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篆刻艺术之美及其审美价值

2015-10-27张丽

艺海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印文章法印章

张丽

〔摘要〕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书法(篆书为主)和镌刻相结合、通过印章这种载体来表现的一门艺术。篆刻之美主要表现为文字造型美、章法布局美、工艺表现美及金石自然美,篆刻艺术的审美价值则体现于印文的造型、内容及其情境联想所营造的意境。

〔关键词〕篆刻印章审美价值

中国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她是以书法(篆书为主)和镌刻相结合、以印章作为载体来表现的一门艺术。作为具有民族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门类,篆刻犹如一朵奇葩,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世界里持续散发出芬芳,吸引着人们走进这方寸世界,来欣赏其美并探寻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篆刻艺术之美

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从古代印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印章是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孕育的实用器物,目前发现的最早印章始于商代;印章历来用作行使职权或作为公私身份的凭信,源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这一功能延续至今。印章发展的大体历程可分为以实用官私印章为主流的前期和以艺术欣赏印(文人印)为主流的后期,商周古玺及秦汉印是实用印章的出色代表;而艺术欣赏印起源于唐宋,至明清达高峰,是篆刻艺术的主要表现载体。印章能从单纯的实用器物升级发展为篆刻艺术的表现载体,得益于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文字多样性和材料及制作方式的变革,而文人设计并刻制印章及印章大量应用于书画艺术则为其决定性因素。中国历代文人的审美意趣成就了篆刻艺术之美,这种美主要通过文字造型、章法布局、工艺表现及金石自然美来展现。

印章的实用价值古今未变,古代印章文字即当时所通行的书写文字,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令官方的书面文字不断演进,故先秦不同时期的公私实用印章的文字风格不尽相同;但汉代以后,书写文字逐步使用隶书、楷书等直至今日,而实用印章(主要是官印)文字则仍延续汉代以来的篆书,故书面文字与印章文字开始分野。唐宋以来,官方习惯用大印且崇尚“九叠文”(又名上方大篆),将文字笔画弯曲折叠、极难辨识,成为图案式的线条堆积,官方实用印章已无审美情调可言;而与此同时,自唐朝开始出现的文人闲章展现了印章逐步向艺术欣赏转化的趋势,与实用印章并行的艺术欣赏印即文人印开始出现。文人印其形制、文字和基本风格与实用印章已有较大差异,印文明显受汉印的影响,艺术效果强烈;而先秦及汉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篆书体系,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钟鼎镜铭文、瓦当文、鸟虫篆等装饰性文字也纷纷“穿越”出现在后世文人印中,丰富多彩的篆书体系充分展现了篆刻艺术的文字造型之美。印面文字的凹凸之别又将印章分为阴文印(常称白文印)和阳文印(常称朱文印),魏晋以后因纸张普及,印章的使用方式有所变革,朱文印成为实用印章的主流,但在篆刻艺术中,朱白文印章皆为展现篆刻艺术文字造型美和整体美的重要形式。

篆书体系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多彩的变化形态,能充分表达出人们对文字造型之美的期待,而印章刻制的工艺技巧也是篆刻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从商周至汉代的实用印章采用金属和坚硬玉石制作,无论是铸造效果的庄重肃穆还是凿刻刀锋的酣畅淋漓,都蕴涵着工艺美,后世的文人印虽然从目的到材料、制作方式都与先秦印章不同,但篆刻刀法同样追求印面文字的古拙自然和线条中所透露出的金石韵味,十分看重工艺表现美及金石自然美,在创作理念和审美标准上与古代印章并无二致。更重要的是,古代印章使用铜玉材质,文人设计印文稿却无法自行镌刻、只能交由工匠完成,文人所期待的艺术效果难以保证;而后世文人印采用质地偏软的印石刻制,文人既是印稿设计者又是篆刻作品创造者,这二者合一的身份使得文人印能最大限度地表达文人艺术家的审美情趣,成就篆刻艺术之美。

印文线条和章法结构是篆刻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印面内容要依靠字法、篆法、章法和刀法的综合作用来完成。字法探究印章文字书写的准确性,篆刻作品中的每个文字之笔画、写法都必须有明确出处,不可生搬硬造;在字法正确的前提下探寻文字表达的艺术性,对文字字体、笔画风格及装饰效果进行取舍,这是篆法所要完成的工作;章法则掌控着全体印文的整体效果和布局,每个印章都是独一无二的,故章法也千变万化,但都需要表现出独特、鲜明的感觉,于笔画之疏密布局间现主次,在文字的穿插逢迎中求和谐。篆刻作品最终的艺术效果由刀法来表现,根据印文表达的意境采用合适的运刀技法,呈现或匀整光洁或古拙自然的文字线条,结合金石材质之自然美,最后共同完善篆刻艺术之美。

