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养老建筑设计初探

2015-10-29刘群杰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0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施养老

刘群杰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休闲养老建筑设计初探

刘群杰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而社会养老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变化,集中养老的方式越来越流行。当前,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模式,修建休闲养老建筑,为老年人提供具有多功能的养老社区成为了必然趋势。休闲养老概念的兴起源于诸多开发企业以及设计机构将发展重点转移到了国内的养老地产建设设计上,从而引发了养老建筑的设计思考。本文对休闲养老建筑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休闲养老建筑;设计;措施

引言

中国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2年底,老年人口已达1.94亿,是世界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使得人们不得不探索适应时代特征的新型养老设施。下面就对休闲养老建筑的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

1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自1999年步入人口老龄化,2012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94亿人,据估计,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占我国总人口的1/3左右。老龄化正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呈高发态势。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对我国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及社会福利等方面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城市养老主要概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由于经济性、传统性以及不脱离老年人熟悉的环境等特点,成为老年人的首选。随着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的发展态势,加上家庭小型化、传统观念的转变,很多老年人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养老。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正是社会养老体系下的产物。社会养老主要由社会提供的养老机构接纳单身老人和老年夫妇居住,并提供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医疗服务等综合服务的养老模式。

2 我国社会养老建筑存在的问题

2.1规划选址矛盾突出

近些年,城市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不少养老院不得不转向郊区、风景区。城市中心的养老院无法满足容量的扩增,生活服务及配套环境无法得到改善。郊区固然有广阔的天地、新鲜的空气,但周边社会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尤其在医疗服务上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偏远的选址,一方面不利于老人出行,一方面也不利于亲属探望,同时很难对外开展社交活动。养老建筑应当配备如表1所示的基础设施。

2.2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某些养老建筑采用宾馆套间的格局,起居空间与卫生间面积狭小;某些未配置独立的卫生间。除起居室和卫生间外不再有其他的居住功能,缺少床铺以外的活动空间。室内没有基本的厨房功能,存储空间不足。采光不足,通风不足导致空气环境恶化。对于需要深度服务的老人,不具备深度照护所需要的操作与休息空间。阳台无防护设施。普通客梯不能满足老人需要。

表1 养老住宅应该配备的基础设施明细表

2.3无障碍设计不完善

现有的无障碍设计存在漏洞,建筑物出入口未作联系坡道,不同高度的平台缺少联系坡道,且未设置扶手,存在较大的跌倒风险,卫生间面积狭小对于无障碍环境的设置存在局限性。无障碍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无障碍设计示意图

3 休闲养老建筑设计改善策略

3.1社区养老建筑外部空间

外部空间是指养老设施建筑的外环境,它既包括养老设施周边的建筑、道路与自然环境等因素。也包括养老设施的室外场地。调研的老年公寓选址几乎全在市区,交通便捷,便于子女探视和老年人出行。选址于市区使得老年公寓周边环境呈多样化趋势,包括住宅区,商住区、城市公园、工厂、胡同以及寺庙等。

3.1.1周边医疗设施

“医院+社区养老设施”的结合是未来社区发展的一个趋势,社区养老建筑是以社区为平台,开展全托或日托服务,使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就能享受周边的护理专业化服务。与周边医院的距离,则是老人关心的重要问题。例如调研中满意度极高的某个社会福利院,集医疗、康复、颐养、科研、教学为一体,从而发展成全国标杆养老公寓。

3.1.2绿化

绿色环境能为老人营造一个更为自然的活动和视野空间,使老人们在身心舒畅的氛围里生活和交往。例如某老年公寓。它毗邻公园,是大庭院风格传统式四合院建筑。朱红色大门,后院古树参天,前后两院宽阔通达无障碍。古朴典雅,华贵与现代设备叠拼相得益彰。又如另一老年公寓,位于小区内,据周边中医药大学也才10min路程,毗邻公园。该小区是所在地区第一个生态试点小区,在附近的公园内同步建成一座占地800m2的“中水处理站”。与此同时公寓内部也设置了供老年人活动散步的室外花园。

3.1.3其他

除上述外,空气、采光、安全性分别是老人对外部环境需求的重要条件。老人们抵抗力较差,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而社区养老设施环境中不能存在有害气体。一般来说周围布满高层建筑的地方不适宜建社区养老设施,除了影响采光,四周的建筑物容易使老人产生紧张和压迫感。某敬老院是一所家庭养老、区域照料中心的养老建筑,院内采光充足,院旁设有儿童乐园,老人可以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尽享天伦之乐。养老设施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所以选址前要尽量在社区内部。

3.2社区养老设施内部空间

3.2.1居住空间

居住空间是指老年人日常睡眠和起居的生活空间,它是由卧室、卫生间和阳台组成,部分标准较高的养老设施居室空间还设有起居空间和储藏空间。养老公寓的居室空间面积大小不一,但总体来说人均使用面积合理,但大部分居室内未设置隔断等空间灵活分隔设施,老年人在进行擦洗身体和更换衣物等私密活动时无法进行视线遮挡。设备设施方面,大部分养老设施居室卫生间的卫浴设施基本相同,养老设施居室卫生间内均设有安全扶手及紧急呼叫系统,而部分养老机构的居室卫生间未设置该类设施。居室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居室设计示意图

3.2.2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入住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载体之一。它包括餐饮空间、教学空间、娱乐活动空间、宗教空间、健身空间和交通空间等。公共空间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公共空间设计示意图

(1)餐饮空间。

子女单独进行烹调活动。

(2)教学空间。

养老建筑大部分设置专用的学习空间。如某老年公寓设有钢琴区、阅览区、棋牌区、健身区、书画区、影视区等开放式活动区域,入住老人也可以订阅报刊,由值班员分发后再由楼层护理员送到老人房间。

(3)交通空间。

养老建筑的公共空间都设有通向室外的独立出口,并设置了坡道,有利于老人的使用和疏散。公共空间的标识性与导向性较好,并设有应急照明和导向标志与盲道。

(4)监控设施设置。

大部分养老建筑的监控设备仅面向主入口和室外空间,其主要功能是监控外来人员的进入和老年人的外出情况。

3.3医养与管理空间

养老建筑医养空间是承担老年人日常体检以及简单病症和外伤处理任务的空间载体;养老建筑管理空间是指养老建筑中服务与管理人员所使用的空间。这两类空间都属于养老建筑中的辅助使用空间,因此笔者将其合并论述。

3.3.1医疗设备方面

部分调研养老建筑设有专用的医养空间和专业设备。如某社会福利院,养老建筑内部不仅设有日常检查和专业医疗设备,而且设有独立的养护中心。而其他大部分养老建筑配医务室,有保健医疗基础建筑和急救绿色通道。

3.3.2管理空间

管理空间主要是为满足养老建筑的正常运营提供服务的管理人员使用的空间。不涉及老年人的使用,因此,管理空间应最大限度的满足运营管理的方便和使用效率,调研的养老建筑在该空间设计上也无太大差别。

4 结束语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之一,对社会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成就。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理所当然的为老人提供安度晚年的一切便利,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关爱老人需要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

[1]谢丹,张迎.休闲养老建筑设计的初探[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3):11~12.

[2]陈世英.休闲养老建筑设计的初探[J].中华民居(旬刊),2012(22):89~ 90.

[3]杨永刚.养老建筑的设计问题初探[J].新材料新装饰,2014(8):34~35.

TU242

A

1673-0038(2015)10-0015-03

2015-2-22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设施养老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建筑设计的困惑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