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不同放置时间的预稀标本结果观察

2015-10-27蒋素珍唐令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7期
关键词:血细胞单核细胞全血

蒋素珍 唐令学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西 桂林 541299)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不同放置时间的预稀标本结果观察

蒋素珍 唐令学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西 桂林 541299)

目的 探讨标本预稀释后放置不同时间测定结果的变化情况,以利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方法 抽取静脉血2 mL以EDTA-K2抗凝,充分混匀后吸取20 μL全血至180 μL的稀释管中,每份标本制备7份稀释标本,置室温18~22 ℃,分别于3、10、20、30、60、120、180 min混匀后测定,每份预稀标本测定两次,取其平均值,各组均值与3 min均值比较,并进行两样本均数的配对t检验。结果 WBC、RBC、HGB、MCH、PLT、RDW-CV测定值受放置时间影响不大(P>0.05),而MCV及单核细胞随放置时间延长逐渐下降,MCHC随放置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放置30 min时MCV、MCHC已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置60 min时,MCV、MCHC及单核细胞已有特别显著变化(P<0.01),其他参数如HCT、RDW-SD、MPV、PCT随放置时间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 预稀标本应在20 min内测定,如超过20 min后测定,只有WBC、RBC、HGB、MCH、PLT、RDW-CV可报告临床,其他参数,特别是MCV、MCHC及白细胞分类不可发报告。

血细胞分析仪;放置时间;预稀标本

血细胞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检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故检测值的准确性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现就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不同放置时间的预稀标本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对象:健康人20例,均经体检确认合格者,年龄20~38岁,男9例,女11例。

1.2仪器:深圳迈瑞BC-538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一次性真空采血试管,机配离心管,一次性微量吸管。

1.3方法

1.3.1首先以仪器原配质控液检验仪器性能,各项指标重复性好,测定结果稳定可靠。

1.3.2抽取静脉血2 mL以EDTA-K2抗凝,充分混匀后吸取20 μL全血至180 μL的稀释管中,立即混匀,每份标本制备7份稀释标本,置室温18~22 ℃,分别于3、10、20、30、60、120、180 min混匀后测定,每份预稀标本测定两次,取其平均值,各组均值与3 min均值比较,并进行两样本均数的配对t检验。

2 结果与讨论

2.1结果见表1。预稀标本WBC、RBC、HGB、MCH、RDW-CV、PLT测定值受放置时间的影响不大(P>0.05),而MCV及单核细胞随放置时间延长逐渐下降,MCHC随放置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放置30 min时MCV、MCHC已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置60 min时,MCV、MCHC及单核细胞已有特别显著变化(P<0.01),其他参数如HCT、RDW-SD、MPV、PCT随放置时间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可能是由于稀释液略为高渗,细胞处在略高渗环境中逐渐发生皱缩,根据本机的工作原理:采用库尔特原理检测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以及体积分布;采用比色法测量血红蛋白浓度;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获得白细胞的四分类统计计数;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仪计算出其余参数的结果。虽然激光流式细胞技术是当细胞(或颗粒)通过激光束被照射时,因其本身的特性(如体积、染色程度、细胞内容物大小及含量、细胞核密度等),可阻挡或改变激光束的方向,产生与其特征相应的各种角度的散射光而达到分类的,但单核细胞胞质丰富,脱水皱缩后与大淋巴细胞相似,仪器误把部分单核细胞归为淋巴细胞是极有可能的,从表1中也可看出,淋巴细胞随放置时间延长逐渐增多,只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0例预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min)的测定值()

表1 20例预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min)的测定值()