二、篆刻艺术的审美价值

千百年来,制印的工匠和后世的文人艺术家在对篆刻艺术之美的不懈追求中,逐渐总结、领悟出篆刻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这也是支撑印章能够由实用器物发展为艺术创作门类的主要动力。

清代文人高阜将篆刻描述为,“约千言于数字,缩寻文于半圭,不越径寸之中,而尽乎碑版铭刻、乐志之胜”,让我们形象地了解到篆刻艺术的特点一是“古”,二是“小”①。印章面积通常较小,然容量却很大,能够把大量文字描述简约到几个字,把较长篇幅的文章压缩在方寸之间,这就意味着篆刻的文字内容是经文人艺术家反复提炼后的名言短句,高度凝炼、拒绝拖沓。从古人的分析中我们还能体会到,欣赏篆刻,需要有一定的古文字学、书法、工艺美术、绘画、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学问功底,在此基础上,篆刻的作者和欣赏者之间方可求得共鸣,意与古会。文人印不仅力求文字、章法、刀法各方面符合文人长期传承的审美原则,同时也将作者自身的修养和追求、对某个主题的真知灼见融注其间,通过对印文内容的解读而饰之以特定的文字和最适合的章法布局,让欣赏者在阅读的同时能产生情境联想,将情趣和意象融而为一,令篆刻作品鲜活起来,意境盎然;如此,文人印、篆刻才真正成为一门纯粹的艺术形式。可见,篆刻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基于由文字内容所确定的印文造型、体现于从印文内容所激发的情境联想而营造的意境。

以元代文人印“松雪斋”为例,如图所示。作为一座文人活动场所的名称,松雪斋其名即透露出了中国历代文人所一贯传承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松、雪皆为中国文人艺术家的世界里所常见的事物,都被寄予了美好愿望。印文中“松”在“雪”之前,按古代中文书写的竖式习惯即松在雪上,与大雪压青松的自然现象不符;但中国文人素来推崇松之高洁、雪压挺且直,故以松在雪上的书斋名,正体现了文人品格。基于此,本印章法取长条形印石竖式构图,简单明了;印文选用小篆,与唐朝官印文字相近,但没有官印的宽大边框。印文中“松”字笔画较少,立于顶端、线条圆转自然;“雪”字笔画较多、占据印面空间相对较大,但线条同样圆转自然,且第一笔之横划两侧高中间低、似被重物压弯,极富动感,雪压松的自然景观在本印中变成了松压雪,巧妙地体现了文人意趣;“斋”字字法是篆字体系中众多写法中之一种,笔画简略、占据空间少,似表明本印重在松雪、斋且陪衬而已。刻制过程中作者的刀锋还特地在右侧边框上留出一小段缺口和斑驳线条,激活全印,其金石韵味得以提升。文人印“松雪斋”造型简洁明了、章法清澈却意境盎然,文人风骨跃然其间,令人回味无穷。

由上例所示我们可以体会中国篆刻艺术之美及其审美价值,篆刻之美是沉静的、不高调不张扬的,正因如此,尤其需要人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体会其苦心经营的印面文字之形(篆法、章法)如何对印文内容进行综合准确的表达、进而升华,感受作品的意境,亦于无形中提升自身修养,篆刻艺术的生命力正是源于此。

结语

中国篆刻艺术源远流长,其成就源于先秦至汉数代制印工匠的大胆创造精神,也与继承传统又敢于创新、创造多种风格的历代各派文人篆刻家的辛勤努力和积极探索分不开,无数工匠和艺术家的开拓提炼成就了篆刻艺术之美,明清以来篆刻艺术成为与书画并列的独立艺术形式,其审美价值越来越突出;多样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为今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参考,而篆刻艺术的审美价值更是对当代设计借鉴传统艺术元素有着深刻启迪。

(责任编辑尹雨)

注释:

①叶一苇:《中国篆刻的艺术与技巧》,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

[1]左安民.细说汉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1.

[2]赵昌智,祝竹.中国篆刻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叶一苇.中国篆刻的艺术与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印文章法印章
我们有印章咯
例证段的基本章法
基于印文印迹特征判别印章类型技术的研究
浅谈司法鉴定中手工制作硬质印章因盖印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让章法更好看的九个方法
自制橡皮印章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
关于光敏印章印文鉴定问题的分析
行书章法浅析(三) 章法创造完善字形
印章印文检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