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黄冈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5-10-26周源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三网融合农副产品

周源

摘 要 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内农村信息化基础硬件设施也正在逐步完善,涉及农村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乡镇一级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站布点也逐步覆盖到大部分村镇,村镇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正在形成,这些标志着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对发展现代农业提起到积极促进作。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农副产品;三网融合;湖北省黄冈市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2

随着2011年,国家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对未来5 a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宏伟蓝图。同时,也为全国各地开展好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1]。最近3 a,国家农业部又提出要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三网融合信息化的快速服务通道,加强建设基层涉农信息服务机构,示范乡、村的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经营和流通等方面的立体信息化服务水平,这对我国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2]。

1 黄冈市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从2011年开始,黄冈市科技部门着手全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来,按照城乡网络体系的构架,基本实现了“市-县-乡(镇)-村”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1.1 提高了农民致富能力

黄冈市内各职能部门利用网络传播农业先进技术和致富信息。各地电视台分别开设了农业科技等栏目,指导农业生产。市电信公司开通了农技“110”热线,帮助群众解难释疑。市科技局每年组织专家开展科技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英山、麻城等县市的农户已经开始从事网上经营活动,并且小有成绩,还需积极引导[3]。

1.2 积极拓宽农副品销售渠道

英山茶叶、罗田板栗、麻城无公害蔬菜、蕲春药材等通过网上发布,各地客商纷纷来预约定购。仅2013年,县域药材种植协会通过网上信息平台销售各类药材原料已达20余万kg,销售额达到了760余万元;无公害蔬菜网上销售也将近400余万元,农户年均增收1 000~2 300元;例如,罗田板栗信息在信息平台上发布后,长江珠三角客户纷纷赶到该县签订购买合同,农户产品卖出去了,农民的收入增长,幸福指数也随之提高。

1.3 打造农村信息化平台

黄冈市是国务院第2批批准建设三网融合的试点地区之一,该市自2012年起就已经积极开展三网融合相关的配套工作,通过建设三网融合,促进了县域城乡结合紧密度,缩小了城市与农村之间信息鸿沟,加强了信息传播速度。黄冈市广电局出资新建相关配套的软硬件平台、移动通讯公司提供网络接入的“智慧黄州-农村信息化平台”项目顺利实施,率先在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的陈策楼、范家岗、王家店、雨山寺等4个行政村进行了试点。该信息平台设有地方资讯、远程教育、平安视频、阳光政务、政策宣传、科教天地、便民服务和民意征询等栏目,其中“阳光政务”可以让农户及时了解村里党务、村务、财务信息,农户参与民主管理,行使公民监督权力;“平安视频”里对村镇级主干道路和关键交汇区域布设摄像头可以进行全天候监控视频录像,更好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远程教育”则为广大群众参与新技术培训搭建了快速提升通道。

2 加快发展黄冈市农村信息化的意义

加快发展黄冈市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将对黄冈市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当前,信息产业已成为国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建好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可以使广大农户更快更准的掌握各种信息资源,这些信息有利于帮助农户对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例如:黄冈市罗田县的板栗非常出名,由于该县所处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僻,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调配,收入与产出形成不了正比。此外,产品本身特点不易久留,使很多农户有时候不得不贱价卖出去;同时,农副产品的二次开发还远远不够。怎么样将这些相关的产业做强、做大,从根本上使它们的附加值更大化,农村信息化建设本质就是应当让农户在应用服务中增加其生产、经营效率,信息化的建设来源于实际,应注重实用为本,能真正做到为农户服务。

通过建立区域农产品推广发布信息中心,为农户搭建起集农产品展示、营销平台、生产加工、合作经营和推广应用统一应用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整合,让农户直接参与到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中来,应用信息化技术搭建的交流平台让农户与外界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经营的效率。建设好信息化网站应用平台将带给农民很多方便和好处,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扩大农村信息化的覆盖范围,让更多农户应用、受益,这些举措将对本地新农村的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3 当前黄冈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本地区域基础条件差异较大

黄冈市内10个县市区,山地面积广,县城中心镇和城郊乡镇、偏远乡镇之间的条件差距较大,导致基础设施条件差异较大。

3.2 现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还是较低

农村家庭电脑普及率还远远达不到信息入户要求。同时,覆盖面也很有限,多数还没有接入宽带,没有发挥电脑传递信息的作用。

3.3 农村信息化人才缺乏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也相对较差,专业人才匮乏,培养农村信息员的问题亟待解决。

3.4 信息资源缺乏横向联合

目前,黄冈市涉农信息网络系统之间还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信息的时效性很难准确把握。

3.5 信息化配套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各县市广播电视村村通、电信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实施,平原地带相关的村镇已经基本上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但山区、林地相对较多的村镇仍靠无线电视,有线电视、网络接入目前还很难以实现。

4 对策展望

结合黄冈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好黄冈市农业信息化首先要以强化提供服务区域信息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切入点,整合资源,完善各级网络,积极建设无线基站,为偏远山区提供无线信息服务;同时,要提升农业领域生产经营管理、创新技术服务和农产品交易等多环节多层面的立体信息化水平服务水平。

4.1 着手推进黄冈市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按目标任务稳步发展

结合本地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把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放在全市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大环境中通盘考虑,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

4.2 成立市县镇村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加强涉及农业相关信息化的工作管理,提高农业部门信息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开放农业政务管理数据库,实现农业信息网络化处理,提升政府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4.3 制定农业信息化统一标准,建设黄冈市新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系统

政府部门要联合制定出农业信息化示范乡(镇)、示范村的统一标准,把农业信息化放在全市信息工作和城乡建设的统筹发展中合理安排工作进程。

4.4 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

首先,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户方便使用信息化提供必备条件。其次,需加大农村信息化平台的研发投入工作,为农户使用信息化平台开发必要的资源。最后,要加大对农户进行信息化的培训工作,为农户有效使用信息化平台提供保障。

4.5 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从市级政府层面上,落实目标任务主体负责单位,按照总体建设目标要求,建设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

4.6 完善好农村信息支撑基础

健全各级农业信息来源的真实性、时效性,加强信息服务队伍建设,将信息化服务网络深入到村镇、企业、农户和农副产品市场。

4.7 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长效机制

从农村信息化基础项目建设、业务培训、平台维护等方面入手,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多元立体投入,突出应用重点,形成集聚合力,打造农村信息化发展品牌,建立起农村信息化服务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余航.新农村背景下河南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4).

[2]鲍宏礼.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区农村小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

[3]刘汉成.程水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3(4).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三网融合农副产品
山西800余种农副产品亮相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交会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
湟中弘大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
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电视终端技术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播
有为才能有位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农副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
什么叫一、二、三类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