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孜州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工作发展思考

2015-10-26易兰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9期

易兰

摘 要 县级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是当前形势下气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标志。基于此,结合甘孜州县级综合观测业务的紧迫性及其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主要针对当前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气象事业;人才发展;四川省甘孜州

中图分类号:P4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气象事业不断发展。现在的气象工作已不再是气象部门单纯专业技术工作,而是成为并越发成为牵动多个部门、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公共事务。以新升级自动气象站和气象观测卫星雷达为标志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体系不断推进,县级气象机构既是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的组织主体,也是基层气象的实施主体,因此以县级为代表性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被越来越重视[1]。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履行《关于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及任务,因此,必须认清当前形势下甘孜州县级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2]。

1 甘孜州综合气象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

1.1 综合气象业务发展紧迫性

四川省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人口分布密集,呈暴雨多发的气候特征,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地质灾害频发。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处中国最高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木格措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全州地貌具有地势高亢、北高南低、中部突起、东南缘深切、山川平行相间、江河自北向南纵贯、地域差异明显等特征,地表特征分为丘状高原区、高山原区、高山峡(深)谷区3大类型。主要气候类型为青藏高原气候,随高差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姿态。甘孜州所处地理纬度属于亚热带气候区,但由于地势强烈抬升,地形复杂,深处内陆,绝大部分区域已失去亚热带气候特征,形成大陆性高原山地型季风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南北跨6个纬度,随着纬度的自南向北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在6个纬距范围内,年均气温相差达17 ℃以上。由此可见甘孜州地理地貌及气候条件的特殊性,这种气候环境因素是造成甘孜州常年出现干旱、大雪、冰雹、霜冻及洪涝等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为减少灾害损失,保护甘孜州农牧业良好发展必须要抓紧开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

1.2 甘孜州综合气象业务工作进展现状

四川省作为全国山洪项目站点最多,投资最大的省份,在170个县市建立2 000多个气象观测站,并对多个县级气象业务预报平台进行升级改造,使对山洪地质、暴雨灾害等气象业务预测预报更加精细化,灾害风险预警服务、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相关机制规程建设等业务工作范围和内容更加符合现代化气象业务需求。同时,各级气象单位通过地面宽带专线、党政网等途径实现了雨量实施推送或调用共享机制,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成为防灾减灾的“发令枪”“信号树”,为各级政府部门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局势,甘孜州气象站组织学习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方案、调整技术规定及质量考核办法和新型自动气象站地面集成观测业务软件(ISOS-SS)的安装、参数设置、运行监控和质量控制等,州局相关单位对县级气象工作进行业务衔接指导,切实提高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顺利实现了2014年1月1日的气象观测业务调整,为综合气象业务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通过对观测业务的调整,气象观测平台不断完善,观测系统不断升级,使县级气象监测、精细化预测预报业务、短时临近气象预报等业务能力显著提升,且增强了气象灾害信息发布的时效性、针对性,极大提高了各县市气象灾害的应对防御能力。2015年7月,甘孜州气象局组织开展县局综合气象业务视频培训,相关领导技术人员针对《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规格需求书》《降水观测规范-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试行)》《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试行)》、及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等多方面做了详细讲解,对业务技术方面进行发言交流和视频互动,较好调动了气象观测业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了综合业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水平。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能力的提升对保护地方群众生命财产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2 做好甘孜州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气象业务刚刚起步,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各级气象单位应在国家气象局的政策调控下,结合地方气象业务发展现状,围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等中心任务,坚持适应需求、集约高效、科技支撑、因地制宜的原则,强化以科技人才为支撑点,建设综合气象业务平台,形成业务一体化、功能集约化、岗位多责化的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实现气象观测业务与社会发展同步衔接的服务功能,发挥其增强经济建设、保障民生的重要价值。

2.1 解决困扰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办法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甘孜州极端气象事件明显多发,急需从各方面增强气象观测业务能力建设,做好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灾情抢救等全面工作内容。当前,县级气象单位普遍存在人才短缺、气象探测环境被破坏、气象设施不完备等严重不利情况,急需要改善此种现状。可通过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新知识学习。此外,积极引进外来专业人才,加强工作人员间技术交流互动,开展考核评价,并制定积极奖惩措施,提升台站工作人员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工作责任心和荣誉感。另外,建立县级与上级气象单位人员交流机制,整合县、市级人才资源,尽快解决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部分县级气象台站周边环境被破坏,使气象探测工作处在难处,各级气象单位必须把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地方城建总体规划,并尽快制定出台《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对其实施重点保护,确保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县级气象站普遍存在设备不齐,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区域自动站都是单套设备,难以及时进行故障更换维修,气象保障能力偏低。必须要提高自动站准入标准,定期进行维护维修,对各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多个渠道筹集资金,购置新型气象设施,提高气象观测的精确性。

2.2 履行气象职能

县级气象管理机构要承担起气象业务服务工作,履行其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确保气象业务的稳步推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服务质量;地方气象单位应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和气象为农服务等综合服务机构,执行社会赋予气象单位的管理服务职能,充分发挥气象公益性服务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学浩,彭莹辉,余淼,等.制约县级气象局发展的若干问题[J].气象继续教育,2011(1).

[2]周福.沈雪峰.宋文英,等.加强县级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的思考[J].浙江气象,2013,32(4).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