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姆注射液限制性容量复苏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2015-10-27戚文涛张思森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7期
关键词:失血性性休克限制性

戚文涛 张思森 刘 青 王 玲 李 伟 许 萌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450003)

霍姆注射液限制性容量复苏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戚文涛 张思森 刘 青 王 玲 李 伟 许 萌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450003)

目的 探索霍姆注射液在急性创伤性休克复苏中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4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使用不同配比的液体进行限制性容量复苏,对三组患者复苏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复苏液量、复苏时间、血红蛋白含量(HB)、血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时间(PT)、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指标进行观察监测。结果 C组(霍姆组)所用液体量少、所用时间短,PT时间短、HB含量高、CRP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霍姆注射液在急性创伤性休克复苏中的作用明显优于传统液体。

创伤失血性休克;霍姆注射液;限制性容量复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原因导致的创伤患者日益增多,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目前创伤性休克在我国人口死因构成中已上升到第4位,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因此,如何提高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诊疗水平成为急诊医学面临的一道难题。创伤性休克的初期多为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随着对其病理生理的不断深入研究,限制性容量复苏治疗创伤性休克优于传统的充分容量复苏这一观点已得到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但是复苏液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1]。我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急性创伤性休克在院前急救和急诊时段的复苏方法,通过采取不同种类的复苏液体进行了临床救治,对此类患者在无法输血的条件下如何容量复苏进行了深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观察病例共42例,均为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5~59岁,按损伤类型分四肢创伤为主12例,腹部创伤为主16例,胸部创伤为主9例,骨盆损伤为主5例,其中复合伤3例。根据液体复苏方案不同,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均为14例,其中A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进行复苏;B组采用晶胶比为2∶1的复苏液(晶体为0.9%氯化钠注射液、胶体为羟乙基淀粉,以下简称晶胶液)进行复苏;C组采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上海华源长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54,以下简称:霍姆液)进行复苏。三组在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部位、休克指数、血红蛋白含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样本入组条件:①均系创伤性休克患者,休克指数>0.5或收缩压<90 mm Hg、舒张压<60 mm Hg。②入院后24 h内死亡及严重颅脑损伤(GCS<7)的患者不在研究范围内。③婴幼儿及高龄患者不在此研究范围之内。④过敏体质及对复苏液过敏、肝肾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在此研究范围之内。

1.3方法:三组患者急诊接诊后均按照边抢救边诊断边评估的原则,迅速初步评估伤情,立即予以严密监测心率、血压、血氧、动脉血气等生理指标,畅通呼吸道、控制体表活动性出血等常规急救处理;三组均采用血压控制的限制性容量复苏方案,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必要时深静脉置管,复苏期间不急于将血压恢复正常,而是根据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收缩压(SBP)进行容量复苏,其中A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B组给予晶胶液,C组给予霍姆液。三组均维持动脉压(MAP)50~60 mm Hg、收缩压(SBP)控制在70~80 mm Hg范围为基准,预防休克患者早期死亡。三组患者均在液体复苏期间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便尽早施行确定性手术。

1.4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三组病例的复苏时间、复苏液量、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比容(HCT),C-反应蛋白含量(CRP)及凝血酶原时间(PT)、MAP等指标。

1.5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含量不等的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数据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C组(霍姆组)在治疗效果上所需补液量少、复苏时间短,复苏后HCT、HB较高,CRP水平较低、PT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急性创伤性休克是城市120急救站院前急救的主要急症之一,失血性休克是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因其出血量大、出血源多,可导致临床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如低体温、酸中毒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此时机体启动序列炎性反应机制,激活炎性细胞,释放出大量炎性因子,从而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进一步加剧导致MODS及死亡[2]。急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最有效的治疗是容量复苏,限制性容量复苏治疗急性创伤性休克优于传统的充分容量复苏这一观点已得到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但是复苏液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常用的复苏液体可分为晶体液、胶体液和晶胶复合液。晶体液可以迅速纠正脱水及低钠血症,补充细胞外液,保护肾脏功能,但容易诱发脑水肿、出血及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胶体液在血管内滞留时间较长,少量的胶体液就能高效快速的扩容,并可减轻组织水肿,但可能会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以及干扰凝血机制。晶胶液体相互搭配,优势互补,以较少液体量就可以迅速改善微循环,增加器官血流灌注,持续维持血压稳定,降低组织损伤,减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得尤为值得关注[3]。高渗晶胶复合液以较少液体量即可迅速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灌注,维持血压稳定,减轻组织损伤,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选择高渗的晶胶复合液是目前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的首选方向[4]。霍姆注射液为4.2%高渗氯化钠与7.6%羟乙基淀粉配成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其中高渗氯化钠溶液可以造成细胞及组织内外的渗透压梯度差,能够将肿胀细胞内的钠、氯及水分子排除细胞外,可以把组织间隙及肿胀细胞内的水分吸出,起到“自我补液”的效果;高渗羟乙基淀粉又把水分从细胞外液吸收到毛细血管,快速扩充血容量,一般可使循环血量增加1~2倍,提升回心血容量,改善血流动力,持续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使输液量大为减少,并能有效地稳定微循环及血压。

