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脉CTA在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10-27蔡少辉林巧娟李海镇林智彬谢美福易秋婷苏良宝福建省泉州安溪县医院福建泉州362400

关键词:冠脉心绞痛心率

蔡少辉,林巧娟,李海镇,林智彬,谢美福,易秋婷,苏良宝(福建省泉州安溪县医院,福建 泉州 362400)

冠脉CTA在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蔡少辉,林巧娟,李海镇,林智彬,谢美福,易秋婷,苏良宝
(福建省泉州安溪县医院,福建 泉州 362400)

目的 观察冠脉CTA在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CAG(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冠脉CTA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在病变血管检查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CAG检查结果作为标准,CTA检查多阶段病变的准确度为94.5%,敏感度为98.6%,特异度为92.3%。结论 冠脉CTA应用于心绞痛诊断中,可充分显示冠脉病变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且具有无创便捷、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绞痛;应用效果;冠脉CTA

CAG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检查手段,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且诊断费用高昂,所以,研究一种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新型检查方式十分必要[1]。目前,冠脉CTA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绞痛诊断中,受到广大患者和操作医师的高度好评[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0.5±5.6)岁。心功能均在Ⅲ级以下,排除肾功能不全、器质性心脏病者或者碘过敏试验阳性者。

1.2 方法

检查前,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变化,确保心率65~100次/min,针对心率>100次/min的患者,可在检查前30 min,给予其舌下含服酒石酸美托洛尔12.5~25 mg,以降低其心率。采用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检查,设置相关参数后,给予前瞻性心电门技术进行冠脉扫描,选择气管隆突处作为标志,自心底逐渐扫描至全心。进行增强扫描时,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并以团注跟踪触发的方式,先对肘正中静脉注射碘海醇350 ml/L,控制注射速度5 mL/s,造影剂总剂量控制60~80 mL,然后将生理盐水50 mL以同样的速度注入,最后进行图像扫描,对70%R-R时相图像进行回顾性重建时,所有数据需要直接传输至工作站,以便快速进行虚拟成像、三维重建以及曲面重建等相关操作,进而得到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等一系列图像。由放射科人员娴熟的进行以上操作。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冠脉CAG检查,所有操作按照临床既定要求进行。

1.3 评定标准

正常:管径无任何异常情况;轻度狭窄:管径减少≤50%;中度狭窄:管径减少50%~74%;重度狭窄:管径减少75%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变血管检查结果

冠脉CTA检查病变血管92支,其中重度狭窄40支(43.5),中度狭窄34支(37.8),轻度狭窄18支(19.6);CAG检查病变血管97支,其中重度狭窄43支(44.3),中度狭窄32支(33.0),轻度狭窄22支(22.7),两种检查方法在病变血管检查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多阶段病变的诊断结果

将CAG检查结果作为标准,CTA检查多阶段病变的准确度为94.5(552/584),敏感度为98.6(283/287),特异度为92.3(274/297)。见表1。

表1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多阶段病变的诊断结果

3 讨 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大多数患者都会表现出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其属于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器质性病变或(和)心肌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又可称之为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恶心、气促、眩晕、寒战等,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心力衰竭致使死亡。由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肌梗死后心衰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尽早诊断和采取治疗措施,对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价值[3]。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即可初步判断是否为冠心病。临床将经皮选择性CAG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因其对患者容易造成创伤,再加上检查费用较高,无法在门诊或者基层医院普遍推广。心电图、放射性核素尽管针对重度冠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轻、中度冠脉狭窄则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影响治疗时机[4]。近年来,随着CT等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与更新,64排128层螺旋CT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其主要优势在于时间、空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较快,且不会造成较大的损伤。每次旋转都能快速获取64排影像图像,8~9 s之内即可覆盖整个心脏,与冠脉CAG相比,其特异度高达95%左右,且阳性预测值良好。本组研究结果显示,CTA检查多阶段病变的准确度为94.5%,敏感度为98.6%,特异度为92.3%,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结论相符[5]。但两种检查方法在病变血管检查结果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CTA不仅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情况,还能准确显示管腔狭窄的粥样斑块情况,其对未引起管腔狭窄的早期粥样斑块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常规冠脉造影检查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冠脉造影一般只针对血管腔内情况进行检查,易遗漏病变部位,且无法准确判断斑块特征,但冠脉CTA可充分显示闭塞软组织影,对临床介入治疗具有显著价值。但是冠脉CAG清晰程度不佳,若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出现心率过快、心率失常等情况,会影响成像清晰度,单独依靠软件无法有效纠正;此外,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体内遗留金属物、肋骨等周围组织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成像造成影响,从而影响诊断结果[6]。

综上所述,冠脉CTA应用于心绞痛诊断中,可充分显示冠脉病变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且具有无创便捷、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晓渝.冠脉CTA在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6):709-710.

[2] 任志波.冠脉CTA在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4):4557-4558.

[3] 高永莉.心绞痛诊断中应用冠脉CTA的临床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09(11):1496-1497.

[4] 吴凯宏,余水全,李水连,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 35(29):4390-4391.

[5] 徐海杰.对冠脉CTA和冠脉造影在临床检查和治疗中的几点认识[J].卫生职业教育,2013,05(18):149-150.

[6] 王贤主,杜 艳,邱 翔,等.冠脉CTA在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状动脉窦畸形检测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22(2):87-89.

本文编辑:孙春宇

R541.4

B

猜你喜欢

冠脉心绞痛心率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率多少才健康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