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5-10-27吴方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7期
关键词:血透负性血液

吴方云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吴方云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在情感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健康状况、躯体疾病、生理功能方面的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血液透析;个性化;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毒药中毒及药物中毒的主要方法[1]。大部分的血液透析患者都会因为担心病情或对透析治疗不了解等原因,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变化。我院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个性化心理护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55例,年龄22~87岁,平均(43.6± 8.1)岁,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82例,急性肾衰竭19例,急性中毒19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包括进行尿量及生命体征监测,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给予低蛋白饮食,采取感染预防措施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方法:

1.2.1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护理人员要为其安排一个安静、舒适的血液透析环境,同时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的原理、效果、注意事项等。及时告知患者血透结果,从而让患者对自身疾病进展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针对存在严重悲观情绪的患者,在告知患者透析结果时则要谨慎,可有选择性地告知,要避免直接告知患者不理想结果,以免加重患者的悲观、厌世情绪。可选择结果中较为理想的部分告知患者,让患者看到生活的希望,减轻悲观情绪。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关怀、鼓励患者,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对自己的重视,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与温暖,从而增强治疗信心。

1.2.2寻求社会支持:在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都放弃了工作,即便是从事较轻松工作的患者,也大多在社会、家庭、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下而放弃了工作。少部分仍在工作的患者,单位领导也多出于患者健康考虑而不给其安排实际工作。这些都会让患者认为自己患病后成为了没有用的人,对社会、家庭没有贡献,甚至还成为了家人的负担,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为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家属、同事联系,实事求是地告知患者病情,以及可承受的劳动强度,嘱患者家属不应过度保护患者,应鼓励患者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不仅能让患者找回自身存在的价值感,同时也能使患者的生活变得充实,多与他人接触、交流,也有利于消除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

1.2.3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多看电视、阅读报纸、听收音机等,多了解、关心社会、国家大事,以转移患者注意力,避免过度地关注自身病情。护理人员还要在护理过程中,多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等,并鼓励病友间多交流、探讨病情,让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更加全面,树立生活的信心。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程度分别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生活质量应用SF-36(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进行评价。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分]

组别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干预组(n=60) 45.8±5.4 30.2±5.3 42.84±7.3 31.84±6.2对照组(n=60) 46.0±5.2 38.1±6.3 43.51±8.5 37.84±4.8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F-36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F-36评分比较[(),分]

组别  情感智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健康状况  躯体功能  生理功能干预组(n=60) 54.3±16.4 79.7±18.1 74.2±15.6 56.7±19.2 68.7±17.2 63.2±15.1对照组(n=60) 33.8±12.3 53.4±15.3 47.4±13.1 39.4±6.1 32.4±16.1 37.6±16.2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心理状态: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生活质量: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F-36评分比较,详见表2。从表2可知,干预组患者在情感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健康状况、躯体疾病、生理功能方面的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受疾病长期折磨、血透并发症、治疗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2-3]。据相关研究显示[4],在诱导期维持性血透患者中,恐惧、焦虑等情绪的发生率高达69%。在这些负性情绪的影响下,可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从而直接影响血液透析效果,同时负性情绪还会削弱机体免疫力,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及病情转归。为此,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十分重要。

血液透析患者对血透治疗普遍缺乏了解,容易对治疗产生过度依赖,自主参与意识不强烈。通过对血透患者加强血透知识宣教,让患者对疾病、血透治疗基本尝试有所了解,掌握自我保健要点,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动员患者家人、朋友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心理支持,对于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干预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将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石国霞,李雪丹,杨丽,等.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0,10(3):61-63.

[2]李群英,孙文兰.早期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炎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2,9(1):120-121.

[3]陈海英,黄雪芳.1例妊娠合并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2,19(4):68-69.

[4]古萍,徐文华.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22(10):2-3.

R473.5

B

1671-8194(2015)27-0265-02

猜你喜欢

血透负性血液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