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2013-2015年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评

2015-10-26涂永红张水生万本愿姜青龙郭江梅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阿米巴疟原虫虫卵

涂永红,张水生,万本愿,姜青龙,郭江梅

(1、江西省寄生虫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01;2、江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3、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江西南昌330006)

江西省2013-2015年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评

涂永红1,张水生2,万本愿3,姜青龙3,郭江梅2

(1、江西省寄生虫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01;2、江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3、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江西南昌330006)

目的提高我省各级医院检验技术人员的寄生虫显微镜观察能力。方法三年内分5批次进行,每批次发放2~3张寄生虫图片,发放的图片经本科室所有检验人员反复辨认、讨论后将结果回报给临检中心,省临检中心采用符合率进行评定。结果5次寄生虫形态学回报结果符合率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钩虫(虫卵)99.2%、阴道毛滴虫98.8%、蛔虫(未受精卵)97.9%、鞭虫(虫卵)97.5%、蛔虫(受精卵)95.1%、蛲虫(虫卵)90.8%、日本血吸虫(虫卵)82.9%、疟原虫滋养体72.2%、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64%、马来丝虫(微丝蚴)56.5%、疟原虫环状体32.3%。结论所有参加医院对常见虫卵符合率较高,少见寄生虫符合率较低。发放寄生虫彩色图谱中没有一例全部符合,说明需继续加强检验人员学习和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量控制。

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符合率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大量自动化和智能化仪器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检验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但是检验人员的形态学辨识能力却因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而呈下降的趋势。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临床检验及血液病实验室诊断的基础,是最经典、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段,有时甚至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1],也是专业性和技术性较高的检验项目[2],针对前几年全省检验技能操作大比武发现的问题,省临检中心从2013年开展了临床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寄生虫形态学质量控制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提高全省各级医院检验技术人员的镜检能力。每一年度质评活动分二批次进行,每批次发放2~3张寄生虫图谱,现将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对象二级乙等及以上医院,参加单位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

1.2材料标本由省临检中心提供,采用彩色图谱发放U盘,并附有说明标本来源,放大倍数及染色方法。分别于每年度3月和8月进行回报,发放的图谱可经本科室所有检验人员反复辨认、讨论后将结果回报给临检中心,严禁相互间比对结果。

1.3评价方法省临检中心根据参加实验室回报的答案对照专家组确定的参考答案进行评分。回报答案与参考答案相符为合格,采用PT得分方式进行评定。

2 结果

2.1回报结果单位数2013年第一次回报实验室有189家、第二次回报实验室有185家,2014年第一次回报实验室有247家、第二次回报实验室有246家,2015年第一次回报实验室有285家。

2.2回报结果2013年第一批号共计二个标本,分别是疟原虫环状体、蛔虫(虫卵),第二批号共计二个标本,分别是蛲虫(虫卵)、蛔虫(虫卵)。2014年第一批号共计二个标本,分别是阴道毛滴虫、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第二批号共计二个标本,分别是钩虫(虫卵),日本血吸虫(虫卵)。2015年第一批号共计三个标本,分别是鞭虫(虫卵),疟原虫滋养体,马来丝虫(微丝蚴)。5次寄生虫形态学回报结果符合率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钩虫(虫卵)99.2%、阴道毛滴虫98.8%、蛔虫(未受精卵)97.9%、鞭虫(虫卵)97.5%、蛔虫(受精卵)95.1%、蛲虫(虫卵)90.8%、日本血吸虫(虫卵)82.9%、疟原虫滋养体72.2%、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64%、马来丝虫(微丝蚴)56.5%、疟原虫环状体32.3%。详见表1。

表1 2013年至2015年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评结果

3 讨论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所有参与医院对常见虫卵符合率较高,少见寄生虫符合率较低。发放寄生虫彩色图谱中没有一例全部符合,说明需继续加强检验人员学习和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量控制。