表1 A、B、C三组复苏后炎症程度及复苏效果比较()

表1 A、B、C三组复苏后炎症程度及复苏效果比较()

注:C组:1)与A组比较P<0.05;2)与B组比较P<0.05;3)P<0.05

休克指数  复苏液量(mL) 复苏后HB(g/L) 复苏时间(min) 复苏后PT(s)  复苏后HCT  复苏后CRP(ng/L)  目标MAP A组 1.43±0.13 1241.79±156.36 86.73±13.22 157.75±35.95 12.88±1.74 0.204±0.026 125.55±17.66 50~60mmHg B组 1.45±0.12 1196.56±146.64 92.66±8.86 144.43±31.15 11.56±1.44 0.253±0.022 115.74±16.83 50~60mmHg C组 1.44±0.13 657.54±101.65 108.68±8.87 101.43±26.11 10.04±1.11 0.296±0.031 101.22±11.51 50-60mmHg

C-反应蛋白(CRP)是高度敏感的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可由各种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时触发,在机体产生损害后可急剧升高,是反应机体出现损伤的敏感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是反应机体凝血功能的敏感指标,二者对观察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都有重要意义[5]。从本组研究可以看出,C组C-反应蛋白浓度及凝血酶原时间均低于A/B两组,说明应用霍姆液限制性容量复苏能有效改善休克患者器官血流灌注,改善微循环,大大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有学者认为,高渗溶液对微循环的改善作用阻断了休克发展的根本环节,使机体对氧的需求降低,并可以直接刺激心肌及中枢神经系统,加强交感神经发放及内分泌释放,改善微循环状况;而高渗盐水同时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6]。就目前的临床研究,可以认定霍姆注射液在创伤性休克的早期复苏中有着极其积极的可靠治疗效果。但绝不能是单一的,更不应该是绝对的,其对机体的复杂影响还需要更多的观察样本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在治疗急性创伤性休克时,早期先给予霍姆复合液,快速使微循环、组织灌注及血液动力学得到改善,后续再给予等渗溶液、全血或浓缩红细胞等其他复苏液,既可以使后者更好地发挥作用,又可以使高渗溶液造成的细胞脱水状态得以缓解,恢复其功能。总之,霍姆复合液限制性容量复苏早期治疗失血性休克是安全高效的,能够为创伤患者的手术及后续全方位治疗赢得宝贵的时机。

[1]张思森,刘青,张延军.霍姆注射液抗创伤性休克的疗效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1,30(14):49-50.

[2]胡四平,汪卫星,刘洋,等.不同组方高渗高胶液复苏兔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评价[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3):271-274.

[3]Rossaint R,Bouillon B,Cerny V,et al.Management of bleeding following major trauma[J].Crit Care,2011,14(2):52.

[4]李春兵,丁兆辉,许淼,等.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4(11):1811-1813.

[5]Mc Swain NE,Champion HR,Fabian TC,et al.State of the art of fluid resuscitation 2010[J].J Trauma,2011,70(5):2-10.

[6]张友其,刘灿芬,彭韦霞.三种液体复苏方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9):2900-2903.

R441.9

B

1671-8194(2015)27-0054-02

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30595);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项目(131PLJRC682)

猜你喜欢

失血性性休克限制性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研究
急诊抢救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见易错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