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特定环境条件下警犬搜捕战术的应用

2015-10-29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青纱帐警犬梯田

刘 庆

几种特定环境条件下警犬搜捕战术的应用

刘 庆

近几年来,一些严重暴力犯罪嫌疑人利用玉米地等高秆农作物以及洞穴、密林等特定环境作案后藏匿,凭借其隐蔽特点与警方周旋,以此逃避打击的案件时有发生。本文仅就警犬搜捕技术在青纱帐、洞穴沟壑等特定环境的战术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青纱帐环境

一、警犬青纱帐搜捕战术

农作物中的玉米、高梁、甘蔗和芦苇等高度超过人体身高的植物,大面积种植、生长形成青纱帐地形。青纱帐地形里,农作物高度密集,枝叶交错,犯罪嫌疑人一旦蹿入其中,人为搜捕的难度甚大。

(一)警犬青纱帐搜捕勤务准备

1.青纱帐环境对搜捕的影响

根据不同地区的种植习惯和不同农作物的种植要求,有些青纱帐地形里有地垄沟,农作物的排列有一定的顺序,会形成行、排特点;有些青纱帐,特别是芦苇荡等非人工种植的高密植物,密度大、枝叶茂,遍地密布,杂乱无章。但只要形成青纱帐地形,都会对警犬搜捕存在以下不利的影响:

第一,农作物、植物高度密集,枝叶交错,几乎完全遮挡了视线,极不利于视觉观察;

第二,农作物、植物遍地密布,无路可行,前进困难,枝叶尖锐、锋利,容易划伤皮肤、刺伤眼睛,给训导员和警犬在其中活动造成障碍;

第三,大片青纱帐地形中没有路径,容易迷失其中;

第四,天气炎热时,大片青纱帐地形中密不透风,容易导致人、犬中暑;

第五,部分青纱帐地形中分布有沼泽,给训导员和警犬带来生命危险。

2.训导员及警犬准备、物质准备

个人防护用具中要有防刺靴;服装要根据气候和农作物、植物颜色,最好着相应颜色迷彩服。

在准备工作中,警犬搜捕小组在开始搜捕前要明确搜捕任务、搜捕区域划分情况;仔细了解与案情有关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数、持有武器情况和对抗能力等;向当地管理人员、农户等详细了解要搜捕的青纱帐地形情况,包括地形情况、路径分布情况、气候特点、危险因素等,选择好搜捕切入点,如有需要可给警犬搜捕小组配备向导。

(二) 警犬青纱帐搜捕勤务战术

1. 战术队形

青纱帐搜捕小组应由3人1犬组成战术小组,即1名带犬民警携带1头警犬,1名配合抓捕队员,1名接应队员,对划定的区域进行搜捕。

2. 搜捕的实施

无明确目标的普遍搜捕:警犬搜捕小组明确搜捕区域后,首先观察青纱帐是否有踩踏、植物被压倒等痕迹,选定合适的切入点展开搜捕作业,如青纱帐有风,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应由下风方向切入开展搜捕。带犬民警指挥警犬对前方区域进行搜索,根据青纱帐密集程度和行进的难易程度可选择带犬搜索或放犬自由搜索,放犬自由搜索时,带犬民警与犬保持合适距离,跟随警犬搜索步伐推进,确保犬在可控范围之内,配合抓捕队员和接应队员在带犬民警身后2~5米处跟进,同时,接应队员要对警犬已经搜捕过的身后区域保持警惕,防止犯罪嫌疑人从身后潜逃或是袭击搜捕人员。带犬民警在指挥警犬搜索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警犬的反应,如果警犬突然表现出警觉、吠叫、防御、攻击或是受到惊吓等情况时,很可能是警犬发现了犯罪嫌疑人,要及时鼓励、指挥警犬对搜捕对象做出明显的示警,同时搜捕人员要高度警惕、准备战斗。在进行青纱帐搜索时,由于没有明显的可做掩体的地形地物,搜捕小组人员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大,前后人员之间要以视觉可见为宜,做到前后呼应,防止互相失去联系、战术队形散落。当警犬搜捕小组对当前区域完成搜索确认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时,可通过通讯手段及时向现场指挥汇报,以随时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使指挥中心明确搜捕进度,并与其他搜捕小组互通情况,防止出现漏搜;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用事先约定的方式对搜捕区域边缘进行标记,起到明确搜捕作业区域和标记路径等作用。