疟原虫上报符合率较低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形疟原虫,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繁殖,形态变化很大,又分环状体(早期滋养体)、大滋养体(晚期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雌配子体、雄配子体[3]。从附表中可以看出,如果评分标准只设定为疟原虫符合率会有所提高。再者,5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国曾将疟疾发病控制在较低水平[4],现多为输入性疟疾。因平时接触少,也导致认知度欠缺。

2015年第一批号中马来丝虫(微丝蚴)标本符合率只有56.5%,主要原因是易与班氏丝虫(微丝蚴)混淆。马来丝虫(微丝蚴)与班氏丝虫(微丝蚴)的主要形态区别[3]:马来微丝蚴体态硬直、大弯上有小弯,头间隙长度约为宽度的2倍,体核卵圆形、排列紧密、常互相重叠、不易分清,尾部有2个尾核、前后排列、尾核处较膨大。班氏微丝蚴体态柔和、弯曲较大,头间隙长度与宽度相等或仅为宽度的一半,体核圆形、较小、大小均匀、排列疏松、相互分离、清晰可数,尾部后1/3较尖细、无尾核。

2014114编号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回报符合率也只有64%。符合率低原因可能是:一者对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形态不熟悉;二者随着卫生条件改善和社会经济状况提高溶组织内阿米巴发病率下降[2],接触此类病人减少,没有引起检验人员的重视。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大小在12~60μm之间,可见单一定向伪足,有透明的外质和富含颗粒的内质,具一个球形的泡状核,直径4~7μm。纤薄的核膜边缘有单层均匀分布、大小一致的核周染色质粒。核仁小,大小为0.5μm,常居中,周围以纤细无色的丝状结构。在无菌培养基中的滋养体往往有2个以上的核。从有症状患者组织中分离的滋养体常含有摄入的红细胞,有时也可见白细胞和细菌。显微镜下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需与宿主肠组织细胞鉴别:⑴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大于宿主肠细胞;⑵胞核与胞质大小比例小于宿主肠细胞;⑶滋养体为泡状核,核仁居中,核周染色质粒清晰;⑷滋养体胞质中可含红细胞和组织碎片。

在临床常规检验工作中,积极开展检验质控的重要性已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观念的转变,检测方法和手段的变化,不少检验项目都制定了质控标准。寄生虫形态学质量控制标准难以制定,所以还没有系统而深入地开展质控活动。省临检中心2013年所开展的新质评项目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填补了我省的空白[5]。

形态学检查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检验,操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而进行一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是很有必要性和实用性的。参加这一活动不仅提高对显微镜检查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还能不断提高参加单位对各种寄生虫的识别水平,开拓视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提高临床形态学检验的质量,必须要注意培养和提高检验人员的基本素质,加强分析前、中、后各个环节质量控制与管理,减少分析误差[6]。扎实参与省(市)、卫生部临床形态学的室间质评活动,提高我们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医学检验人员对临床形态学识别能力,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邓志勇,陈小坚,詹桂芬,等.定期培训和考核检验人员形态学辨识能力的探索[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3):327-328.

[2]莫非,夏曙华,黄莉,等.尿沉渣、寄生虫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及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7(22):1317-1318.

[3]李雍龙,管晓虹.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0-186.

[4]刘秋莲,赖云英,张水生.疟疾患者骨髓片与血片疟原虫阳性率比较[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5);503-504.

[5]涂永红,万本愿,张水生,等.江西省2013年度临床检验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2):164-166.

[6]丛玉隆,邓新立.医学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与建立[J].临床检验杂志,2011,19(5):305.

R446

A

1674-1129(2015)05-0605-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5.05.024

2015-08-06;

2015-09-24)

张水生,主任技师。

猜你喜欢

阿米巴疟原虫虫卵
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体外培养观察
用阿米巴开启提质增效魔法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关于W公司引入阿米巴经营的几点思考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类人猴疟原虫:另一种可能感染人类的灵长类疟疾病原
基于“阿米巴”经营的成本管理实践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中国式阿米巴落地实践之激活组织