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房风险管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2015-10-28吴芳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2期
关键词:难产产房产程

吴芳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00)

产房风险管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吴芳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 探讨产房风险管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风险管理。分娩后,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难产率及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满意度分别为96%和72%,产程时间分别为(4.12±0.56)h和(6.23±0.74)h,难产率分别为16%和3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风险事件发生分别为2例和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房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妇产产程时间和难产率,提高产妇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产房;风险管理;产妇;分娩

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的、系统的通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应争取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和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产房是一个高风险的地方,目前,对产房安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保证孕妇安全,做好风险管理是当前产房管理的重要任务[1]。本文主要探讨产房风险管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情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表1 两组分娩情况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初产妇40例,经产妇10例;平均年龄(28.5±3.4)岁;平均孕周(38.5±1.7)周。观察组50例,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平均年龄(29.2±3.6)岁;平均孕周(38.7±1.6)周。两组患者产次、年龄及孕周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主要包括:①产前护理,主要包括:a.每日定期检测体温、脉搏、体质量及血压等;b.特别留意每日听胎心,并且检查胎位;c.进入待产期后,注意检测孕妇的胎心音及宫缩。对宫缩不紧孕妇,鼓励下床适度运动;对宫缩过紧孕妇,给予仔细检查并视情况进行相应处理。②产时护理,主要包括:a.第一产程:严密观察宫缩、胎心音、胎先露及宫口开大情况,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主管医师并进行相应处理。b.第二产程:给孕妇适当体位,严密观察宫缩节律、强度及腹部的形状,同时做好接生和抢救新生儿的准备。c.第三产程:胎儿娩出之后,注射宫缩剂,并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娩出胎盘,检查胎盘是否完整。d.新生儿护理,主要包括:对新生儿进行清洁、保暖及Apgar评分;结扎消毒脐带,测体质量、身长;填写新生儿记录等。③产后护理,主要包括:a.将产妇送回休息室,注意休息;b.注意检查产妇的一般情况、阴道及子宫等情况;c.进行产后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宣传;d.鼓励母乳喂养及喂养应该注意的问题;e.鼓励孕妇早日下床,进行轻微活动;f.注意环境安静、通风,温度适中;g.保持阴道清洁,防止感染[2-4]。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风险管理,主要从四方面进行管理。①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监控。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成立相关安全管理小组,明确相应任务;建立安全管理登记本,制定风险管理流程。②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通过主任上课、教员讲课及早交班病例教学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理论水平。对一些较难的理论和技能进行重点培训和考核,比如新生儿窒息复苏、肩难产、产钳助产及产后羊水栓塞等。③细化管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将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细化和明确,预防和防止产时及产后并发症产生。主要内容包括:防治新生儿窒息、防治产后出血、防止切口感染、预防异物残留宫腔及产后院内感染等。④创新改进服务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贯彻人文思想,从而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创造一个舒适、和谐、融洽的环境及医患关系[5-6]。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由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分为: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统计满意率;观察产程时间、难产率及统计风险发生事件(包括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切口感染、异物残留宫腔、产后院内感染、宫外孕及先兆流产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分娩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满意度分别为96%和72%,产程时间分别为(4.12±0.56)h和(6.23±0.74)h,难产率分别为16%和3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分别为2例和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风险管理是一种医院有组织的、系统的护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争取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和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产房是发生风险和事故很大的地方,加上很多社会因素,导致产房是医疗纠纷发生的地方[7]。产房风险管理在一些研究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比如有效的减少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等,在我国的部分医院,产房风险管理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房护理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及医院医护质量[8-9]。因此,采取产房风险管理很重要。我科主要通过对近年房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和我科近年来存在的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的仔细的分析和总结,同时做出了相应的措施,我科不断细化护理的每个环节,不断加大整改和监督的力度,从而确保了产房的护理质量,增加了产房的安全性。本文主要探讨产房风险管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了产房风险管理的产妇满意率明显升高,同时也提高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更加便于临床治疗的实施。两组产程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产房风险管理之后,产妇的分娩时间可以明显缩短。这既减轻了孕妇生产过程中的痛苦,又降低了因产程时间过长导致的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发生。两组难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房风险管理组的难产率明显降低,使孕妇顺利轻松的产下新生儿;两组风险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产房风险管理后,其风险发生事件可以明显减少,明显改善了产妇的预后,为其将来减少了许多疾病的隐患。综上所述:产房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妇产产程时间和难产率,提高产妇满意率,减少医患纠纷,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邓文清.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当代医学,2013,19 (21):116-117.

[2] 杨艳贞,郑剑兰,付景丽.产房风险管理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2):172-174.

[3] 吴婉艺,陈若颖.产房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 2013,4(8):2106.

[4] 陈浪,彭检妹,贾晓婕.分娩风险分级评分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3):45-47.

[5] 项佳华.提高助产士业务素质在产房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112-113.

[6] 张利华.产房风险管理现状及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8): 47-49.

[7] 尹爱春.产房风险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的方法和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3):176-178.

[8] 王爱琴,王玉兰,杨红梅.产房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140-141.

[9] 石中兰.提高助产士综合素质在产房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3,34(17):3499-3501.

Effects of Risk Management of Delivery Room for the Quality of Delivery

WU Fang-fa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o.202 Hospital, Shenyang 110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isk management of delivery room for the quality of delivery. Methods 100 cases received from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5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for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for the risk management. The time of delivery process, rate of dystocia and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96% and 72%, time of delivery process were (4.12±0.56)h and (6.23±0.74)h, rates of dystocia were 16% and 34%, they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and risk event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Conclusions Risk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ime of delivery process and rate of dystocia, and improve maternal satisfaction,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Delivery room; Risk management; Pregnancy; Delivery

R473.71

B

1671-8194(2015)32-0007-02

猜你喜欢

难产产房产程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8025例阴道分娩人群新旧产程管理下分娩及妊娠结局比较
产房外的此岸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