要注意的是,由于青纱帐环境中植物高度密集,行进非常困难,警犬的驰骋能力难以发挥,此时要充分发挥警犬的嗅觉优势,在可能提供、确定嗅源的情况下指挥犬进行气味追踪,可以较快地发现、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行踪或确切位置。

3.情况处置

在青纱帐搜捕中,由于视线不通,行动受限,犯罪嫌疑人随处可能藏身,因此危险也随时、随处可能出现。青纱帐搜捕除了遵循无反抗、有反抗、恶意对抗及要挟四条原则,还要注意: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危险程度,或打草惊蛇迫使其主动现身,或采用瓮中捉鳖合围抓捕;在接近犯罪嫌疑人过程中,要控制住警犬,尽量隐蔽地接近;带犬民警与警犬之间、搜捕人员之间要注意保持战术队形,互相支持,前后呼应。

(三)操作提示

1. 青纱帐地形中农作物、植物高度密集,造成的最大困难就是警犬和搜捕人员难以进入和行动受阻,因此,最好的作战方式是确定犯罪嫌疑人所在的方位,再使用警犬搜捕效果最好。

2. 即使知道犯罪嫌疑人的位置,搜捕小组也要与在执行侦察任务时一样地采取掩护与隐蔽的行动方式。

3. 为了避免警犬在近距离与犯罪嫌疑人搏斗时被其控制,在明确发现搜捕对象令警犬扑咬时,应解除警犬的脖圈、背带、牵引带、长绳等牵引用具。

4.在搜捕行动中,搜捕小组成员要注意结合调查、访问开展工作,随时掌握现场和犯罪嫌疑人的最新动态。

5. 青纱帐中可能分布有沼泽,一定要在事先做了解,行动中注意人员和警犬自身的安全。

二、警犬洞穴沟壑搜捕战术

洞穴沟壑地形主要出现在喀斯特地貌分布广的地区。有时,洞穴沟壑也会出现在山地、林地环境中。洞穴沟壑的搜捕,要紧密结合其特点,采用合理的战术开展搜捕作业,才能保证安全,完成任务。(一)警犬洞穴沟壑搜捕勤务准备

洞穴地形搜捕

1. 洞穴沟壑环境对搜捕的影响

洞穴沟壑环境里道路湿滑或进出困难,光线不佳,或是内有水流暗道,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犯罪嫌疑人藏匿的洞穴沟壑往往更是极少有人会涉足,对交通、通讯、供给等和搜捕行动都造成了诸多不便。这种地形环境对警犬搜捕存在以下不利的影响:

第一,道路不通,地面复杂,行动受阻;

第二,有些出入口、内部空间狭小;

第三,岩石密布,奇峰林立,给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大量藏身之处;

第四,洞内光线暗淡,行动不便;

第五,洞穴沟壑内部环境复杂,情况不明。地下暗河和一些隐坑,有潜在危险;

第六,警犬和搜捕人员在明处,犯罪嫌疑人在暗处,容易遭到突袭。

警械武器可根据作战需要选用催泪弹和烟雾弹等。由于洞穴中光线条件差,要配备必要的照明工具,如:强光手电、头灯等;其它工具可配备夜视仪、潜望镜、攀登绳索、喊话器等。

在准备工作中,首先划定工作区域,明确搜捕范围;了解案情,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人数、持有武器情况和对抗能力等;向当地民警和向导了解地形特点、内部空间、通道走向和存在的危险因素等;如洞穴周围或内部可能有无关群众,要通过喊话让无关人员离开(先确定身份)。

