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探讨

2015-10-26覃忠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推广应用农业

覃忠

摘 要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业的发展与进步被提到了农村改革的首位。为了保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获得更大的收益,我国的农业研究者提出了很多具有创造性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中就有一项免耕法。免耕法的全称是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但该技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缺点。基于此,重点对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其推广和应用做了相关研究讨论,以期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法;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2

虽然杂交水稻的耕种成功解决我国大部分的粮食问题,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不断增加等原因,粮食的产量依旧是我国有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因此,采用新的耕作技术,提高耕作水平,节省耕作成本才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之策[1]。

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

1.1 保护性耕作技术解析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兴技术,它通过对传统的耕作技术的创新改良,如今已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其优越性可以归纳为以下2点。

1.1.1 保护性耕作技术

从大量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得出,此项耕作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免耕播种技术;第二类是病虫防治技术;第三类是杂草清除技术。这3项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耕作地点的实际情况,配合农民的耕作习惯,不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2]。

1.1.2 保护性耕作的优点

保护性耕作技术自推广以来在以下3个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第一,对土壤土质进行取样分析后,可依据耕作物的培植特点,通过一些化学方式对土壤结构进行预处理,提高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含量,使之更适合栽种农作物。第二,对水资源的利用体现了节约的原则,防止了资源浪费。第三,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具有革命性的一点,它将大量的农机设备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由机械力取代人工劳动力。除解放了劳动力之外,还节省了工作人员薪金的开销,提高了农业耕作的效率,减少了土地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质量。机器投入农业生产将是我国农业生产大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保护性耕作技术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对传统的耕作方法去粗取精融入到新技术中,机器设备在旱地耕作中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效果。因此,实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一是该农业生产技术,在耕作庄稼之前,会对土壤的土质进行检测分析,适当改变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少养分流失,使之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保证粮食的产量和品质。二是该农业生产技术,使用机械化操作,摒弃了繁琐的生产模式,将种植程序简单化,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三是该农业生产技术更好的利用了水资源,能够及时为农田灌溉,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为庄稼的生长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四是该农业生产技术由于从农作物本身出发,考虑了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所需养料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促进了农作物增产增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五是该农业生产技术由于大面积种植了农作物,使周围地表都得到植被覆盖,提高了环境的绿化率,有效的保持了水土,减少了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六是该农业生产技术为广大的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知识,打破了农民守旧的种植模式。新技术的学习使得农民们更懂得庄稼,更懂得如何保护田地,防止水土流失,能够更积极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

2 推广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我国较早开始推广农业保护性耕作模式,但受我国传统耕作模式和耕作习惯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1 落后的耕作理念

农民很难接受到新知识,掌握种植的新技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教学,很多农民一开始都是排斥的,他们被禁锢在传统的耕作模式里,认为只有靠自己经验总结的种植方法才是正确的,不愿意接纳新的种植方法。因此,要使得这门技术能够发挥作用,必须先改变落后的耕作理念和传统的耕作习惯,这可能会是一项长远的任务,不过必须进行下去。

2.2 政府扶持政策欠缺

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不能没有政府的推动力。为了鼓励农民接受新技术,学习新的种植方式,政府应出台一些有利于农民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推动新技术的推广。例如,给愿意尝试的农民给予技术支持和农业生产补贴,并免费帮助农民播种和收获庄稼。

2.3 缺少农业示范点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新技术推广至今,大面积的示范基地始终都没有形成,每个地方只有少数的农民愿意尝试新技术,不能带来示范效应。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重点强调该新技术的优点,尤其需要鼓励农业大户带头使用新技术,通过他们的影响力,促使形成大面积的农业示范基地。

3 推广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方案

3.1 大力宣传和培训新技术

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农村广播,示范基地观看等方法鼓励农民使用新技术。此外,定期组织农民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认识。

3.2 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

政府的优惠政策会吸引更多的农民尝试新技术,当然政府的作用不是到此就结束了。因为保护性耕作技术设计的部门比较多,有土壤、农机、气候和农艺等。这是一个多部门合作的技术,不能只单独依靠农机部门,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安排专业人员到农村支持新技术的应用,扩大新技术的使用范围。

3.3 引进农机服务

目前,多数农民都是一家一户单独进行农业作业,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应建议农机大户和农业生产者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给他们普及农机服务的理念。这种模式的生产可以降低农业成本,互惠互利,共同增收。

3.4 研发新技术所需的机器设备

农机的使用必须因地制宜,农机生产厂家要能够根据各地的地理情况,研发出适应力强,质量可靠,价格实惠的农用机械,确保保护性耕作设备能够紧跟新技术的推广使用。

3.5 采用多样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产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应该具有多样性。同时,应形成大规模的示范基地,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能够给农作物带来好的收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的投入,而且能够打破农民传统的耕作模式,转变陈旧的种植理念。因此,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必须大力推广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

参考文献

[1]周勇.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0):258.

[2]杨涛,张永梅.解析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J].吉林农业,2014(20):35.

[3]周仆.对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的分析[A]//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推广应用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基层烟站信息化防雷系统的应用与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