传统的抗震结构,ED一般只占5%,故忽略不计,为了最后终止结构的地震反应(ER→0),必然导致主体结构及承重构件的损坏、严重破坏或倒塌(ES→Ein),从而达到消耗输入结构的能量的目的。

对于消能减震结构,ED同样忽略不计,消能构件或装置先充分发挥消能作用进入消能工作状态,大量消耗输入到结构的地震能量(EA→Ein)。这样,既保护了主体结构及承重构件,使得其免遭破坏(ES→0),又迅速地衰减了结构的地震反应(ER→0),从而确保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

1.2消能减震装置的常用类型

在工程减震控制技术中,消能减震是一种被动控制技术[1],常用的消能减震装置有:①粘滞阻尼器;②粘弹性阻尼器;③金属阻尼器;④摩擦阻尼器。

2 计算模型及基本参数

2.1计算模型

本文采用SAP2000建立一栋12层框架结构,层高为3m,房屋总高度为36m,A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值为Tg=0.40s。柱网跨度为6m,X向共6跨,总长为36m,Y向共4跨,总长24m,柱尺寸为600mm×600mm,梁尺寸为250mm×500mm,板厚为100mm。梁、柱、板混凝土均采用C30。楼面恒荷载为5kN/m2,活荷载为2.5kN/m2。粘滞阻尼器在结构中的平面布置图见图1。根据文献[2] 12.3.2条规定,消能部件可根据需要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设置,消能部件宜设置在变形较大的位置,其数量与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合理确定,并有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消能减震能力,形成均匀合理的受力体系。

图1 粘滞阻尼器布置

2.2地震波的选取

本文选取2条天然波及1条人工波对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地震波信息见表1。

表1 地震波信息

3 动力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输入表1中个地震动加速度时程进行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分别将地震波的最大幅值调至70gal。

图2给出了各个工况下传统框架和有阻尼器框架的Y向层间位移角,可以看出各工况下,有阻尼器框架的层间位移角明显比传统框架小很多。

图2 各个工况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对比(Y向)

表2、表3分别给出了传统框架和安装有粘滞阻尼器框架的顶层Y向位移最大值和顶层Y向加速度最大值。

表2 结构顶层位移最大值比较

表3 结构顶层加速度最大值比较

表4给出了传统框架和安装有粘滞阻尼器框架的基底剪力和基底弯矩,可以看出安装了阻尼器之后,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效的改善了结构的受力情况。

表4 结构基底剪力、基底弯矩比较(单位:kN、kN·m)

4 结论

通过对传统抗震框架和安装了粘滞阻尼器框架两种结构进行弹性时程分析,得出安装了粘滞阻尼器框架的层间位移角、结构顶层位移和加速度、结构基底剪力和基底弯矩相比传统抗震框架大幅度减小,这说明,安装粘滞阻尼器的结构,其抗震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抗震安全储备得到很好的提高,结构的安全有较为可靠的保障。

[1]周福霖.工程结构减震控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SAP2000中文版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TU973+.2

A

1673-0038(2015)10-0029-02

2015-2-16

贾海风(1987-),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阻尼器层间抗震
核电厂机械式阻尼器故障分析及处理
基于超声检测的构件层间粘接缺陷识别方法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几种软钢阻尼器对建筑安全的影响
古建抗震有绝招
连梁阻尼器的初步设计方法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基于层间接触的钢桥面铺装力学分析
结合多分辨率修正曲率配准的层间插值
大段合采油井层间干扰主控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