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5-10-27翟永莉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中蒙医院内蒙古赤峰024500

关键词:稳定型持续时间心绞痛

翟永莉(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中蒙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5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翟永莉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中蒙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5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心绞痛发作的持续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西医结合;疗效

近年来,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成为临床不断研究的问题之一[1]。为了使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得到更好的疗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51~70岁,病程(6.5±4.1)年;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50~69岁,病程(6.4±4.0)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次,2次/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口服;辛伐他汀,20 mg/次,1次/d,口服。治疗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药组成:桃仁15 g,红花、当归、生地黄、柴胡各12 g,牛膝10 g,枳壳、赤芍各9 g,川芎、桔梗各6 g,甘草3 g。水煎煮200 mL,分早晚服用。治疗4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到正常状态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心绞痛发作时持续时间有所缩短,心电图ST段降低,回升0.05 mV以上为有效;患者未达到上述任何一项标准为无效[2]。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

心绞痛发作时持续的时间(min/次)观察组 治疗前 12.8±1.7 8.8±0.4治疗后 1.5±1.0#* 2.2±0.5#*对照组 治疗前 12.9±5.3 8.9±1.0治疗后 5.0±1.2* 5.1±2.3*组别 时间 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心绞痛的进行性增加,疼痛感加强,且持续时间延长,若不能得到有效治疗,30%的患者在发作3个月内会发展为急性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严重类型。为了提高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弥补西药治疗的不足,改善预后,减少心绞痛和并发症的发生。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可以使患者心肌耗氧量得以减少,使患者冠状动脉得以扩张,明显增加患者缺血区的血流灌注,使心内膜供血得以增加[3],对患者的缺血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4]。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抑制,使其活化部分发生乙酰化,阻止其转化为血栓素,对血栓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5]。从中医角度分析,可以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划分在“胸痹”范畴,根据该病病机(气血不畅、血瘀),中医主张治疗此类患者时最好力求达到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效果。而本组研究中采用的血府逐瘀汤中的桃仁和红花可以起到活血养血的作用;当归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川芎可以起到活血的作用;赤芍可以起到祛瘀止痛的作用;柴胡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效果;生地黄可以起到滋阴养血的作用;牛膝可以促进气血顺畅;甘草可以调节诸药。且现代药理学证明诸药合用可以对血小板黏附、聚集性起到抑制作用,可以使血黏稠度得以降低,使红细胞功能得以改善,兴奋心肌,并使冠状动脉得以扩张,使心肌供血、微循环得以改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洪敬党.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09):158-159.

[2] 毕晓静.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05):131.

[3] 高 云.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09):58-60.

[4] 徐珠屏.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07):96-99.

[5] 王小渠,李伯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5,(08):86-87,91.

本文编辑:张 钰

R541.4

B

作者信息:翟永莉(1973-),女,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

猜你喜欢

稳定型持续时间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心绞痛
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