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议国有林场改革问题及对策

2015-10-26许少锋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

许少锋

摘 要 国有林场对改善我国环境质量有很大帮助。目前,国有林场的单位性质正在转变,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要想实现国有林场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解决林场员工的待遇,完善投资机制等措施,提高国有林场的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国有林场;改革;投资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02

国有林场是由国家和省投资,为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国有森林资源依法建立的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生产性事业单位[1]。中央林业和省委林业工作会议虽然没有直接就国有林场如何经营和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意见,但提出了林业的“四地位”和“四大使命”的重大战略,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之一,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2]。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功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以及支持政策不健全,林场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 国有林场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国有林场大多位于自然条件差的高寒山区和土地贫瘠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建设难度大[3]。目前,我国各地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生态建设和改革的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基础设施薄弱,生产严重受阻

我国国有林场的大部分林场没有兴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有的即使兴建,但由于我国国有林场在初建时期,受到国家的投资政策限制,建设标准比较低。且近几十年来,国家也没有投入相应的后续资金,导致基础设施因为投入资金不足而缺乏更新和维护。目前,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修建的投入资金,但仍有一些地方没有解决公路、通电及通讯等问题。由于国有林场的特性,其地理位置一般比较偏远,国有林场也处于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边缘,这就使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旧处于落后的状态,林区的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无法纳入政府的建设规划中去,林区基础设施的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林场各项工作的开展[4]。

1.2 运营资金不足

我国林场绝大多数已列入生态公益林建设,由于公益性林的特殊要求,使林场可采森林资源量下降。目前,市场上木材价格较低,收入低微。国有林场木材缺乏经营自主权,采伐、造林更新都不能由林场控制,需要受上级指令性计划控制,但也享受不到企业应有的优惠政策。

1.3 国有林场职工养老保险亟待解决

国有林场职工的养老保险比较复杂,解决国有林场职工养老保险是国有林场改革的必要条件,大家都认为应作为国有林场改革的突破口。目前,国有林场职工的保险缴纳的类型不同,大概分为3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养老保险后又转为企业养老保险。但国有林场还存在一个问题,即有的职工甚至未缴纳社保,有的单位甚至高达1/2。企业保险和事业保险缴费比例不同,养老金不同,职工保险问题直接关乎了职工的个人利益,如不妥善处理,将影响社会稳定。另外,国有林场职工的编制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公务员,有事业编制人员,还有农牧工,关于如何处理社会保险,国有林场没有统一的标准。公益型林场资产变现难度大,自费改革可能性小。

2 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

2.1 加大财政投入

在国家层面上,可加大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投资力度及扶持力度,加强其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度。加强政府投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的结合,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可从2个方面入手:一要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完善投入机制,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的准确性和使用绩效,引导和推动企业和社会增加对国有林场改革建设的投入;二要积极推进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信贷融资、信用担保,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建设的投融资体系。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保证国有林场转型的顺利进行,应大力建设林场基础设施,保障职工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改善职工生活、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林区的经济的发展,达到林区面貌大改变,改变原有的林分结构,促进林区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加强大型国有林场中的产业建设设施,如胶板厂等,促进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发展。

2.3 解决职工保险问题

解决职工保险问题需要中央、省、市县共同努力,并给予特殊政策。可利用林业造林、扶贫等投入营造经济林,承包给职工经营,提高职工的收入;可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多支持改革成本,解决国有林场职工的保险问题。不仅如此,还应充分领会国有林场改革的意义,结合国有林场自身的实际情况,把联系点建设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有机结合,以分类经营和养老保险为核心,精心做好工作方案。

此外,应加强对国有林场改革指导的总体思路。国有林场改革是林业三大改革之一,情况复杂,搞好国有林场改革,不仅是国有林场发展的需求,也是国有林场广大干部职工脱贫致富的热切期盼,但由于林业的长期性,改革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一般林场的转型都需要2~3 a,其转型可认为是林场建场50多年来最浩大的工程,直接影响着林场将来的发展。国有林场改革得到了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但由于地方的地域性差异,在政策的把握、方案的实施、资金的支持、外部的协调等许多方面,各地情况不同。应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支持有利于林场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各种改革探索,在探索中寻求发展之路。

3 结语

国有林场改革是林业三大改革之一,要想做好国有林场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就要始终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生态林场,即由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转型为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只有解决了国有林场的解决职工保险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资金不足等问题,才充分发挥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保证国有林场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建锋,李建设,郝明,等.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历程与发展思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20):26-27.

[2]王自力,田明华,李红勋.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17-120.

[3]田明华,李红勋,王自力.中国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4(2):77-79.

[4]莫绍深,张文田,田小小,等.林下经济视域下广西“林改”问题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4):65-67.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国有林场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桂西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