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犬群体性训练的可行性

2015-10-29陈特礼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搜爆训导群体性

周 彬 陈特礼 周 瀚

谈犬群体性训练的可行性

周 彬 陈特礼 周 瀚

一、犬是群体性生活的动物,相对于单独游戏,犬更喜欢群体性的游戏,这是警犬具备群体性训练的根本条件。

我们有过幼训经验的训导员都知道,单独带一头小犬出来训练衔取和带一群小犬出来一起训练衔取时,其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衔取欲望以及游戏时长,后者都明显高于前者。因为单独训练的时候犬只跟训导员嬉戏,缺少必要的同类竞争,或者是不敢跟训导员竞争。而同类犬在一起玩耍,它们之间的竞争是很明显的,游戏的氛围也是很好的。犬对这种游戏的记忆也是很深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同时携带2~3头犬同时训练,如追踪、搜爆、搜毒、围捕是可以的。只要犬能认同这个游戏,它就会在共同的游戏当中形成一定的等级,进而分工协助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雪橇犬的训练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们在拉雪橇过程中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协助。再说,民间打猎犬的打猎行为,和警犬的追踪行为本质上是相似的,大家都是依据气味进行追踪,但是打猎犬进行打猎追踪有时候是一头也可以是多头同时进行,而他们之间的配合是很默契的,也证明了警犬的追踪科目可以循着打猎犬的追踪模式去训练。这样以后我们的追踪训练就不单纯是一头犬的行为了,而是几头犬的追踪行为。当然,这并不影响把他们单独分开后的追踪能力,也就达成了我们追踪训练多头同时进行的设想。

二、犬在人类社会当中也离不开犬的社会,这是警犬具备群体性训练的基础条件。

犬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动物,在与人类交往的岁月中,犬一直就是一个忠诚的守护者,但是这个忠诚的守护者更需要同类的守护。我们在训练警犬的时候,通常是把这头犬与别的警犬隔断了,偶尔有的犬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仅限于散放时的交流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让几头犬共同地生活在一起,共同地训练、共同地为我们服务。说到共同生活,不免谈到犬的打架,这点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既然是要共同训练,那么就得挑能相互融洽的犬进行训练。犬在犬的社会当中生活得更像犬,犬在人的影响下能更好地服务人,这样的状态才是和谐的状态。而且一旦我们训练出来的犬在工作的时候是同时使用,我想犬在有其同类共同参与的使用当中,犬之间会更密切协调,工作积极性更强,因为犬自古以来在跟同类的相处当中一直不忘记它们作为这个物种的特性,等级分明又团结合作。如果只存在人类的指令当中,那么犬的一切除了是命令还是人类的指令,时刻都是人在影响犬,犬在讨好人。这样就失去了犬自身特性的开发,就不能算是有效利用犬为我们工作服务了。所以要更好地利用犬的特性,就应该把犬回归到它的物种特性和物种社会当中,我们再从中训练利用,促进警犬训练的发展。

三、犬教犬和人教犬同时并进,更有利于犬科目的巩固,这是警犬具备群体性训练的内在因素。

犬群进行训练

我们在训练犬的过程中就是教授犬按照我们的指令去完成我们人所期望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人所发出的指令,犬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或多或少影响到日后犬的工作状态。我们现在训练警犬,警犬所接受的一切动作行为都是基于人类社会的,在这些我们付予犬的行为中,有不少指令行为不但起不到开发犬潜能的作用,反而进一步阻碍了犬潜能的开发。因为犬对这项我们认为是“开发”犬的指令,犬被动了,也就阻碍了犬对该指令的执行。我们花了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去训练一头追踪犬,它所表现出来的追踪状态也许还没有一头跟了几次打猎的初训猎犬的追踪猎物状态好。我们的搜爆犬对爆炸气味的搜索能力和嗅认能力,以及工作的仔细程度或许还没有垃圾堆附近那帮翻垃圾找食物的土狗搜索嗅认状态好。存在这些现象的差别,除了犬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外,很大程度上是犬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一个表现,这些犬之间的学习,是我们人类所不能教授给它们的,是犬作为动物自身本性的一种种族繁衍能力的体现,也就是犬群体之间的相互模仿学习能力。只有在犬群体当中得以释放和实现,而在人类社会当中受到限制,因为人不可能教授犬这些行为。如果我们的警犬在训练中既能得到来自人的教化,又有来自犬群体之间的相互学习,那么我们所使用的这些犬,在工作状态上应该要比一头犬单独作业时候要强,犬在这个科目上的开发也趋于完善了。