注:*与对照组(3 min)比较P<0.05,**P<0.01

项目 3 10 20 30 60 120 180 WBC(×109) 6.71±1.84 6.83±1.89 7.19±2.02 6.74±1.96 6.74± 1.78 6.84± 1.87 6.74± 1.84 Neu(%) 60.31±6.36 60.28±5.97 60.31±6.61 59.60±6.36 61.08±6.34 61.07±6.16 61.13±6.77 Lym(%) 30.59±6.07 30.85±6.09 31.19±6.20 31.88±6.30 31.90±6.15 31.92±6.26 31.93±6.22 Mon(%) 5.80±1.87 5.49±2.03 5.13±2.01 4.99±2.08 3.79±2.15** 3.55± 2.18** 3.54 ±2.61** Eos(%) 2.80±1.23 2.91±1.30 2.85±1.56 3.05±1.36 2.76± 1.42 3.02± 1.28 2.88± 1.34 Bas(%) 0.48±0.16 0.48±0.22 0.53±0.20 0.48±0.19 0.45± 0.18 0.49± 0.25 0.53± 0.22 RBC(×1012) 4.67±0.33 4.69±0.32 4.63±0.32 4.65±0.33 4.54± 0.42 4.61± 0.40 4.58± 0.35 HGB(g/L) 145.85±12.42 147.00±12.33 145.90±11.47 144.7±11.9 142..00±14.92 144.10±14.93 143.00±13.23 MCV(fL) 88.63±3.2 87.34±3.12 86.49±2.89 86.1±2.44* 85.70±2.76** 84.88±2.76** 84.65±2.75** HCT(%) 41.18±3.10 41.05±2.88 40.38±2.62 40.07±2.99 38.88±3.86* 38.83±3.44* 38.75±2.94* MCH(pg) 31.20±1.25 31.29±1.20 31.50±1.19 31.12±1.09 31.29±1.40 31.25±1.30 31.22±1.33 MCHC(g/L) 354.10±10.54 357.90±10.31 359.30±10.86 361.00±9.48* 365.05±12.42** 368.05±11.22** 368.15±10.35** RDW-CV 12.07±0.41 11.99±0.42 12.03±0.45 12.03±0.37 12.03±0.41 12.00±0.43 12.05 ±0.4 RDW-SD 47.16±2.23 46.35±2.3 46.48±2.47 45.99±2.36 45.64±2.27* 45.16±2.20** 45.21±2.13** PLT(×109) 225.85±52.94 237.45±41.66 214.90±45.58 238.56±45.79 231.80±44.84 227.45±41.12 229.35±40.50 MPV(fl) 9.16±0.84 9.17±0.99 9.10±0.95 8.81±0.88 8.60±0.91* 8.32±0.95** 8.16±0.93** PDW 15.98±0.23 16.09±0.24 16.11±0.24 16.12±0.25 16.11±0.29 16.12±0.32 16.18±0.32* PCT(%) 0.21±0.04 0.22±0.04 0.21±0.04 0.21±0.04 0.20± 0.04 0.19±0.03* 0.19±0.03*

2.2预释标本制备后静置3 min而不立即测定,是因为末梢血采集后血小板容易聚集,如果立即测定,血细胞分析仪会把聚集的血小板误认为白细胞而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白细胞计数结果偏高,静置3 min后,聚集的血小板就会散开。

2.3有报道:预稀标本超过20 min后测定,测定结果只有RBC、WBC和HGB几项参数可报告临床,而其他参数,尤其是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结果不可发报告[1];预稀标本2 min后至4 h内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2];预稀后WBC、RBC、HGB、HCT、MCV、PLT和RDW的结果可稳定于6 h内[3];预稀末梢血后应立即测定,放置时间不应超过90 min,超过90 min之后的测定结果不可报告临床,特别是WBC分类和PLT计数的值[4]。出现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厂家的仪器性能及试剂的成分和浓度有所不同而引起的,因此,各实验室要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进行预稀标本放置时间的设定,建立相应的参考区间,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4尽管专家已不断呼吁在血细胞分析中应使用静脉抗凝血标本全血模式测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医院在使用末梢血标本,特别是儿科,许多情况下是先准备好稀释液去病房或门诊采集末梢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拿回实验室进行测定,因此对某些测定结果产生了影响,出现一定的偏差,由此就会影响临床医师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或者鉴别诊断,故笔者认为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时尽量采用静脉抗凝血全血模式测定(笔者已实验证实本仪器对静脉抗凝血标本全血模式测定至少在8 h内结果都稳定可靠),也有报道血细胞计数标本在常温下24 h内检测结果可靠[5],如采用末梢血测定时,BC-538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稀释标本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0 min,如超过20 min后测定,只有WBC、RBC、HGB、MCH、PLT可报告临床,其他参数,特别是MCV、MCHC及白细胞分类不可发报告。

[1]吕斌斌.预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1997,15(1):32-33.

[2]张秀梅.时间放置对预稀法测定血常规结果的影响[J].江西医学检验,2004,22(6):567-571.

[3]李丙成,赵晋宁,刘吉杰,等.时间和温度对F-8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值的影响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1996,14(6):320.

[4]赵元青.预稀释末梢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01,31(12):49-50.

[5]李清泽.血常规标本存放条件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8):2179-2182.

R446.1

B

1671-8194(2015)27-0165-02

猜你喜欢

血细胞单核细胞全血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移植单核细胞对中枢系统不同病变趋化作用的PET/CT示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