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定县猴场乡农业产业发展探析

2015-10-26王卫红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农业

王卫红

摘 要 乌江流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这里的农业产业发展尤为关键。基于此,以乌江河畔的普定县猴场乡为例,对其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业;产业发展;贵州省普定县猴场乡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2

位于乌江河畔的普定县猴场乡,是全省100个重点扶持的一类贫困乡(镇)之一,是普定县最边远、最贫困的乡(镇),既有发展农业产业的有利条件,也有诸多不利因素。

1 猴场乡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科技投入少,农业技术支撑能力弱

因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所限,科技投入少、农业技术支撑能力弱一直是制约猴场乡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在中央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情况虽有所改善,但在农技人员培训、待遇保障、村级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掘。

1.2 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差

作为典型的贫困乡,猴场乡和其他贫困地区一样,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差。以水利设施为例,全乡目前仅建有蓄水20万m3小型水库一座,5万m3山塘1个。近年来,水利建设的目的是优先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但枯水季节仍有不少群众饮水困难。全乡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情况仍很严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非常薄弱。

1.3 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难度大

长期以来,猴场乡规划区内无龙头企业,基本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缓慢,农民商品化、市场化意识不高,地方经济总量难以提高,农民增收难度大。目前,全乡仅有几家林下养鸡户,但规模有限,适度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尚难以体现。

1.4 耕作粗放,生产水平低

由于受劳动者素质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猴场乡农业生产耕作粗放,管理水平跟不上,农作物单产水平低,畜产品出栏率低。如2012年,全县水稻单产为450.8 kg/667 m2,玉米单产为405.8 kg/667 m2,而同期该乡的水稻、玉米单产分别只有280.0 kg/667 m2、113.8 kg/667 m2;全县生猪出栏率为94.5%,而猴场乡仅为24.8%。

1.5 产业结构不合理,亟待调整

结合地方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猴场乡山高林密,林地资源丰富,草地草坡面积大,生态条件好,承载能力强,适宜畜牧业发展。境内海拔高,立体气候特征明显,错季蔬菜生产有一定空间。如2012年,该乡的畜禽产品和蔬菜总量在农业产业内部所占比重较低,立足地方实际的农业产业结构尚未建立,亟待调整。

1.6 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

以2012年为例,猴场乡从业人员13 240人中,有外出打工人员6 118人,占乡村从业人员46%。在外出打工人员中,多是青壮年农民。规划区域农业生产者的老年化、妇女化和儿童化现象十分普遍,受文化水平和生理条件限制,这些人难以适应繁重的体力活动,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认识、掌握和运用较为困难。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相对短缺,制约了地方农业产业的发展。

2 猴场乡农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产业基础较好

规划区整体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落后,但个别产业却一枝独秀,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优势。受耕地存量限制,猴场乡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在全县各乡镇最少,但马铃薯播种面积位列全县第二,总产量第一,单产水平达207.5 kg/667 m2,远高于163.0 kg/667 m2的同期全县水平;蔬菜播种面积高于马场、龙场等乡镇,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率高于全县大部分乡镇。

2.2 地貌条件适合发展有机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安全性好、价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但生产条件要求严格。目前,在许多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由于缺乏必要的缓冲空间,有机农业生产区易受常规生产区水流和病虫害的影响,产品品质和整体效益难以体现,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规划区地势以峰丛干谷洼地为主,具有天然的缓冲隔离带,符合区域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要求,后发优势明显。

2.3 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潜力较大

目前,从规划区农业产业结构来看,种植业占的比重过大,养殖业发展缓慢,且未能与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科学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和潜力很大。因此,应充分利用区内的资源优势,挖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潜力,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在农业产业内部宜以林下养鸡为重点,扩大养殖业比重;在种植业内部宜发挥既有优势,大力发展蔬菜、干果及马铃薯生产。

2.4 农产品单产和品质潜力较强

绿色和有机食品不仅是目前和今后农产品发展的主流方向,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市场切入点,应充分利用猴场乡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好和区域空间相对封闭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特色农产品生产,配以地理标志和产地认证,打好优质、安全品牌,挖掘优势潜力,将环境资源优势转变为品质、效益优势,促进地区农业产业发展。

2.5 具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前景

如境内普屯坝喀斯特大草原,老甲寨重荫山杜鹃林,仙马生态歌舞,猛舟石板寨屯堡建筑等,对其开发与利用,可结合猴场乡生态环境好、农产品安全系数高的优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科学合理规划,发展以农家餐饮、民族风情观摩和农事体验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变潜力为助力,促进农民增收。

3 结语

发展农业产业是我国新时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位于乌江流域的猴场乡,既面临着发展农业产业的不利因素,又有诸多有利条件。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优化资源配置,以最佳的竞技姿态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1]。此外,要不断探索,充分发掘潜力,注重科技创新,这样才能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促进民族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子勇.乌江流域实现“中国梦”的路径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