四、群体性训练警犬在具体科目上的可行性操作。

一个训导员同时携带2~3头警犬进行训练,在携带的过程中,如何控制他们确实受到了制约。但是,如果把训练过程适当进行动作拆解,加以助训辅助的话,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如训练嗅嗅源时,可以把犬拴起来,先预先做好几个嗅源点,先牵其中一头指嗅,其他2头旁观,嗅认完后奖励后再拴起来,接着其他2头也同样做这个过程。在每头犬都能根据指令嗅认后,同时放他们指嗅一处地方(这时,嗅源面要布置大点,尽量能让每头犬都能嗅到。)犬一般都会顺着主人的指示前去抢嗅,完成后可以抛球奖励,抛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每头犬一个,但是最好球要同时抛出。在进行短迹线训练的时候,也可以采取用嗅认嗅源的方法进行训练。等每头犬具备100米左右的迹线追踪能力后,要进行群体追踪磨合,可以同时让犬进行追踪,终点物品掩埋的时候,最好要填埋,而且要有一定的深度,给犬进行扒挖,充分调整犬的兴奋状态,(这之前可以训好服从科目卧下,同时指挥3头犬卧下),接着拿出物品奖励犬或者让犬竞争着去抢挖深埋的物品。以上的操作在追踪训练过程中是可以实现的,也就具备了可行性,只是难度上要比单训一头犬的时候大了很多,但是我相信这样训练出来的犬,在追踪项目上追踪的状态更自然,追踪的积极性更高、追踪的效果更好,在日后的追踪后劲会更强,提高的空间更大。因为它们回归了犬自古以来作为一个物种的基本社会模式,那就是:相互竞争、团结协助、相互学习、共同完成目标。

五、群体性训练更有利于警犬服务公安工作。

两头犬竞相奔跑

(一)因为犬本身就是一个群居性动物,因而按照其群居的群体性训练更有利于提高犬的实际作业能力。在群体性训练犬的时候,犬始终是生活在有同类的氛围当中,这样有利于犬身心的发展,可以避免因为人的因素过多影响到犬的发展。

(二)群体性训练警犬,犬的竞争状态能有效地被激活。犬一旦处在竞争的氛围中,那么犬的作业状态肯定是积极因素占据多数,形成一个群体性的竞争作业态势,犬不但可以弥补孤独游戏的无趣,而且愈发掀起它们的兴趣,从而激发它们更深层次的动物本能。

(三)可以在工作中形成相互查漏,确保作业区域的万无一失。对于搜爆科目,每次的安检相互查漏是确保安检万无一失的最有效途径,如果训导员在制定区域内同时指挥3头警犬进行搜索,那这片区域的安全性就相对一头犬时提高了很多,最主要的是可以避免一头犬单独搜爆时工作状态下滑而形成的缺漏。

(四)群体性训练和群体性使用警犬适用于目前的警犬作业分工科目。比如追踪、搜爆、搜毒、围捕、灾后救援,这些使用科目中都可以采取群体性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通过群训犬,让犬之间实行有效的竞争态势,同时也让犬之间形成一种默契的合作模式,这样训练出来的犬不再是单独行动的个体,而是回归犬群体性作业的团体,大大提高使用的长期性和效果,从而更好地服务公安工作。

(作者单位:周彬,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治安大队特警中队,510000;陈特礼,周瀚,南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训练管理大队,530022)

(本文照片由王林提供)

(编辑:颜 勤)

猜你喜欢

搜爆训导群体性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合作治理模式研究》
中国警犬搜爆三十年之训练和使用现状实证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及使用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黑子,对不起
农民维权行动的逻辑进路与分析框架*——基于对浙北优新村“群体性上访”的调查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守护春运路 每天工作12小时
浅谈铁路安检中警犬搜爆的运用
搜爆犬的培养与使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预防搜爆犬意外受伤
军犬黑子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