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消费结构比较研究

2015-10-26

商洛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年级组生活费消费结构

刘 月

(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大学生消费结构比较研究

刘 月

(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为了探究当今大学生消费结构的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结构的差异:男女大学生在消费结构综合得分上差异不显著,而在生活费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消费方面差异显著,各项消费水平随着年级的递增而递增。

大学生;消费结构;消费观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现行社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作为重要消费群体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消费结构深受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其消费结构的合理性关系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确立[1-2]。从广义上讲,大学生消费结构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各项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狭义上讲,是指大学生不同性质的消费状态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将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分为基本生活支出、学习类消费、恋爱消费、人情消费、通讯网络消费和其他消费[3-5]。目前有关大学生消费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这一群体消费结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总结出其现状特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6-8],也有诸如顾蕙恩[9]、崔静[10]等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做了详细的分析。而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消费习惯和结构存在着差异,分析其差异特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对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观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

2015年3 -4 月期间,通过网络电子平台,对陕西省部分高校如商洛学院、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安康学院、榆林学院、渭南师范学院、西安石油大学以及长安大学等随机选取的7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电子版720份,回收700份,有效问卷669份,有效率为92%。其中,男生327人,女生342人;城市户籍339人,农村籍330人;从大一至大四各年级的人数分别为209、180、176和104人。

2 研究方法

2.1 网络问卷

根据前人对消费结构的研究和已有的消费结构调查问卷,编制《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表》。调查表包括基本生活支出、学习类消费、恋爱消费、人情消费、通讯网络消费和其他消费等向度。利用李克特五级量表为消费支出的高低进行赋分。分值从1到5,分值越高表明消费支出越高。

2.2 深度访谈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设置深度访谈的问题。根据性别和寝室随机选取20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消费结构情况,以便得出更加有代表性和实质性结论[11]。

2.3 数据处理

对所收集到的有效问卷进行分类汇总,同时借助Excel2007和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性别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比较

借助SPSS17.0对不同性别的独立样本进行T检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统计得分结果见表1。检验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消费结构综合得分上差异不显著,而在生活费方面,男女大学生的差异具有非常高度的显著性,在通讯费方面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但从各项均值来看,女大学生在学习费、恋爱费和其他费用方面均高于男大学生,但是男大学生在生活费、人情费用和通讯费用方面要高于女大学生。

表1 男女大学生消费结构得分(N=669)

在生活费的合理支配方面,82%的女大学生选择“让每个月有剩余,可供自己应急支配使用”,而75%的男大学生则选择“只需要够花就行,不需要计划”;在学习费方面,男女大学生的费用支出均低于其生活费用;男女大学生的恋爱费用相对于其他消费处于较低水平,而女大学生的费用略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费用主要用于衣着打扮,男大学生主要是用于给女朋友买礼物等;在人情消费方面,男大学生的费用明显高于女大学生,主要用于请客聚餐、礼尚往来的话费等;而在通讯网络费方面,男大学生的消费高于女大学生,35%的男大学生每月的通讯网络费在200元以上,主要为上网流量费用的支出。

3.2 城乡籍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比较

对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独立样本进行T检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生源组消费结构得分(N=669)

由表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消费结构综合得分上差异不显著,而在恋爱费、人情费和通讯费方面,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的差异具有非常高度的显著性(P<0.001),在生活费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从各项均值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各项消费方面得分均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3.3 不同年级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比较

利用EXCEL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借助SPSS17.0软件对不同年级大学生消费结构的独立样本进行多重检验(LSD法),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年级组消费结构得分(N=669)

从表3可知,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总分上差异不呈现显著性的特征;对其他消费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1.271,P=0.258,说明各年级在其他消费方面不具有显著性。而从各年级组综合得分和其他消费的得分的均值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高,总体消费和其他消费均呈现出递增的态势。

对各年级的生活费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 8.723,P=0.017,说明各组之间在生活费方面具有显著性(P<0.05)。进一步经过多重检验(LSD法)表明,大一与其他年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大二与大三、大四年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但是大三和大四年级组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另外根据各年级组生活费的均值来看,大一的生活费得分高于大二年级,大四年级的生活得分高于大三年级,其原因在于,大一学生刚入校,需要购买配置各种生活用品,消费相对较高,而大四的学生在实习和找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额外的生活消费。