(二)警犬洞穴沟壑搜捕勤务战术

1. 战术队形

搜捕小组应由4人1犬组成战术小组,即1名带犬民警携带1头警犬,1名配合抓捕队员,2名接应队员。

2. 搜捕的实施

在可能的情况下,现场指挥中心要布置警力对要搜捕的洞穴沟壑的外围和出入口进行监视、布控,防止犯罪嫌疑人受到惊吓后从隐蔽处潜逃。

带犬民警指挥警犬对前方可见区域进行搜索,根据搜索区域大小及地形情况与警犬保持合适距离,始终将警犬置于有效控制范围之内,配合抓捕队员和接应队员在带犬民警身后3~5米处跟进,同时,接应队员要对警犬已经搜捕过的身后区域保持警惕,防止犯罪嫌疑人从身后潜逃或是袭击搜捕队员。带犬民警在指挥警犬搜索过程中,要注意对岩石、坑道、大的缝隙、高草丛等可做隐蔽点的位置进行重点搜索。

搜索时,在保证能正确指挥警犬完成搜捕的情况下,搜捕小组人员之间应注意交替掩护并充分利用岩石、石柱、凸凹处隐蔽身体,防止遭到犯罪嫌疑人突然袭击。

3.情况处置

当警犬进入洞穴后,如光线较暗,可利用洞穴空气不流通,气味源相对固定,在确定除犯罪嫌疑人外无其他人质和无关人员时,可令犬搜索气味源,发现或遭遇犯罪嫌疑人时,进行扑咬,要视现场情况予以处置。

(三)操作提示

1. 如果犯罪嫌疑人持有武器,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且明确其藏匿方位时,不能让向导继续跟随搜捕小组一起行动。

2. 在搜捕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持有枪支等杀伤力强的武器与警方对射、还击时,带犬民警和警犬不可孤身犯险、强行抓捕,而要选择适当时机或对方子弹耗尽时指挥警犬实施扑咬,或者有条件时可使用催泪弹将其制服,以免带犬民警和警犬造成无谓的伤亡。

3. 为了避免警犬在近距离与犯罪嫌疑人搏斗时被其控制,在明确发现搜捕对象令警犬扑咬时,应解除警犬的脖圈、背带、牵引带、长绳等牵引用具,或者给警犬佩戴反刺钉脖圈。

4. 在搜捕暴力犯罪分子过程中,当搜索前方环境不明确时,应将警犬唤回,在隐蔽点使用手电筒、镜子等对前方环境进行观察,再确定搜索方向、路线和搜索点。

5. 在洞穴中进行搜捕时,要把警犬和民警身体上有反光能力的物品、装置遮藏起来,防止反光被犯罪嫌疑人发现,成为敌人的靶子。

6. 可以通过朝洞穴喊话、使用警犬吠叫恐吓、朝内投掷催泪弹、燃烟雾等手段,使洞内犯罪嫌疑人出现响动、逃跑或者放弃抵抗,以确定警犬最有效使用的方式,减小在洞内盲目搜捕的精力浪费和潜在危险。

三、警犬梯田丘陵搜捕战术

我国的许多地方分布有丘陵地形,又因为农业生产的需要人工修建了很多梯田,梯田丘陵地形具有高低错落、排列有序、阡陌相通等明显的特点,在使用警犬搜捕潜藏在其中的犯罪嫌疑人时,要结合地形特点展开搜捕。

(一)警犬梯田丘陵搜捕准备

梯田丘陵地形一般不是特别复杂,因为有相对平坦的地表条件,大多都会种植有各种农作物,如小麦、水稻、茶叶等,在不同季节和生长期给犯罪嫌疑人造成的藏匿条件也是不同的。梯田丘陵地形因为高低错落、相互接连,对实施警犬搜捕存在以下不利影响:

第一,各个相对独立的梯田丘陵之间因为高度不同,互相遮挡视线;

第二,连接排列的梯田丘陵之间高度落差不同,有时落差太多,无法直接跨越、攀爬;

第三,有些梯田丘陵地形中因为农业生产需要蓄有大量积水或种植有足以藏身其中的农作物;

第四,梯田丘陵分布广、面积大,搜捕工作量大;

第五,在遭到犯罪嫌疑人突然袭击时,没有隐蔽的地形地物。

在准备工作中,警犬搜捕小组在开始搜捕前要明确搜捕任务、搜捕区域划分情况;仔细了解与案情有关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数、持有武器情况和对抗能力等;向当地民警、向导等详细了解要搜捕的梯田丘陵情况,包括地形情况、路径分布情况、气候特点、周边道路交通等,选择好搜捕切入点,持有地图或手绘的地形图等;对人员分布情况进行了解,以正确区分、处置在搜捕过程中遇到的无关人员。