对各年级的学习消费和通讯费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得出对应的F值分别为9.415、16.539,P值皆为0.000,说明各组之间在学习和通讯方面具有极显著性(P<0.01)。进一步经过多重检验(LSD法),结果表明,大四年级组与其他年级组之间均呈现出极显著性(P<0.01),但是其他年级两两比较差异均不显著。结合均值来看,大四年级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这与大四学生在实习期间和为就业准备时所产生的学习费用和通讯费用密切相关。

对各年级的恋爱费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6.741,P=0.009,说明各组之间在生活费方面具有极显著性(P<0.01)。进一步经过多重检验(LSD法),结果显示:大四与大二、大一年级组之间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与大三差异不显著;大三与大四与大二、大一年级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结合均值可以看出,年级越高,在恋爱方面的支出费用越高。

对各年级的人情费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 6.741,P=0.000,说明各组之间在生活费方面具有极显著性(P<0.01)。进一步经过多重检验(LSD法),结果显示:大四年级组与其他年级组之间、大二与大三之间均呈现出极显著性(P<0.01)。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对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进行多重检验(LSD)分析,结果表明:

男女大学生在消费结构综合得分上差异不显著,而在生活费方面男女大学生的差异具有非常高度的显著性,在通讯费方面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女大学生在学习费、恋爱费和其他费用方面均高于男大学生,但是男大学生在生活费、人情费用和通讯费用方面要高于女大学生。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消费结构综合得分上差异不显著,而在恋爱费、人情费和通讯费方面的差异具有非常高度的显著性,在生活费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生源地为城市的大学生消费均高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

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总体消费和其他各项消费均呈现出递增的态势。各年级在生活费方面具有显著性,大一与其他年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而大二与大三、大四年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但是大三和大四年级组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在学习方面,大四年级组与其他年级组之间均呈现出极显著性,但是其他年级两两比较差异均不显著;在恋爱方面,大四与大二、大一年级组之间差异具有极显著性,与大三差异不显著,并且随着年级增高恋爱支出费用越高;在人情费用方面,大四年级组与其他年级组之间、大二与大三之间均呈现出极显著性。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进行深入的消费教育是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重大课题,而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方面理应发挥重大作用[12]。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该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与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所呈现出的消费结构的差异,结合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呈现出的消费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消费理念的引导,尤其是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干部的力量,借助新媒体,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帮助大学生学习科学消费的相关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指导日常的消费活动,帮助大学生提高理财能力,规划好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要鼓励大学生发扬我国优良的消费文化传统,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和盲目消费等不良消费习俗的影响[13];从家庭层面来说,家长应该督促孩子进行合理消费,让孩子明确挣钱的不容易,对其进行适度监控、科学引导、感恩教育等。从社会层面来说,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和谐、理性消费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消费理念提供有效的保障;大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地去学习科学的消费知识,了解自己的消费结构,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并努力践行,提高个人理财能力,为自己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1]曾晓玲,杨倩,杨雅伟.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变迁及动力研究[J].思想理论研究,2015(4):95-99.

[2]杜丽娜.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J].价值工程,2012,23(8):228-230.

[3]李木梓,霍如桃,罗然,等.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和研究[J].价值工程,中国物价,2010(4):57-60.

[4]郭跃进.大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6):31-33.

[5]邓炎树.大学生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与新时代特征分析[J].消费经济,2015(3):94-96.

[6]张立康,邵洁菲.大学生消费调查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1):23-24.

[7]候雪松.浅析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5(2):28-29.

[8]魏琴,周泉,徐捷,等.高校大学生消费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2):124-125.

[9]崔静.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研究[J].学理论,2015(4):161-162.

[10]顾惠恩.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文化消费调查分析——以徐州某高校为例[J].教育视听,2015(5):175-176.

[11]刘超.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研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7(4):117-120.

[12]林梅,锯迎.“90后”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研究,2014(2):95-96.

[13]卢思锋,何耐铭.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18(1):62-65.

(责任编辑:李堆淑)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LIU Yue
(College of Urban,Rural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726000,Shaanxi)

In order to know the condition of today's college students'consumption structure,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i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omposite scores,bu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cost of living. The consumption in huma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plass has a very hig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llege students;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consumption;differences

G640

A

1674-0033(2015)04-0084-04

10.13440/j.slxy.1674-0033.2015.04.022

2015-06-25

刘月,女,陕西山阳人,硕士,助教

猜你喜欢

年级组生活费消费结构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发愁
梅州市中小学生2015—2018年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
未满60周岁四种情形可主张被抚养人生活费
@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活费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幼儿园年级组管理与教研组管理的利与弊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年级组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研究——制度建设与方法创新维度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