(二)警犬梯田丘陵搜捕战术

1. 战术队形

梯田丘陵搜捕小组应由5人1犬组成战术小组,即1名带犬民警携带1头警犬,2名配合抓捕队员,2名接应队员,对划定的区域进行搜捕。

2. 搜捕的实施

警犬搜捕小组明确搜捕区域后,选定合适的切入点展开搜捕作业。一般以相对独立的一块梯田丘陵为单位展开搜捕,如果有风,尽量选择从下风方向开始搜索。带犬民警指挥警犬对前方可见区域进行搜索,根据搜索区域大小及农作物、植物造成的影响情况与犬保持合适距离,确保警犬搜索处于可控范围之内,配合抓捕队员和接应队员在带犬民警身后5~20米处跟进,同时,接应队员要对警犬已经搜捕过的身后区域保持警惕,防止犯罪嫌疑人从身后潜逃或是袭击搜捕人员。带犬民警在指挥警犬搜索过程中,要注意对可做隐蔽点的田坎、灌木丛、人工棚舍等位置进行重点搜索。进行梯田丘陵搜索时,在保证能正确指挥警犬完成搜捕的情况下,搜捕小组人员之间应注意交替掩护,防止遭到搜捕对象突然袭击。当警犬搜捕小组对当前区域完成搜索,确认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时,可通过通讯手段及时向现场指挥汇报,以随时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使指挥中心明确搜捕进度,并与其他搜捕小组互通情况,防止出现漏搜;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用事先约定的方式对搜捕区域边缘进行标记,起到明确搜捕作业区域和标记路径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互相接连的梯田丘陵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落差,有时也有路径相通,警犬搜捕小组对一块梯田丘陵搜索完毕转入下一区域时,接应队员要对两个区域之间的连接部位注意监控,以防犯罪嫌疑人利用高度落差造成的视觉障碍潜行逃跑。

3. 情况处置

在梯田丘陵搜捕中,接近区域交错、连接部位和田坎、地缝、灌木丛、人工棚舍等存在危险可能的地形地物时,除了要遵循四条原则外,还要注意:对前方搜捕地形、复杂不明确、光线黑暗等情况,也可以采用打草惊蛇的战术,在小范围内造成一定的声音、动作,如令犬吠叫、敲打地面等,迫使犯罪嫌疑人主动从隐蔽点出来。

山地丘陵搜捕

(三)操作提示

1. 梯田丘陵地形一般分布广、面积大,在搜捕过程中警犬与搜捕队员之间要形成互补,划分区域,以节省体力,提高搜捕效率。

2. 如果搜捕区域经常有无关人员出入,在搜捕过程中要牵引警犬进行搜捕,不可令犬自由搜捕,以免误伤群众。

3. 在搜捕行动中,搜捕小组成员要注意结合调查、访问开展工作,对在当地遇到的人员进行必要的询问、甄别,一是防止犯罪嫌疑人化妆逃跑,二是随时掌握现场和犯罪嫌疑人的最新动态。

4. 为了避免警犬在近距离与犯罪嫌疑人搏斗时被其控制,在明确发现搜捕对象令警犬扑咬时,应解除警犬的脖圈、背带、牵引带、长绳等牵引用具,也可给警犬佩戴反刺钉脖圈。

5. 在夜间进行搜捕时,要把警犬和民警身体上有反光能力的物品、装置遮藏起来,防止反光被犯罪嫌疑人发现,成为敌人的靶子。

除了各种地形条件对警犬搜捕造成不同的影响之外,不同的气象条件对警犬搜捕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掌握各种气象条件的特点和对搜捕工作造成的影响,可以在搜捕作业准备工作、搜捕作业操作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防止对带犬民警和警犬带来危险和危害。

(作者单位:刘庆,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110000)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颜 勤)

猜你喜欢

青纱帐警犬梯田
甘肃梯田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青纱帐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山区修梯田》
秀美梯田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
亲亲的青纱帐
又回当年"青纱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